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探讨

2014-02-25 03:01易春媛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中心卫生院36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体温小儿患儿

易春媛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中心卫生院 361000

小儿高热惊厥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好发年龄为0.5~5岁。发病率达3%~5%,1/3患儿有复发[1]。大部分高热惊厥患儿远期预后好,患儿若反复惊厥或持续高热,少数出现脑损伤变为癫痫。本文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59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7个月~5岁6个月,平均年龄(2.6±1.5)岁;惊厥时体温38.1~41.3℃;发病原因均为急性感染导致高热使脑神经功能紊乱,其中29例上呼吸道感染,10例扁桃体炎,7例急性支气管炎,8例肺炎,5例感染性腹泻;既往高热惊厥史23例。59例患儿无神经系统疾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所有患儿均符合高热惊厥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惊厥时温度及随访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对照组立即采用安定止惊、解热镇痛剂肌注退热、抗感染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惊厥时加毫针刺入人中、内关、太冲、涌泉穴,施行捻转泻法,中强刺激,不留针;清醒后加口服紫雪散(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g/瓶),周岁小儿0.3g/次,5岁以内小儿每增1岁增0.3g,5~7岁2g,均1次/d。

1.3 临床疗效评价[3]控制惊厥评价根据应用抢救措施后抽搐停止时间、神志恢复时间、当次病程过程中是否有惊厥再发及病愈后随访1年半调查惊厥复发情况以判断疗效;根据30min、60min、90min后体温下降程度,判断退热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年龄、体温均值用表述,两组间计数资料、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控制惊厥疗效观察 观察组在抽搐停止时间、神志恢复时间、降低惊厥再发及随访1年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控制惊厥疗效对比

2.2 控制体温疗效观察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体温均有所下降,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0min的体温变化并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15min、30min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控制体温疗效对比(℃)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急性感染性疾病导致高热时,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4]。故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安定止惊、解热镇痛剂肌注退热、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祖国医学认为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骤、发热、头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惊风,属阳属实,为“急惊风”[5]。由于小儿肝脏未臻充盛,功能未全,经筋刚柔未济,若外感时邪、饮食内伤等导致。“儿科医圣”钱乙明确提出“急惊合凉泻”,治疗应以清热、镇惊、息风为基本疗法。故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急予毫针刺人中、内关、太冲、涌泉穴,施行捻转泻法以降热祛风。紫雪散(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g/瓶)中石膏、寒水石、滑石清热泻火;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清热,凉血,定惊;升麻、玄参、甘草清热解毒;朴硝(制)、硝石(精制)清热散结;木香、丁香、沉香宣通气机,有助开窍;人工麝香开窍醒神;朱砂、磁石、金箔重镇安神。

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及中成药紫雪散,抗惊厥及降温效果显著提高。本文中,观察组在抽搐停止时间、神志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中再发对照组7例,观察组1例,随访1年复发率对照组11例,占36.7%,观察组3例,占10.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在体温疗效观察中,观察组在15min后体温下降明显,30min后回复正常体温,而对照组在60min后才回复正常体温,表明观察组的显效时间更快。治疗过程中亦无发现临床不良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异常变化,临床应用安全。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56.

[2] 聂会军,刘国英.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29-1530.

[3] 罗用,何刚.小儿高热惊厥9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7-148.

[4] 丁珍,万经红,于菲.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6(13):3260-3261.

[5] 汪受传.中医儿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欢
体温小儿患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小儿涵之三事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