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老年心理研究计量学分析

2014-02-26 05:48葛明贵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论文心理健康

汤 倩 葛明贵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引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超乎想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带来了一系列社会课题。如何促进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所呈现的有关老年人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

本文选取老年心理研究这个领域来探讨国内近十年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收录整理的研究论文的阅读分析,了解当前老年心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促进与深化老年心理研究提供借鉴。

1 方法

1.1 文献取样

本文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以2013年3月14日为最终检索日期,在数据库“篇名”选项中同时以“老年”和“心理”为目标词进行检索,得出有关老年心理的研究文献共2455篇。经过初步阅读、整理,剔除掉重复收录、征稿、通知等与老年心理研究内容无关的文献资料259篇,最终获得有关老年心理文献2196篇。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3——2012年间发表的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论文加以分析统计,采用Excel2007软件分析处理,以频次与百分比为主要统计指标。

1.3 分析类目与单元

对收集到的2196篇论文,按照研究发表时间及发表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者信息、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并逐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老年心理研究发表论文的年代与发表源分布

表1 近十年老年心理研究论文发表年度分布一览表

由表1可得,近十年来有关老年心理的研究数量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2年度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一些刊物发表的论文还没有及时上传被收录到数据库之缘故),这与老年心理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现实是一致的。

为进一步分析老年心理研究论文的发展变化,以年份为横轴,论文篇数作为纵轴,作出论文随时间变化曲线,见图1

图1 论文篇数年份变化曲线图

以2012-2013年CSSCI或CSCD来源期刊目录为标准,进一步对收录文献的发表来源进行分析,近十年来有关老年心理研究在 《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新》、《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CSSCI或CSCD来源的心理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仅有9篇 (见表2),这与大多数心理学核心期刊审稿较严、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有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有关老年心理研究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表2 老年心理研究发布源分布

2.2 老年心理研究对象分布

老年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对所收录的有关老年心理学文献整理发现,近十年国内老年心理研究中以患有生理疾病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占到93.21%(见表3),特别是对患有老年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群体的相关心理研究较多,老年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异常的特殊老年群体研究上,研究范围较为狭窄。

表3 老年心理研究对象分布表

在研究对象年龄属性方面,剔除无法统计年龄的文献863篇,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超过10岁的研究占72.54%,而单独对60-70岁(20.71%)、70-80岁 (6.30%) 以及 80岁以上(0.45%)年龄跨度小的老年人研究较少。

2.3 老年心理研究方法分布

根据研究性质可将老年心理研究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其中,老年心理理论研究主要指采用文献综述法的相关老年心理研究进展、综述类研究;老年心理实证研究指通过对老年心理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归纳老年心理本质与发展规律的研究。

表4 老年心理研究方法采用情况统计表

由表4得,老年心理研究中,实证研究占多数,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证研究多数采用基于老年个案研究的临床分析与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实验干预研究方法相对较少。

2.4 老年心理研究队伍分布

对老年心理研究作者单位进行检索,其中作者所在单位涉及到高等院校、研究所的文献418篇,涉及到医院、干休所等单位的文献2007篇(由于其中部分研究涉及到多人合著现象,作者单位可能同时涉及到两者);进一步以第一作者单位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医院、干休所、疗养院等医疗卫生部门占总数的89.80%(见表5)

表5 老年心理研究队伍情况一览表

2.5 老年心理学研究内容分布

老年心理学是研究老年人各种心理活动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对收录的近十年老年心理相关文献整理发现,老年心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一般心理特征、老年人认知活动、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护理与保健四个方面(见表6)。其中近90%的文献内容涉及到老年心理护理和保健,65%的文献涉及到一般老年心理特征,而有关老年认知的研究相对较少。

表6 老年心理研究内容分析表

3 讨论

国外老年心理学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研究范围涉及日常生活、家庭护理、临床心理健康等方面,研究已较为成熟。国内科学的老年心理学起步较晚,近几十年来也取得飞速的发展,目前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还为时过早,但仍然值得我们给予慎重的注意。通过对本文收录的老年心理研究分析发现:第一,老年心理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表现为论文数量逐渐增加(如表1),但是整体的研究水平较低,发表在主流心理学期刊上较少(如表2)。第二,老年心理研究对象范围较为狭窄,主要以患有生理疾病的特殊老年群体为主(如表3),研究对象年龄跨度较大,对高龄老人的研究较少。第三,老年心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临床研究、问卷调查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如表4),缺少综合研究手段。第四,老年心理研究队伍主要来自医疗卫生系统人员,高等院校、研究所等老年心理研究力量相对较弱(如表5)。第五,老年心理研究偏重于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一般心理特征、老年心理护理与保健,对老年认知研究较少(如表6)。

