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血压的影响研究*

2014-02-25 02:35王文远马忠立张利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尿糖前臂降糖

王文远 马忠立 张利芳

1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北京市 100125; 2 第二炮兵总医院清河门诊部

糖尿病患者经常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又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临床研究中发现针刺降糖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对血压也有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填写知情同意书,进行平衡针灸治疗,最后因为各种原因8例失去随访,研究实际有效的病例为52例,患者最大年龄66岁,最小39岁,平均年龄52(52.365±7.478)岁;其中男25例,女27例。

1.2 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依赖性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的90%以上。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应再重复1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实验2h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1.3 纳入标准 (1)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口服降糖药物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及未口服降糖药物的无严重心、脑、肾损害等并发症出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2)受试年龄在35~65岁者。(3)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者。以上1项为“否”不能参加试验。

1.4 排除标准 (1)年龄在35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2)其他特殊类型(继发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患者。(3)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以上1项为“是”不能参加试验。

1.5 治疗方法 平衡针灸主要采用针刺降糖穴,降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局部解剖:指浅屈肌,深层有指伸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上下提插,对于久病、体虚、重症病可采滞针。

1.6 疗效评价指标 分别于针刺前和针刺后1周、2周及3周后记录血糖、尿糖、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等变化。

1.7 统计学方法 采取CHI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临床症状指标和生命体征进行统计方差分析(M±SD),并计算出其对应的P值,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作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接受平衡针灸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3周平衡针灸治疗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血糖、尿糖、血压、脉搏和心率等指标,见表1。

表1 化验性指标及生命体征指标方差分析结果(M±SD)

化验性指标治疗结果分析,针刺1周以后空腹血糖和尿糖与治疗以前相比较,P<0.05,针刺以后2周和3周与前1周空腹血糖和尿糖比较,P<0.05,统计学结果说明针刺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针刺以后3周空腹血糖和尿糖与针刺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生命体征指标治疗结果方差分析提示,针刺1周和2周以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以前相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但是脉搏和心率没有明显变化;针刺以后3周与针刺治疗前及前1周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和心率比较(P<0.05),统计学结果说明针刺治疗3周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和心率均有明显差异。针刺以后3周与针刺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和心率均有明显下降(P<0.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52例2 型糖尿病患者经过平衡针灸3周的临床治疗观察研究证实,针刺降糖穴治疗3周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血压和脉搏均有明显下降。

3 讨论

糖尿病由于病程长,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同时糖尿病常累及全身造成多种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2],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高血压常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例如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共存,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成倍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不仅会大大提高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还会损伤肾脏功能,故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临床研究提示针刺降糖穴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糖、尿糖同时又降低患者的血脂[4],本研究结果又证实平衡针灸降糖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因此平衡针灸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均有降低作用,不仅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

研究表明有大概5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RI),RI是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生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但RI是如何导致血压升高,尚未获得肯定解释;多数人认为是RI造成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使肾脏水钠重吸收增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动脉弹性减退,从而使血压升高[5]。平衡针灸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者神经支来激发、调整和完善患者的平衡调控系统,对其出现的病理状态进行自我干预,达到自我修复平衡的目的[6]。因此可以理解为针刺降糖穴,把信息传导到大脑高级神经中枢,高级神经中枢又通过释放特定的神经递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亢进的交感神经和高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1] 庞声航,刘国君,赵文圣.针药并用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对血浆神经肽Y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8):442-444.

[2] 包岳新.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85-2886.

[3] 于瑞彦,耿跃然,齐国娥,等.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实施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39-3940.

[4] 王文远,马忠立,郑欣杰,等.平衡针灸对2型糖尿病血脂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54-56.

[5]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7-261.

[6] 王文远,主编.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1.

猜你喜欢
尿糖前臂降糖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快乐降糖“穴”起来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血糖正常而尿糖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成人前臂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空腹血糖与餐后段间尿糖定量测定法在社区糖尿病筛查中的运用价值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