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评价

2014-02-14 02:51刘丽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急诊科我院流程

刘丽昕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评价

刘丽昕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探究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方法与效果。

全面流程管理;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科室为医院服务的形象与窗口,病人多而杂且相对集中,患者候诊时较急切,为医疗纠纷的高发地带。急诊科室管理因素多,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关乎医护质量与医院的形象。目前,我国各地各类医院纷纷引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以求提高急诊科室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尽量缩短病人候诊时间、细化急诊科室的管理流程,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1]。本文结合全面流程管理在本院实际运用来对该管理措施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急诊科护理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的患者、医生及护理人员,其中涉及护理人员24例,医生18例,患者180例,所有人员均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临床探究。

1.2 全面流程管理实施办法

1.2.1 科学划分急诊区域 对急诊科各个功能区进行科学划分与布置,以保障急诊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性与急诊流程的连续性。可将急诊部门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域[2]:第一功能区域以红色进行标记,为急诊绿色通道,适用于高危重症的抢救;第二功能区域以黄色进行标记,为观察区,适用于急重症患者;第三区域以蓝色进行标记,适用于普通急诊病人;第四功能区以灰色进行标记,主要收治慢性病患者。功能区域的划分可有效缓解急诊科拥堵、混乱的现象,有利于维持急诊科就医秩序,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开展。

1.2.2 践行急诊分级制度 人满为患而致急诊不急的现象一直以来是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为人所诟病的现象。我院近年来遵循“预检分诊、急重优先”的原则[3],将患者分为高危型、危重型、急症型、普通型四类进行分型诊疗,并对我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管理培训。我院要求分诊护士担任急诊接诊的首要责任人,必须具备的临床经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病人到急诊就医时,先由分诊护士对其病情进行简单评估,据病情将其引导至不同功能分区候诊,实行急重优先的原则,而非传统的先来后到原则。如患者为非急性发病,不适主诉少或无的非急症患者,则应尽量将候诊时间维持于4 h内;发烧>39°者属于急症,应于30 min内安排治疗;“三无”病人应及时报告医院医务科,通知相关医生接诊并开办“三无病人绿色通道审批卡”。此环节中,分诊护士的早期识别有助于降低漏诊率,使患者快速进入救治通道,减少病死率。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时刻加强巡查,以保证患者病情一旦发生变化即可得到及时处理;此外,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加强沟通,争取到每位患者的宽容与理解,良好的就医氛围是保证急诊分诊得以良性循环的关键。

1.2.3 建立现代化的急诊信息管理系统 制定科学而合理的急诊信息管理流程为急诊护理全面流程管理中的核心部分。为了推进医院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提高门急诊运行效率,我院建立了急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拥有查询与检索、自动录入、信息汇总等功能,实现了无纸化诊疗,出诊医生只需打开电脑点击鼠标与键盘便可输入患者信息,独有的信息汇总功能还可根据输入的患者信息生成报表,快捷多样的检索方式还可以快速查询急诊预检登记处的信息。急诊信息管理系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医疗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诊疗流程和医疗文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急诊医疗信息采集、存储、应用的一体化[3]。

1.3 统计学分析法

本次急诊护理全面流程管理质量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双录入,并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表示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护理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就诊登记所需时间比较,详见表1。

由下表可知,急诊科护理自实施面流程管理后,其在接诊、留观、离观登记所需时间上均较实施前大为缩短,组间数据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我们,全面流程管理可有效缩短就诊耗时。

2.2 急诊护理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工作质量分析,详见表2。

由下表可知,急诊科护理自实施面流程管理后,患者、医生、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获得了极大地提升,间数据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明,全面流程管理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质量。

3 讨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急诊科护理自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以后,无论是在就诊登记耗时还是在工作质量上均有了显著的提升与改善(P<0.05)。我院急诊科自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以来,对急诊科进行了科学的布置与划分,预检分诊制度的执行更加有效地改善了急诊科室“急而不急”现象,护理工作质量与诊疗效率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与改善,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诊纠纷的发生。总之,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科室的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表1 急诊护理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就诊登记所需时间比较(s)

表2 急诊护理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工作质量对比(%)

[1]韩娟,姜立荣.护理工作流程改造及效果评价[J].江苏医药,2010,09(03):78.

[2]金静芬.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08):45-46.

[3]黎少珊,戴惠华,曾梅菇,等.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2,11(09):73-75.

R473

B

1674-9316(2014)05-010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5.059

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急诊科实施全面流程护理管理以来,参与并接受管理干预的患者及医护人员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其中涉及护理人员24例,医生18例,患者180例,并将相关数据以统计学进行分析。

结果自我院急诊科室护理工作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以来,就诊﹑留观及离观登记所需时间﹑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均较管理措施实施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P<0.05)。

结论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有助于提升急诊护理的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急诊科我院流程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