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作用

2014-02-25 02:35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省湛江市52400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因性化疗实验组

王 辉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省湛江市 524002

在肿瘤化疗患者群体中,癌因性疲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较快,能量消耗较大,程度较重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难以通过休息得到有效缓解。患者耐受度由此降低,治疗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随之下降。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疲乏症状,据统计,约有30%的患者每天都会产生疲乏感觉,而超过75%的患者每月都有长达数日的疲乏期[1]。本文基于此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肿瘤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排除神经病史以及精神病史。纳入标准[2]:(1)首次诊断为肿瘤患者,无其他部位转移以及复发现象;(2)均接受简易疲乏量表评估,明确伴有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3)无心脏病、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脏器功能障碍;(4)既往无精神类治疗药物服用史;(5)意识清晰、理解能力以及精神状态正常,均无化疗禁忌证。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9.5±1.7)岁。TNM分期:18例Ⅱ期,22例Ⅲ期,50例Ⅳ期。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分期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方案基本相同,每疗程均为3周。对照组接受常规肿瘤内科护理,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认知干预。组织患者积极参加健康知识教育咨询活动,利用图片、宣传册、多媒体等手段引导患者对自身病情以及治疗方案有所了解,并明确癌因性疲乏的危害与应对方法,利用强化宣教帮助患者学习并掌握日常自我护理策略。(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予以关心与呵护,加强沟通交流,并耐心听取患者心理倾诉,评估其疲乏程度以及心理状态,并据此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通过听音乐、思想放松以及情绪转移等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可将治疗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3)运动干预。应参考患者身体状况、年龄特点以及心肺具体情况来制订运动方案,确保患者运动强度与方式的合理化,主要以太极拳、有氧健身操以及间断步行等有氧运动为主,以改善患者情绪,增进食欲。此外患者也可自行选择喜爱的锻炼方式,但每天运动总时长应保持在30min左右,每周3次即可[3],并根据自身病情对活动量做出相应调整,坚持劳逸结合、循序渐进的锻炼恢复原则。(4)饮食干预。患者饮食应保证高热量以及高蛋白,并富含各类维生素,同时可多食用猴头菇、香菇、大蒜以及海带等各类抗癌食品;若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则应加用红豆、红枣、山药、莲子以及桂圆等补益气血的食物。(5)睡眠干预。患者应保持作息规律,不可过晚入眠,同时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告知患者睡前不可做剧烈运动或吃刺激性饮食。作息环境应舒适、安静,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及相对较暗的光线。应通过热水泡脚、听轻音乐及饮用热牛奶的方式促进睡眠,改进睡眠质量。

1.3 评价指标 (1)癌因性疲乏:通过美国疼痛中心疼痛研究小组采用的10分制描述法[4]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行评估,其中0分提示为无疲乏;1~3分提示为轻度疲乏;4~6分提示为中度疲乏;7~10分则提示为重度疲乏。(2)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共包括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四个维度,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疲乏状态对比 实验组的疲乏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疲乏状态对比〔n(%)〕

2.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导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癌因性疲乏则可通过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得到有效缓解[5]。本次观察着眼于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患者认知、心理状态、饮食、运动以及睡眠等方面入手,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与心理支持,使其机体应对能力以及心理调控能力得到提高。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始终能够保持在相对较好的水平,才能使机体新陈代谢以及免疫能力得以改善。本文结果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疲乏程度明显较轻,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优(P<0.05)。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对照组 45 59.17±13.05 47.96±11.02 56.69±11.09 51.60±10.33实验组 45 65.20±13.82*53.24±12.08*63.44±11.87*59.62±11.19*

综上所述,对于肿瘤化疗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明确护理目的,缓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汪玉洁,谭景予,陈锦秀.中医药膳干预对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3):2133-2136.

[2] 邹静荷,严小红,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9.

[3] 潘庆,王维利,洪静芳,等.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体验与应对方式的定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5):335-339.

[4] 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69.

[5] 吴剑辉,郑美春,邹本燕,等.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216.

猜你喜欢
因性化疗实验组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跟踪导练(二)(3)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