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发现,老年心理研究整体水平不高、研究方法缺乏综合化原因可能与老年心理研究队伍尚未形成研究核心作者群有关,研究者主要来自医疗卫生系统,这类研究者心理学专业水平普遍较低,多从护理、临床角度出发,基于工作中对老年心理护理与干预的效果评估,或是针对老年患者观察与护理的体会展开研究,常用临床研究、问卷调查方法,研究成果95%以上发表在心理学之外的医药学、护理学、人口学等期刊杂志。而老年心理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偏向可能与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出现较晚、社会对老年心理研究的重视不够,以及老年研究特殊性(老年人感受性较弱、对测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有关。虽然老年心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需要更多老年心理学工作者的努力,共同促进老年心理学的发展。

3.1 老年心理研究需要注重质与量的并重

由于受经济发展、生育控制、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日益明显,呈现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大、未富先老、发展迅速等特点。近几年对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度,但是整体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仅有极少数的论文发表在权威心理学期刊。因此提高老年心理研究整体水平,离不开研究方式的改进与核心作者群的形成。针对老年心理研究队伍中高校、研究所等研究力量较弱,研究机构或高校之间的跨机构、跨专业、跨学科合作将是提高老年心理研究水平的必然趋势,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缩小各地区研究力量的差距,提升整体研究水平,特别是针对医疗卫生系统人员心理学专业水平较低的现状,急需要跨学科协同攻关。老年心理研究与医药学、护理学、认知神经学等学科联系较紧密,越来越多的医药学、护理学专业学者加入到老年心理学的研究队伍,而这类研究者通常基于老年心理学研究领域却并没有运用心理学研究手段与工具,且研究选题较为分散,多属于一般基础性研究。这需要国内一些心理学研究单位和机构制定出老年心理学研究的长远规划与相应的发展战略,培养出一批老年心理学学术领头人,建设一支专业性强、高质量的研究队伍,为未来老年心理研究核心作者群的形成奠定基础。只有质与量并重发展,才能改变当前老年心理学研究量多质少的局面,进而在提高老年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3.2 有关老年认知研究亟待加强

老年认知是老年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国内老年认知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速度和认知能力方面,主要是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智力方面的研究,更多的研究已从早期单纯的描述性研究转向对心理老化内部机制的探索,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老年人的研究工具从调查问卷、纸笔测验等转向更为精密的电脑仪器控制和检测(如眼动仪、生物反馈仪、功能性核磁共振等)。虽然老年认知是最近学者们致力探究的领域,计量学数据表明,老年心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一般心理特征、心理健康与护理方面,老年认知研究成果仍然较少。这可能与对老年认知的研究关注不够和研究者水平有关。老年认知由于其研究的特殊性,不像老年心理一般特征研究可以通过问卷法、观察等形式,研究相对容易。老年认知研究对研究者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研究者借助于精密的测量仪器,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手段和对测量数据较强的统计分析处理能力,进行跨学科(如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另外,国内大部分研究机构与单位很少有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昂贵的价格也成为制约老年认知研究的因素。老年认知研究与老年群体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日常认知功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认知的研究对于老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老年认知研究的现状,老年心理学工作者需要加强对老年认知的相关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同时,需要加强老年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将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来,致力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

4 结论

近十年来,我国老年心理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体现在发表的论文数量逐渐增长,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但同时也一些仍需要努力的地方,如老年心理研究论文在主流的心理学期刊上发表数量不多,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老年心理学研究队伍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老年认知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有待加强。未来的老年心理研究需要扩展研究对象,丰富研究视角,壮大研究队伍,综合采用实证与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

另外,由于本文研究取样的局限性,可能部分相关文献并未收录完整。未能涉及的内容与特点,有待进一步探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2011:26.

[2] 李旭,陈天勇.老年人日常认知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1,(11):1658-1666.

[3] 吴振云.21世纪我国的老年心理学[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6):371-372.

[4] 伍月琼,伍燕琼.我国老年认知心理研究综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66-69.

[5] 余益兵,葛明贵.世纪之交中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计量学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79-83.

[6] 方双虎,涂涛.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82-86.

[7] 崔红.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6):437-439.

猜你喜欢
心理学论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