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2014-02-25 02:35彭雪云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3432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乙组

彭雪云 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 343200

重度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部分连成的整体,体质虚弱者比较常见,是痔疮恶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导致的,同时具有内痔以及外痔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明显的脱垂和出血[1]。临床主要采用吻合器痔固定术治疗,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需结合实施麻醉治疗,本文重点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腰麻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混合痔患者,男38例,女40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1.1)岁。将78例患者均分为甲、乙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血液系统、内分泌、神经、呼吸、心血管疾病,所选取的患者均无腰麻使用禁忌证。

1.3 方法 78例患者均实施腰麻手术治疗,取侧卧位,实施腰椎穿刺,于L3~4间隙实施穿刺,穿刺成功后于骶处注入药物。甲组单独采用罗哌卡因7.5mg,乙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5μg,均与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混合,配置成2ml复合液,给予患者实施注射治疗,注射速度为每秒0.2ml。

1.4 观察指标 手术开始记录手术区域阻滞见效时间为T1,术后叮嘱患者详细记录疼痛出现时间,并告知麻醉医师;第2天随访记录术后手术区域疼痛时间为T2,以及术后当天最高的镇痛(VAS)评分。并统计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2.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评价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评价

表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评价

组别 n T1(min) T2(min) 术后最高VAS评分(分)甲组 39 1.4±1.2 71.6±32.6 4.4±1.0乙组 39 1.1±1.2 144.2±40.9 2.2±1.4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T1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术后最高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以及疼痛用药情况 甲组患者不良反应8例(20.5%),尿潴留4例,皮肤瘙痒2例,头晕头痛1例,恶心1例,甲组疼痛用药18例;乙组不良反应3例(7.7%),尿潴留1例,皮肤瘙痒1例,头晕头痛1例,乙组疼痛用药6例,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疼痛用药明显少于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混合痔是指出现在肛门同一方位的齿线上下,静脉曲张聚集形成团块,表现为内外无明显界限的痔疮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疼痛、瘙痒、黏液外溢、痔块脱垂。若病情恶化发展,可能会发展为一系列的病变,表现为坏死和感染疾病[2]。病情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一般采用腰椎穿刺实施麻醉治疗,注射30s~3min内,患者能感觉到臀部和大腿麻木等麻醉感,甲组T1时间为(1.4±1.2)min,乙组T1时间为(1.1±1.2)min。比较两组患者的T2时间,乙组患者时间明显长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乙组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麻醉治疗中,两者作用优势相互弥补,可提高麻醉效果,起到较好镇痛效果,蛛网膜下腔注入麻醉药物后,可经脊髓直接对阿片受体发挥作用,并向两端进行扩散,结合采用局麻药物,可有效抑制阻滞平面上升,改善组滞效应,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3]。且两种药物相互作用,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更为安全高效。本文中,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混合痔手术麻醉中,结合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延长麻醉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更为安全、高效,值得应用推广。

[1] 邱光明.混合痔术式的选择与远期疗效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26-27.

[2] 冯国绸.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293-294.

[3] 伍静,赵雨,杨春梅.电针超前干预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34(3):279-283.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乙组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