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

2014-02-25 02:35袁雪梅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64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胆酸胆汁酸淤积

袁雪梅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64100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一种妊娠并发症,临床特征主要为黄疸、血清甘胆酸升高等,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由于ICP患者胎盘组织中也有胆汁沉积,从而可导致胎盘供血不足,易引起胎儿窘迫、早产、生长受限、死胎等多种合并症[1]。因此,对于ICP的治疗应以保肝利胆、缓解症状、改善妊娠结局为主。笔者近年来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P患者106例,就诊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黄疸等典型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发现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符合《妇产科学》关于ICP相关诊断标准[2]。采取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53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1±5.4)岁;孕周32~38周,平均(35.2±1.5)周。对照组53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2±5.5)岁;孕周32~38周,平均(35.1±1.4)周。均排除伴有原发皮肤病及孕前已伴有肝胆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1次/d;磷酸肌酸钠2.0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治疗,剂量:15mg/(kg·d),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治疗7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改善情况持续治疗1~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及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皮肤瘙痒评分标准:0分:无瘙痒;1分:有轻微瘙痒,不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2分:瘙痒较重,需抓痒,但可耐受;3分:瘙痒严重,不可耐受,严重影响生活或工作。(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T、ALT、TBA、TB等指标改善情况。(3)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积分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16.2±4.8)d、(1.7±0.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3±5.1)d、(2.9±1.0)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ST、ALT、TBA、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观察指标 观察组(n=53)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53)治疗前治疗后AST(μmol/L) 237.9±42.5 132.8±39.5* 236.7±53.6 186.7±58.4 ALT(IU/L) 281.7±48.6 136.7±49.3* 276.6±54.3 184.3±52.7 TBA(IU/L) 46.2±8.7 16.9±5.4* 45.5±10.3 35.9±17.2 TB(μmol/L) 27.6±14.6 18.7±9.7* 28.2±13.6 27.1±10.3

2.3 妊娠结局 观察组患者出现胎儿窘迫6例(11.32%),早产4例(7.55%),新生儿窒息6例(11.32%),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 照 组 的15例(28.30%),23例(43.40%),11例(20.75%)(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ICP的发生与遗传、激素、营养、环境等有关[3]。ICP好发于孕20周以上,临床表现主要以黄疸、皮肤瘙痒等为主,可引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同时对妊娠结局也有不利影响。对于ICP多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地塞米松、磷酸肌酸钠为常用药物,在治疗ICP方面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但大量使用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且仍有部分患者症状不能缓解。熊去氧胆酸是鹅去氧胆酸的一种异构体,具有较好的亲水性。ICP患者胆汁酸淤积在肝细胞和胆酸池中,严重影响肝脏细胞膜结构及相关功能,致使细胞膜表面Na+-K+-ATP酶活性下降,AST、ALT、TBA、TB等代谢出现障碍,从而在血浆中水平较高。熊去氧胆酸可通过抑制胆汁酸活性而与肝脏细胞膜表面的线粒体结合,从而保持胆固醇及磷脂的稳定性,保护肝细胞膜,达到降低AST、ALT、TBA、TB水平的作用[4]。本文证实了上述观点,提示:熊去氧胆酸可在减少肝内淤积胆汁酸的同时消退患者症状,从而改善胎儿生长环境,减少妊娠期并发症。

[1] 吴妙琴,崔文芬,徐侠慧,等.5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99-3201.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2-214.

[3] 罗一冲,普燕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药物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94-196.

[4] 毛敏泓,吴晓博,刘惠卿.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30):3670-3672.

猜你喜欢
胆酸胆汁酸淤积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总胆汁酸高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小型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分析
——以咸阳市屯庄水库为例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牛磺熊脱氧胆酸对黄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