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好奇心理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4-02-25 16:02丁洁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发现数学课堂探究

丁洁

【摘 要】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很多教师把重心放在“教”上,一味地灌输却事倍功半。教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让学生“学”进去,而且“学”得有效。若能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求知,则“学”的效果便能体现。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教法,更要深入研究如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把握他们的心理,才可以引导他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好奇心理 发现 探究 数学课堂

一、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引导其主动发现

【案例】“9.1反比例函数”(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一节中学习的要点是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当时正值学生春游归来,笔者借助这一情境导入。

师:前不久,全校师生前往苏州游玩,已知无锡距离苏州65公里,途中共用x小时,那么途中汽车平均速度y公里/时可以表示为……?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略带疑惑地看着老师,此时,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生:y=。

师:到了公园,公园门票为20元/张,全校共x人,则全校师生共需付费y元可以表示为……?

生:y=20x。

师:进门后,见有一面积为60m2的花坛,其长为x,则其宽为y可表示为……?

生:y=。

师:花坛旁有很多放风筝的小朋友,已知其中一小孩的风筝已被放到5米高处,其后风筝又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向上升,x分钟后风筝位于y米的高处,请问y可表示为……?

生:y=5+2x。

接下来,将y=、y=20x、y=、y=5+2x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提问:(1)它们是函数吗?(2)都是什么函数?通过类比的方式不仅唤起了学生的记忆,复习了一次函数,而且让学生观察出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形式,从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推导出反比例函数。

这样的引入,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给学生构建出了函数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引入,抓住春游这一情境,这是师生共同经历的,师生之间容易形成共鸣,这样可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愿望,带着兴趣和好奇,更好更快地走进课堂,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疑导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只要教师能为其提供适合他们的疑,就能激发出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营造出思考的氛围,构建出高效的课堂。而这“疑”就是教师可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

【案例】在梯形ABCD中(如图),AD∥BC,M、N分别为BD、AC的中点,请说明:MN=(BC-AD)。

题目一出,学生有些茫然。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道题的问法确实会给学生造成疑问。

于是笔者分解了这个“疑”:“请问如何理解问题中的‘BC-AD?”学生议论纷纷,尝试着将线段等量转移后,再进行数量加减。经讨论,学生大多得到以下两幅图。图1,连接DN并延长交BC于点E,易证得BC-AD=BC-CE=BE,图2同理可证,BC-AD=BC-BF=CF。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余便可迎刃而解。经过笔者对问题的分解,学生豁然开朗。

于是笔者提高难度,继续设疑:“如果将问题中的括号去掉,得到‘MN=BC-AD,你们又有何见地呢?”由于刚学过三角形的中位线,学生对于“”较为敏感,纷纷开始在图中找“BC及AD”。生1:“我在图3中延长MN交DC于点E,则可证得BC=ME,延长NM交AB于点F,可证得AD=MF,接着……”学生议论纷纷,如何解决ME-MF呢?生1不语。生2抢答:“可以这样解决,MF是△ABD的中位线,所以MF=AD,NE是△ACD的中位线,所以NE=AD,则ME-MF=ME-NE=MN。”(如图3)全班一阵叫好声。笔者提问:“很好,那请问还有没有别的简便一点的做法呢?”接着学生都踊跃地讨论了起来,争相回答。生3:“利用这个思路我可以举一反三,如图5,只添一条边的辅助线,抓住△BCD、△ACD,证得BC=NE,AD=ME,则BC-AD=NE-ME=MN”。其余同学顿时恍然大悟。教师提高难度设疑,一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在讨论的同时,既复习了中位线的基本概念,又让学生掌握了“线段加减”的基本解题技巧。

接着笔者抓住学生的这股探究热情,趁热打铁再次设疑:“刚才都是由问题出发而进行的探索,如果从条件出发,你会如何分析呢?”学生有所疑惑,笔者提示:“条件暗示了两个中点,且两中点之间有连线,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运用之前的知识,三角形中两边中点的连线当然是中位线,而中位线只有在图形中才能起作用,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构建三角形,笔者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探究,从而得到以下两种构图思想,问题也就相应地得以解决。

通过教师不断的设疑,学生的好奇心一再被激发,思维不断得到激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营造了更为高效的课堂探究氛围。

当然教师在设疑时,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学生通过教师的设疑导学,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在不断地探索思考中,让他们体会成功,从而更乐于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

