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2100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2014-02-25 02:35任朝翔俞雅瑶盛礼建蒋锦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真性假性涂片

任朝翔 吴 茅 俞雅瑶 盛礼建 蒋锦文

1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322100; 2 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血液分析仪计数中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增高的标本比较容易遇见,从中发现许多异常细胞干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笔者随机抽取了2012-2013年100例不同年龄段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标本(>1%),其中发现假性增高为多见,尤其是低年龄段的标本为多见,大大提高了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对检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现将其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12年8月1日-2013年6月20日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包括门诊、住院、体检所有病人的血常规标本(EDTA-K2抗凝的静脉血2m1)中发现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的100例标本(随机抽取),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92岁,平均年龄37.6岁。

1.2 仪器与试剂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XE-2100)和原装配套试剂由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Olympus CX31双目光学显微镜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用于血涂片显微镜分析。血涂片用瑞特-姬姆萨复合染液进行染色,染色按《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第3版)要求配制[1]。

1.3 检测方法 筛选出血液分析仪检测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1%)的100例标本,记录病人信息及疾病诊断。每份标本均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制备2张良好的血涂片,用快速瑞氏-吉姆萨染色液染色,自然干燥后,显微镜油镜下采用“城墙式”移动法在血膜的体尾交界处观察嗜碱性粒细胞真性增高还是假性增高,并按形态学进行分型统计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数量及比例,探讨其临床意义[2]。

2 结果

2.1 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常见于:感染性发热、麻疹症、手足口病,颌部肿物、慢性胃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肾病、脊柱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肢体无力、急性胆囊炎等。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真性增高常见于:白血病(慢粒为多见)、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纤维化、过敏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结核病)、变态反应、疫苗预防注射后、脾切除后、内分泌疾病、重金属(铅、汞等)中毒、化疗后、放疗后等。

2.2 随机抽取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出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标本100例,根据4个年龄段排列统计,经显微镜复检后,24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真性增高,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76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其中以异型淋巴细胞干扰最为常见(42例),其次是中毒性颗粒干扰引起(21例),还有幼粒细胞胞浆中的特异性颗粒干扰引起(13例)。见表1。

表1 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的类型(n=100)

3 讨论

通过以上统计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时,发现假性增高明显大于真性增高,其中假性增高主要由于血液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中毒性颗粒粒细胞、幼粒细胞3种常见细胞引起的假性增高。而异型淋巴细胞引起假性增高最为多见,发现年龄1~12岁,当白细胞数在(10.0~25.0)×109区间时,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通过制片发现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都明显增高从而引起嗜碱假性增高,现认为异型淋巴细胞是由T淋巴细胞受抗原(病毒或过敏原等)刺激后,发生增殖并向母细胞等转化,从而出现多种多样的形态变化,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3]。随着年龄的增大(13~50岁),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增强,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明显减少,只有少数病人嗜碱性粒细胞增高,多因如水痘、结核、出血热等疾病引起。但到了年龄的后期(51岁以上),发现嗜碱性粒细胞真性比例增高,经收集临床资料发现,多见于慢粒、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等疾病。而嗜碱假性增高多因中毒性变粒细胞和幼粒细胞引起。

XE-2100是Sysmex公司生产的技术先进,设备精良,测量准确,一款适合门诊、急诊检验的血液分析仪。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散点图时,从左到右顺序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其中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区域大部分重叠。但基于成本的考虑白细胞分类中并未使用激光流式分析技术(WBC/BASO通道),其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是应用聚次甲基染料进行核酸荧光染色,靠核酸荧光染色技术(DIFF通道)和添置的一个计算软件将白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区分开来。因此,嗜碱性粒细胞的区分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1]。

综上所述,XE-2100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增高(首次结果>0.5)时,并结合Flag直方图里的Atypical Ly?、Abn Ly/L_Bl?报警提示,检验人员可根据这些信息从大量标本中挑出需要显微镜涂片复检确认的标本,这样便大大降低了手工强度,提高了异型淋巴细胞等一些异常细胞的检出率,提高了工作效率[3]。如果我们正确及时地发现异常细胞的存在,如异型淋巴细胞等,能够让病人少走弯路,减少痛苦,尤其儿童病人,并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检验价值。

[1] 邹汉良,束振华,梁汉章,等.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影响原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2):1383-1384.

[2] 邢宝利,守尚勇,王伟良,等.血涂片分类中异型淋巴细胞形态学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探索〔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1):42-43.

[3] 王晓欧,陈小剑,舒旷怡,等.SysmexXE2100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对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2,27(5):379-381.

猜你喜欢
真性假性涂片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建筑原真性探微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化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