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

2014-02-15 03:36李炳来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4年6期
关键词:坠楼四楼京华

□文 / 李炳来

一步之遥

□文 / 李炳来

其实,孙老汉应当算作京华公司的老主顾了。虽然孙老汉每次来京华公司提货,都是替东家干的,但他却是东家的东家。

孙老汉今年已经六十有五,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按理说到了他这个年纪,退休后含饴弄孙,用不着再辛苦,可谁让他鼓动女儿干起了个体呢。

女儿大学毕业后,本来一门心思想留在外地。孙老汉说,留在那里干什么,有什么事也没个照应,还是回家创业好。孙老汉自有他的打算,女儿是自己的小棉袄,离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了。再说,他有他的技术不说,在这小县城里,他还有他的人脉。只要能挣到钱,怎么过不是一辈子?

于是,为了把女儿拉回来,他出资开了个小门市。当然,代表是他女儿,最后他自己成了个只干活不拿工资的长工,并时常自我调侃为“东家的东家”。

由于他们主要是从京华公司进货,因此孙老汉也没少往京华公司跑。俗话说孩子再大,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个孩子,这话对孙老汉来说,一点也不假。再说他身体又好,干起活来,连女婿也比不过他。

这不,就在前天,由于小外孙有点发烧缠人,恰巧又有一个客户急着要给发货,孙老头便开着车和老伴一起去京华公司进货。

在他开单子时,京华的会计告诉他,你要的这种货平时很少能用到,仓库在四楼,并用手指了一下,你从这里过去上四楼就行。

由于老伴也没去过楼上的仓库,两个人就顺着楼梯来到四楼,但当他们一问,人家告诉他们,这是五楼,你们刚进门的那个大厅,就已经是二楼了。于是,五楼的人告诉他们,从这里乘电梯到四楼,就不会走错了。

这一回他们楼层是没走错,只是一上一下的,倒是有点转不过方向来。好不容易东拐西拐地找到发货员,交上了单子。发货员看到他们这么大岁数了,就把那张绿色的单子还给他们,并对他们说,你们到一楼等着接货就行了。

孙老汉说了声“谢谢”,就和老伴一起准备往下走,可他们寻摸了半天,也没找到电梯在什么位置。

这时看看那发货员,也不见了踪影,她可能是给他们找货去了。老伴说:“实在不行,我吆喝一下。”孙老汉说:“别丢那个人,那样人家会说咱少心眼,不行咱走楼梯下去。”

正好看到前面有个往下走的出口,他就领着老伴走了过去。

就在孙老汉迈步正要下楼的瞬间,猛然听到有人惊慌地叫到:“大爷,那里没楼梯!”

孙老汉似乎回了一下头,然而却没能收回已经迈出的脚步,一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听到老头子的一声惨叫,他老伴吓得不知所措,也准备向前往下看时,被冲过来的发货员一把给拉住了。

当人们赶到楼下时,躺在血泊中的孙老汉,已完全失去了生命体征。有人说孙老汉怎么这么想不开,其实他们不知道,不是孙老汉想不开,而是那个被孙老汉误认为是楼梯口的地方,其实是一个货物提升口。

事情就是有这么巧合,就在孙老汉坠楼时,一个拉着活动护栏的车就停在了京华公司的楼下,他们是刚刚把四楼货物提升口的护栏维修好,正准备送上去使用的。

而那位亲眼目睹了孙老汉坠楼的发货员,时常自责地说,要是我的动作再快一步,也不至于出现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也有人说,要是老头的动作再慢一步,或许就不会发生悲剧。

然而,就是有千万个理由,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仅仅是一步之遥、分秒之差,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告别了世界。所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猜你喜欢
坠楼四楼京华
建筑工地坠楼案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红色京华
影院定制与Hi-Fi音响领衔主演CIT三楼与四楼展区亮点总结
1993:四楼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京华清明记忆
把四楼搬上去
张京华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