【摘 要】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很多教师把重心放在“教”上,一味地灌输却事倍功半。教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让学生“学”进去,而且“学”得有效。若能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求知,则“学”的效果便能体现。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教法,更要深入研究如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把握他们的心理,才可以引导他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好奇心理 发现 探究 数学课堂

一、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引导其主动发现

【案例】“9.1反比例函数”(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一节中学习的要点是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当时正值学生春游归来,笔者借助这一情境导入。

师:前不久,全校师生前往苏州游玩,已知无锡距离苏州65公里,途中共用x小时,那么途中汽车平均速度y公里/时可以表示为……?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略带疑惑地看着老师,此时,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生:y=。

师:到了公园,公园门票为20元/张,全校共x人,则全校师生共需付费y元可以表示为……?

生:y=20x。

师:进门后,见有一面积为60m2的花坛,其长为x,则其宽为y可表示为……?

生:y=。

师:花坛旁有很多放风筝的小朋友,已知其中一小孩的风筝已被放到5米高处,其后风筝又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向上升,x分钟后风筝位于y米的高处,请问y可表示为……?

生:y=5+2x。

接下来,将y=、y=20x、y=、y=5+2x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提问:(1)它们是函数吗?(2)都是什么函数?通过类比的方式不仅唤起了学生的记忆,复习了一次函数,而且让学生观察出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形式,从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推导出反比例函数。

这样的引入,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给学生构建出了函数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引入,抓住春游这一情境,这是师生共同经历的,师生之间容易形成共鸣,这样可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愿望,带着兴趣和好奇,更好更快地走进课堂,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疑导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只要教师能为其提供适合他们的疑,就能激发出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营造出思考的氛围,构建出高效的课堂。而这“疑”就是教师可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

【案例】在梯形ABCD中(如图),AD∥BC,M、N分别为BD、AC的中点,请说明:MN=(BC-AD)。

题目一出,学生有些茫然。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道题的问法确实会给学生造成疑问。

于是笔者分解了这个“疑”:“请问如何理解问题中的‘BC-AD?”学生议论纷纷,尝试着将线段等量转移后,再进行数量加减。经讨论,学生大多得到以下两幅图。图1,连接DN并延长交BC于点E,易证得BC-AD=BC-CE=BE,图2同理可证,BC-AD=BC-BF=CF。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余便可迎刃而解。经过笔者对问题的分解,学生豁然开朗。

于是笔者提高难度,继续设疑:“如果将问题中的括号去掉,得到‘MN=BC-AD,你们又有何见地呢?”由于刚学过三角形的中位线,学生对于“”较为敏感,纷纷开始在图中找“BC及AD”。生1:“我在图3中延长MN交DC于点E,则可证得BC=ME,延长NM交AB于点F,可证得AD=MF,接着……”学生议论纷纷,如何解决ME-MF呢?生1不语。生2抢答:“可以这样解决,MF是△ABD的中位线,所以MF=AD,NE是△ACD的中位线,所以NE=AD,则ME-MF=ME-NE=MN。”(如图3)全班一阵叫好声。笔者提问:“很好,那请问还有没有别的简便一点的做法呢?”接着学生都踊跃地讨论了起来,争相回答。生3:“利用这个思路我可以举一反三,如图5,只添一条边的辅助线,抓住△BCD、△ACD,证得BC=NE,AD=ME,则BC-AD=NE-ME=MN”。其余同学顿时恍然大悟。教师提高难度设疑,一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在讨论的同时,既复习了中位线的基本概念,又让学生掌握了“线段加减”的基本解题技巧。

接着笔者抓住学生的这股探究热情,趁热打铁再次设疑:“刚才都是由问题出发而进行的探索,如果从条件出发,你会如何分析呢?”学生有所疑惑,笔者提示:“条件暗示了两个中点,且两中点之间有连线,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运用之前的知识,三角形中两边中点的连线当然是中位线,而中位线只有在图形中才能起作用,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构建三角形,笔者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探究,从而得到以下两种构图思想,问题也就相应地得以解决。

通过教师不断的设疑,学生的好奇心一再被激发,思维不断得到激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营造了更为高效的课堂探究氛围。

当然教师在设疑时,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学生通过教师的设疑导学,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在不断地探索思考中,让他们体会成功,从而更乐于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

