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观察

2014-02-25 02:35周光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基牙牙列义齿

周光英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 611130

龋齿、外伤或牙周病常导致牙列缺损,不仅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如果不予治疗,还可能会因余留前牙过度磨耗使牙冠变短,也可出现对颌牙部分后牙的伸长[1]。可摘义齿因价格低廉、无侵入性,在牙列缺损的修复中广泛使用,固定义齿多通过桥梁的原理进行缺失牙的恢复,稳定性好、美观度较高,但是固定义齿需要将邻近牙齿磨小[2]。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在注重治疗方式的生物学效果之外,患者对技术和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疗效的认可程度已经成为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3]。本组以126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进行修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病例均为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男70例,女56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35.3±5.8)岁。所有牙列缺损均分布在磨牙区或磨牙后区,缺隙牙<3颗,均为连续牙缺失。所有患者均适宜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前详细告知患者两种义齿修复的费用、周期、预期效果以及舒适度、美观度等方面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将126例患者分为活动义齿组和固定义齿组两组,分别纳入病例62例和6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牙列缺损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患者血常规存在异常,缺牙区的骨量及骨密度过低,颌骨异常或者有义齿修复禁忌证者排除,入组后脱落病例或者治疗后失访者也没有纳入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修复前对留牙、基牙以及牙周进行常规检查,患者牙槽骨吸收或基牙松动严重者先做完善的根管治疗。采用圆锥型套筒冠的制作程序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先确定固定体内聚角度、连接方式、排列方式以及基托范围,然后制作可卸代型活动义齿,根据咬合记录制作内外冠,患者试戴满意后翻至印模、固定、完成修复。

1.3 观察指标 患者佩戴义齿4个月后,向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义齿修复患者评价表》,调查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问卷包括主观感受部分和满意度两个部分共20问,总分100分,主观感受包括功能恢复情况和佩戴感觉两个维度共6个方面,功能恢复包括咀嚼、固定、语言3个方面,佩戴感觉包括方便、舒适、美观3个方面,满意度从费用、周期、治疗过程以及整体效果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全部问题都采用5分制记分,修复主观感受或满意度最佳状态计5分,最差状态计1分。分值越高说明修复后佩戴主观感受越好或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固定义齿组患者在咀嚼功能、固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活动义齿组(P<0.001),在使用的方便、舒适以及佩戴美观程度方面,固定义齿组也明显优于活动义齿组(P<0.001)。但是在满意度方面,两组患者对费用、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周期的评价相当,修复效果整体评价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主观感受和满意度评价

表1 两组患者主观感受和满意度评价

组别 n 功能恢复情况咀嚼功能 固定功能语言功能佩戴感觉情况方便程度 舒适程度美观程度满意度治疗费用 治疗周期治疗过程总体评价活动义齿组 62 3.5±0.6 2.9±0.7 4.4±0.5 3.0±0.7 3.4±0.6 2.8±0.8 4.3±0.6 4.4±0.7 3.9±0.9 4.0±0.7固定义齿组 64 4.1±0.7 3.8±0.7 4.5±0.6 3.9±0.8 3.6±0.5 3.9±0.6 4.2±0.9 4.5±0.8 3.9±0.8 4.1±0.6 t / 8.026 10.319 1.873 9.029 3.745 12.875 1.040 1.003 0.000 1.338 P / <0.001 <0.001 >0.05 <0.001 <0.001 <0.001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腔修复技术发展迅速,尤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很好,外形真实美观、佩戴舒适方便,但是容易受设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对材料、工艺的要求也很严格,加之费用较高,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4]。传统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仍然是牙列缺损的主要修复手段。固定义齿利用固定桥与基牙形成的一种新型功能单位,稳定性好、支持作用强,由于固定桥体积与天然牙相近,颜色接近自然牙且边缘密合,使应力分散,减轻了对基牙的压力,看起来美观大方,对舌的功能影响小,佩戴较舒适,患者无明显的异物感,且不需反复摘戴,使用较方便[5]。但是固定义齿需要将邻近牙齿磨小,适用的范围比较有限,尤其对于游离端缺失效果较差。制作活动义齿不需要对过多的牙齿进行磨损,对患者的要求较低,能够有效满足各类缺失牙患者的需要,包括最后面牙齿缺失的患者,修复技术要求不高,制作相对简单,费用低[6]。

本组研究以两种传复方法都能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清楚的告知患者两种修复方法各自的优劣,然后再进行治疗。从结果看,患者佩戴义齿4个月后,活动义齿组患者除语言功能方面和固定义齿组没有显著差异外,咀嚼功能和固定功能均不如固定义齿组,美观、舒适及方便程度也不如固定义齿组,但是在满意度方面,两组患者对治疗费用、周期以及治疗过程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牙列缺损患者对修复方式的满意程度和修复效果不完全相关,并不是修复效果越好患者满意度就会越高,临床实践中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前告知患者预期的疗效,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满意度。

[1] 郭玲,郑立舸.复杂活动义齿满意度测评及健康宣教效果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3):18.

[2] 张霞玲.2种不同修复体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0):3371.

[3] 雷霆,杨新强,林兆全.固定种植义齿与传统义齿患者满意度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1):95.

[4] 贺晓萍.即刻种植与即刻负载的临床效果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719.

[5] 郭莉,李文荟,孟慧萍,等.三种活动义齿基牙及其支持组织表面的应力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10(1):1.

[6] 陈歌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5(6):114.

猜你喜欢
基牙牙列义齿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可摘局部义齿前部基牙邻面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对为自然牙的下颌单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末端松动基牙影响的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