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4-02-25 02:35金云霞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2260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输液体温手术室

金云霞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22600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麻醉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患者的危害较大[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期低体温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导致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6-12月我院60例麻醉期低体温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57.56±14.34)岁;手术时间1.0~9.0h,平均(2.96±1.34)h。按照1∶1比例选择60例同期体温正常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4~89岁,平均年龄(46.56±13.23)岁;手术时间0.5~9.0h,平均(1.98±0.67)h。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术中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室温度、麻醉方式等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示,年龄、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室温度比较进行t检验,麻醉方式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体温组患者平均年龄、术中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高于体温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体温组手术室温度低于体温正常组,两组比较P<0.05,具体见表1,低体温组实施全麻方式60.00%(36/60)高于体温正常组的25.00%(15/60)(χ2=8.56 P<0.05),是导致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

表1 导致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比较

表1 导致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比较

组别 n 年龄(岁) 术中输液输血量(ml) 手术时间(h) 手术室温度(℃)低体温组 60 57.56±14.34 2 645.54±463.22 2.96±1.34 21.98±0.78体温正常组 60 46.56±13.23 1 534.56±359.45 1.98±0.67 23.09±0.87 t 3.97 6.34 3.65 2.9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麻醉期低体温是指人体在麻醉和手术期出现的非控制性体温下降的现象,是麻醉和外科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在手术患者中发生率为50%~70%[2]。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年龄大。低体温组患者平均年龄(57.56±14.34)岁高于体温正常组的(46.56±13.23)岁(P<0.05),与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及老年人温度敏感性有关[3]。(2)术中输液输血量大。低体温组术中输液输血量(2 645.54±463.22)ml高 于 体 温 正 常 组 的(1 534.56±359.45)ml(P<0.05),术中输入大量的未经加温的液体和血液,导致体热丢失,患者机体体温会明显降低[4]。(3)手术时间过长。低体温组手术时间(2.96±1.34)h高于体温正常组的(1.98±0.67)h(P<0.05),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以及出血等也是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的因素[5]。(4)手术室温度低。低体温组手术室温度(21.98±0.78)℃低于体温正常组的(23.09±0.87)℃(P<0.05),患者吸入冷的、干燥的气体,同时手术室为了增强消毒效果,采用快速的通风换气,也容易导致体热丢失[6]。另外手术中使用冷液体冲洗体腔、保护脏器或擦洗使用湿敷料垫的温度太低以及机械呼吸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未经适当调整、使用时间过长等,都可使患者体温降低[7]。(5)实施全身麻醉,低体温组实施全麻方式60.00%高于体温正常组的25.00%(P<0.05),是导致麻醉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麻醉用药影响下丘脑调节体温的中枢,全身麻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机体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体温调节;全身麻醉皮肤血管扩张也使机体受环境温度影响[8]。另外,全身麻醉后气管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滤过、加温和湿化作用,使大量冷而干燥的空气直接进入肺部,通过呼吸带走体内大量热量,导致体温下降[9]。

低体温是手术麻醉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低体温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和血管收缩,严重时可出现寒站,机体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低体温降低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物质活性;低体温通过直接损害免疫功能或中性白细胞的氧化杀伤和减少皮肤血流而降低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10]。因此为了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应该强调手术麻醉期间的体温监测,减少或避免低体温的发生。重视术前准备,尽量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以减少热量消耗;手术中减少暴露面积;设定合理室内温度和湿度,尤其年老体弱及机体情况差者应该控制室温22~24℃;在输液时应用输液加温器用以消除患者平衡液体温度付出的体能消耗;尽量避免实施全身麻醉,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面暴露的时间及麻醉时间;在麻醉环路中应用加温湿化器,人工鼻或超声雾化等装置使吸入气体加热湿化可保持或恢复体温。

[1] 张弦,王保国.麻醉期低体温研究进展〔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7,14(6):375-377.

[2] 赵娟.术中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0):3993-3994.

[3] 贺玉琴.腹部外科手术中实施保温措施对患者体温变化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2):2353-2354.

[4] 罗永丹.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术中保温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733-3734.

[5] 郭丽.全麻术后体温过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5,9(10):915-916.

[6] 陶一帆,郭向阳.围术期低体温及其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4):312-313.

[7] 谢小平.库存血复温可消除低体温并发症〔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225-226.

[8] 赵建立,黄琼可,黄泽汉,等.围术期低体温的麻醉管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20(4):529-531.

[9] 任保连,陈海连.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影响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8):998-999.

[10] 李刚莲,易斌,崔剑,等.小儿围麻醉期低体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2):3087-3088.

猜你喜欢
输液体温手术室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