【摘 要】教学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很多教师把重心放在“教”上,一味地灌输却事倍功半。教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让学生“学”进去,而且“学”得有效。若能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求知,则“学”的效果便能体现。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教法,更要深入研究如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把握他们的心理,才可以引导他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好奇心理 发现 探究 数学课堂

一、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引导其主动发现

【案例】“9.1反比例函数”(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一节中学习的要点是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当时正值学生春游归来,笔者借助这一情境导入。

师:前不久,全校师生前往苏州游玩,已知无锡距离苏州65公里,途中共用x小时,那么途中汽车平均速度y公里/时可以表示为……?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略带疑惑地看着老师,此时,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生:y=。

师:到了公园,公园门票为20元/张,全校共x人,则全校师生共需付费y元可以表示为……?

生:y=20x。

师:进门后,见有一面积为60m2的花坛,其长为x,则其宽为y可表示为……?

生:y=。

师:花坛旁有很多放风筝的小朋友,已知其中一小孩的风筝已被放到5米高处,其后风筝又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向上升,x分钟后风筝位于y米的高处,请问y可表示为……?

生:y=5+2x。

接下来,将y=、y=20x、y=、y=5+2x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提问:(1)它们是函数吗?(2)都是什么函数?通过类比的方式不仅唤起了学生的记忆,复习了一次函数,而且让学生观察出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形式,从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推导出反比例函数。

这样的引入,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给学生构建出了函数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引入,抓住春游这一情境,这是师生共同经历的,师生之间容易形成共鸣,这样可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愿望,带着兴趣和好奇,更好更快地走进课堂,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疑导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只要教师能为其提供适合他们的疑,就能激发出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营造出思考的氛围,构建出高效的课堂。而这“疑”就是教师可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

【案例】在梯形ABCD中(如图),AD∥BC,M、N分别为BD、AC的中点,请说明:MN=(BC-AD)。

题目一出,学生有些茫然。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道题的问法确实会给学生造成疑问。

于是笔者分解了这个“疑”:“请问如何理解问题中的‘BC-AD?”学生议论纷纷,尝试着将线段等量转移后,再进行数量加减。经讨论,学生大多得到以下两幅图。图1,连接DN并延长交BC于点E,易证得BC-AD=BC-CE=BE,图2同理可证,BC-AD=BC-BF=CF。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余便可迎刃而解。经过笔者对问题的分解,学生豁然开朗。

于是笔者提高难度,继续设疑:“如果将问题中的括号去掉,得到‘MN=BC-AD,你们又有何见地呢?”由于刚学过三角形的中位线,学生对于“”较为敏感,纷纷开始在图中找“BC及AD”。生1:“我在图3中延长MN交DC于点E,则可证得BC=ME,延长NM交AB于点F,可证得AD=MF,接着……”学生议论纷纷,如何解决ME-MF呢?生1不语。生2抢答:“可以这样解决,MF是△ABD的中位线,所以MF=AD,NE是△ACD的中位线,所以NE=AD,则ME-MF=ME-NE=MN。”(如图3)全班一阵叫好声。笔者提问:“很好,那请问还有没有别的简便一点的做法呢?”接着学生都踊跃地讨论了起来,争相回答。生3:“利用这个思路我可以举一反三,如图5,只添一条边的辅助线,抓住△BCD、△ACD,证得BC=NE,AD=ME,则BC-AD=NE-ME=MN”。其余同学顿时恍然大悟。教师提高难度设疑,一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在讨论的同时,既复习了中位线的基本概念,又让学生掌握了“线段加减”的基本解题技巧。

接着笔者抓住学生的这股探究热情,趁热打铁再次设疑:“刚才都是由问题出发而进行的探索,如果从条件出发,你会如何分析呢?”学生有所疑惑,笔者提示:“条件暗示了两个中点,且两中点之间有连线,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运用之前的知识,三角形中两边中点的连线当然是中位线,而中位线只有在图形中才能起作用,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构建三角形,笔者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探究,从而得到以下两种构图思想,问题也就相应地得以解决。

通过教师不断的设疑,学生的好奇心一再被激发,思维不断得到激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营造了更为高效的课堂探究氛围。

当然教师在设疑时,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学生通过教师的设疑导学,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在不断地探索思考中,让他们体会成功,从而更乐于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

猜你喜欢
发现数学课堂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