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林业产业富民富州

2014-02-16 07:04怒江州林业局
云南林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木本油料草果怒江州

怒江州林业局

怒江州林业产业富民富州

怒江州林业局

“十一五”以来,怒江州委、州政府抢抓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化为切入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加强林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林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核桃、漆树、草果等特色林产业,依靠林业富民富州的目标逐步实现。

兰坪县中排乡小龙村核桃林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自2006年以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木本油料、“四个百万”、“321156”等生态产业工程建设,全州林业产业产值大幅度增长。2013年,全州实现林产业总产值72415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4.5%;从2006年以来年均增长27.6%。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由2006年的96∶4∶0调整为2013年的84∶5∶12,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业收入由2006年的299元增加到2013年的1467.37元,增长近5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220元的45.6%。

林业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不断壮大。2005年,实施了“百万亩林果基地”和“百万株庭院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以核桃、漆树、油桐等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从2009年开始,在省级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核桃种植面积以年均不低于18万亩的规模快速推进。截止2013年底,全州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已超过230万亩,其中仅核桃种植上报面积就达198万亩,产量9614.4吨,产值10054万元。

林下产业基地发展迅速。一是林下种植。全州以草果、云黄连、秦艽、木香、重楼等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种植面积已超过55万亩,其中:草果40万亩,云黄连9.5万亩,秦艽、木香、重楼、厚朴、桔梗等其它品种超过5万亩。2013年,仅草果产量就达4900.3吨,产值7510万元。二是林下养殖。在林下圈养放养家禽、家畜、中蜂及特色畜禽。全州存栏独龙牛3750头,乌骨绵羊8113只,绒毛鸡12000只,竹鼠、野猪、麂子等2500多只,中蜂1.3万多箱,特色养殖产值超过5000万元。三是林下采集及加工。2013年,全州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菌类总产量689.9吨、产值2326万元;以蕨菜、竹叶菜等为主的森林蔬菜产量2717.2吨、产值19202万元。兰坪县加工五味子酒110吨,实现销售收入170万元;泸水县以草果为原料提取天然香精1.5吨,产值120万元;东方大峡谷生物城有限责任公司以漆籽为原料,生产碧乃金营养冲剂、固体植物油、木蜡等产品1001.5吨,销售240.02吨,产值747.46万元;兰坪石登农副产品加工厂销售核桃油110吨,收入1100万元。四是森林生态旅游。生态是怒江一张靓丽的名片, 2013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224.4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3.88亿元,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1300万元。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靠企业。近年来,怒江州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扶持企业的政策,通过为企业配套林业贴息贷款、申请微型企业补助、兑现造林补贴、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指导等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扶持林业企业发展,不断提高林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州共有涉林企业(含个体)70多户,涉及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化工、木材加工、非木材、竹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观赏苗木等七大产业。2013年林业企业数据调查显示,全州涉林企业总资产4.51亿元,总产值2.05亿元。其中:云南怒江州东方大峡谷生物城有限责任公司、泸水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等7户林业省级龙头企业,总资产1.66亿元,总产值6858.61万元,基地建设总规模16.33万亩(与林农联营或合作基地10.42万亩),带动16143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800多元。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组织基地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已逐步成为全州林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怒江州又有3户林业企业成功被评定为全省第九批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

泸水漆树林

林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怒江州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林农自愿为前提,以特色经济林和林下产业为依托,大力扶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有力推动了“三农”发展,促进了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截至2013年,全州林农专业合作社已达251户,覆盖全州4个县29个乡(镇),入社农户1.3万户,经营林地面积20.08万亩,涉及核桃、漆树等特色经济林产业,草果、中药材等林下种植业,独龙牛、绒毛鸡、中蜂等林下特色养殖业。有17户林农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社。

合作社农户成为经营主体。泸水县鲁掌镇三河村300余户,家家种草果,成立了草果专业合作社后,草果种植面积达10500亩,户均拥有15亩,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草果标准示范区。三河村草果销售收入125万元,加上核桃、粮食等收入,人均收入已突破5000元,是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成为远近闻名的“草果村”、“富裕村”。通过4年来的发展,三河草果专业合作社入社户数已发展到350户1645人,草果标准化种植基地1万多亩,并带动了全镇892户农户种植草果2000多亩。

“企业+合作社”实现双赢发展。林业省级龙头企业泸水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引导广大林农建立了泸水县三河草果专业合作社、泸水县瓦姑茶专业合作社、泸水县油桐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产品畅销省内外市场。公司在泸水县扶持种植草果6.1万亩、油桐5.27万亩、茶叶0.79万亩,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45万元,直接带动730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500多元。通过“市场牵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形式,实现了草果、茶叶、油桐的专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生产。合作社牵线搭桥带动林农增收。合作社不仅能促进林农从粗放型生产转变为规模化发展,还能有效地组织农户与市场对接,降低单打独斗的风险。同时,还指导农民科学生产,提高产品品质,拓展销售渠道。福贡迪付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6月成立,注册资金为833万元,407户农民以林地投资入股,已发展草果种植1666亩。泸水县农林木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6月成立,已在2乡7村种植云木香8000多亩,经营收入94万元、纯收益30万元。贡山县普拉底乡已有120多户农户加入草果产业协会,形成了“农户+协会+企业”的销售网络,草果远销韩国等地,草果产量1100吨,产值817.4万元,仅草果一项就人均增收近1500元。

努力打造“一草两树”绿色产业

牢固树立产业兴州、产业强州、产业富州的理念,在实施“两江”流域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以草果、核桃、漆树“一草两树”为主的绿色富民产业。一是发展壮大草果产业。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30万亩草果低产提质增效改造,到2016年,全州草果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产值达3.4亿元以上,农民人均草果收入达800元以上。在全州现有40万亩草果基础上,新建草果种植基地60万亩,力争到2017年,全州草果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并通过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努力把草果打造成怒江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和名片。二是加快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木本油料、中药材原料基地,新发展核桃50万亩、漆树20万亩、油茶10万亩、中药材20万亩。以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为重点,对现有的特色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州40万亩核桃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改造,到2016年,全州核桃产量达到3万吨以上,产值达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700元以上。积极引进和培育林产品加工企业,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创建、市场营销和市场拓展,搞好流通,提升影响力,夯实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

猜你喜欢
木本油料草果怒江州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草果栽培起源分析
不同烘干方式对怒江草果产品质量的影响
衢江区成立木本油料产业协会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作品赏析
湖南省林科院“南方木本油料利用科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通过审批
我国木本油料家族再添新成员
滇东南山区天然林下草果种植的民族生态学评价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