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让机械化服务中药材生产

2014-02-15 05:34邹前程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莒县机手机具

文|邹前程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山东莒县:让机械化服务中药材生产

文|邹前程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总面积1952.4平方公里,耕地108万亩,110多万人口,莒县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环山,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中,年平均降雨量811毫米上下,夏秋多雨,无霜期约184天。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宜耐旱抗涝、喜日照充足的药用植物生长。

莒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宜的气候及土壤条件构成了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本地实际和地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以黄芩、丹参为主导的中药材生产种植产业,全县现已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近10万亩,中药材成为莒县丘陵山区乡镇高效农业经济作物之一。

莒县的中药栽培品种有黄芩、丹参、黄芪、板蓝根等,主要分布在库山、东莞、碁山、安庄、果庄等乡镇。黄芩每年的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70%,丹参产量占全国市场的30%,黄芩、丹参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实现产值近两亿元,是莒县山区农民农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黄芩、丹参等中药材是地下根茎类作物。多年来,主要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比较低,严重影响了中草药的种植规模与发展。同时由于中药材收获后传统方法是靠阳光晾干,效率较低,如果遇到连续恶劣天气,不能及时晾干达到水分要求,有时会造成变质和成分失效,导致农户降低收入,而且每天晾晒还需耗费很大的人力。

意识、经费制约中药材机械化生产

当前莒县中药材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化生产“瓶颈”尚未突破,特别是在药材收获方面尤为突出,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药农对中药材机械化生产认识不足。从药农自身素质的发展上看,具有普遍的局限性,自觉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思想意识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大部分药农习惯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愿意去尝试和接受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机化发展。

二是农机部门经费紧张。由于政府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投入十分有限,大多数农机推广部门经费困难、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新机具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受到了很大制约。

三是目前莒县药材生产主要是由单户小田块经营,药材种植分散、地块小且不规则,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占据比率较小,极大地降低了农机作业效率,同时由于种植面积小,农户用手工劳动多耗费些时日和力气也可以完成收获。这就对药材生产机械的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

推广药材机械化生产颇为可行

首先,从气候条件看,推广药材机械化生产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莒县种植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自然特点是:土壤多为沙壤土和棕壤土,属中性土壤。土壤条件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气温适宜、夏秋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成为中药材种植的最佳生长区,非常适宜种植和发展中药材。

其次,从补贴政策看,推广药材机械化生产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近年来,国家、省、市加大了农机补贴力度,特别是日照市对部分经济作物生产机具实行省市双补贴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加之近几年农民经济收入快速提高,人均收入大幅增长,衣食住行等问题得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追求发家致富,选购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最后,从技术条件看,推广药材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目前国内外都有比较成熟的药材生产机械,并向大型高效方向发展,有些省、市、县已经开始大量推广使用。多年来莒县农机部门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推广了少量药材挖掘收获机具,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推广药材机械化生产十分必要

目前莒县的中药材生产主要靠手工劳动,劳动强度很大,而青壮劳动力多常年在外务工,中药材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留守老人和妇女,生产难度很大,需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而且效率极其低下,耗费过多的劳动工日影响了农民务工创收。同时人工挖掘收获时往往会过多地切断药材根部,造成较多的收获损失,直接造成减产。而机械化生产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提高劳动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损失,提高农民收入。

以丹参种植为例,经过多点调查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模式,由于收获损失大,平均每亩收入药材约250公斤,采用机械化收获平均每亩能增加产量20公斤以上,增产达8%以上。莒县丹参收购价格多在每公斤12元以上,现按照每公斤12元计算,每亩即可增加经济收入240元以上。由此可见,机械化收获能够通过减少收获损失,实现增产增收。

传统的收获方式多为采用人工收获,两三个壮劳力需3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折合劳动工日6个以上。而用机械化收获同样数量的工作可在1小时之内完成,大大节省了劳动工日。按现在莒县青壮年农民工最低务工收入每天100元计算,每亩可实现纯增外出务工收入600元以上。机械化收获可节约劳动工日,增加务工收入。

采用机械化收获方式不仅能节约劳动工日,增加农民务工创收时间,还能增加农机手的作业量,提高了其作业收入。按照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每亩120元计算,每天收获40亩即可实现增加机手作业收入4800元,效益非常可观。

另外,机械化的烘干技术最大限度的杜绝了中药材腐败变质和成色不足,大大提高了药材收购价格,进一步增加了农户收入。正常情况下每公斤至少可提高价格0.5元,每亩可实现增收125元以上。

综上所述,在莒县推广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工日,通过增加产量和务工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同时促进了机手作业收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由此可见,大力推广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着力推广中药材机械化发展

政府应高度重视,各方面要协调运作,推广应用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需要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农业、农机、乡镇政府等各部门以及村委的协作配合。地方政府应将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单列项目来抓,由政府牵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责任细则,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

此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程度。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示范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广大农民对该项技术的认识,不断扩大示范面积和示范范围,最终达到农民自觉自愿应用先进技术的目的。一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加快发展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良好氛围。二是采取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中药材生产技术的重大意义。三是加强与生产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面对面的讲给机手听,手把手的教给机手做,努力提高机手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

建议政府给与适当资金扶持,加大补贴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作业补贴数额以此调动农民采用该项技术的积极性,促进该项技术推广普及。农机部门应以农机购置补贴为杠杆,将补贴资金重点向中药村机械化生产机具倾斜,合理调配推广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的中药材收获机、中药材烘干机等配套机具。

科研部门应当提高机具性能增加作业收益。机具生产厂家应搞好机具的研制开发,提高机具作业效率和可靠性,增加机手作业收入,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为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提供可靠的机具保障。

农机部门应加强技术培训,搞好跟踪服务。为推动中药材机械化生产快速健康发展、县农机化学校应通过常规培训、阶段性考试、“阳光工程”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机手对新机具、新技术的认识和掌握能力。同时,对参加作业的中药材收获机、中药材烘干机等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机具实施系列化跟踪服务,免费技术指导,无偿上门维修,为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猜你喜欢
莒县机手机具
听一线机手“吐槽”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刍议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机具管理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
浅谈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
收割机安全操作“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