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壳聚糖治疗慢性牙周炎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2014-03-01 08:08张永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羧甲基胶原牙周炎

张永军,郭 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羧甲基壳聚糖治疗慢性牙周炎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张永军,郭 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目的:评价羧甲基壳聚糖对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4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为羧甲基壳聚糖凝胶组(1%W/V)、B组为羧甲基壳聚糖凝胶+脱矿骨组、C组为羧甲基壳聚糖凝胶+胶原膜组、D组为翻瓣组(对照组),四组患者均行骨植入的牙周新附着手术,A组患者骨缺损处填充羧甲基壳聚糖凝胶、B组患者填充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和脱矿骨、C组患者填充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和胶原膜,D组患者骨缺损处不填充任何材料。分别在基础治疗后基线,植骨术后8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测量。结果:各组患者手术后8个月的X线缺陷深度(RDD)、临床附着丧(CAL)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基线时(P<0.05);并且,手术后8个月时,A、B、C三组的RDD、CAL测量值明显低于D组同时间点(P<0.05)。A、B、C三组患者手术后8个月时RDD、CAL测量值比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牙周炎骨缺损时,可单独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凝胶作为填充材料。

羧甲基壳聚糖;慢性牙周炎;牙周再生;屏障膜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破坏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结果是牙周膜及牙槽骨的进行性破坏[1-2]。目前,翻瓣术、翻瓣术结合植骨、以及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等已广泛用于牙周病的治疗,各种移植材料也已成功应用于牙周再生中[3-5]。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由于其无毒,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黏附作用等特点,已受到口腔医生的强烈关注[7-10]。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不仅具备壳聚糖的一般功效且吸收更快,临床应用潜力更大。本研究旨在评估单独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及其与脱矿骨、胶原膜联合使用时对牙周再生中骨缺损成骨效果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40例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年龄37-51岁,其中女19例、男21例,每个病人均拍摄牙周放射直视影像(radio visio graphy,RVG),磨牙位点有牙周附着丧失及骨缺损,且为多根牙远中位点。患者无全身性系统疾病及过敏史,无吸烟史,未妊娠及哺乳,6个月内无全身性抗生素用药史,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所有病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刮治及根面平整,如需要则进行咬合调整。上述基础治疗8周后,研究位点(每个病人至少1个)应符合以下要求:牙周袋探诊深度(PD)>5mm;牙周基础治疗后有探诊出血(BOP);RVG显示至少有一个位点有骨缺损。

基础治疗后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A组,羧甲基壳聚糖凝胶组(1%W/V);B组,羧甲基壳聚糖凝胶+脱矿骨组;C组,羧甲基壳聚糖凝胶+胶原膜组;D组,翻瓣组(对照组)。

1.2 手术治疗 四组患者均行骨植入的牙周新附着手术。术区局部麻醉,翻起全厚瓣,充分暴露骨缺损。在翻瓣术中注意尽可能多保留软组织,使瓣膜可以将移植物完全覆盖,以免张力过大。彻底清除肉芽组织和并使根面平整后,将骨移植材料充填到骨缺损的位置;A组患者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填充,B组患者填充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和脱矿骨,C组患者填充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和胶原膜,D组患者骨缺损处不填充任何材料。各组均在全厚瓣和牙根之间添加屏障膜,按标准制备后,覆盖在骨移植材料上约2mm,不去除支持骨组织。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甲硝唑及洗必泰漱口水(第一天2次,以后每天1次)。

1.3 临床和影像测量 所有测量均由同一医师完成,分别在基础治疗后基线、术后8个月记录数据。每个牙齿记录6个点:近中颊侧、颊侧、远中颊侧、近中舌侧、舌侧及远中舌侧。测量指标包括:①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CAL为釉牙骨质界到牙周袋底部的垂直距离,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精确到1mm。②X线缺陷深度(radiographic defect depths,RDD),拍摄RVG后进行测量,RDD可反应牙槽骨的吸收程度,在操作中为了实现标准化测量在口内进行局部蜡膜处理。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软件,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患者手术后8个月的RDD、CAL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基线时(P<0.05);并且,手术后8个月时,A、B、C三组的RDD、CAL测量值明显低于D组同时间点(P<0.05)。A、B、C三组患者手术后8个月时RDD、CAL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4组患者RDD、CAL测量结果(±s,n=10,单位:mm)

附表 4组患者RDD、CAL测量结果(±s,n=10,单位:mm)

与D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RDD CAL基线 8个月 P 基线 8个月 P A 5.46±0.64 3.85±0.64* <0.05 5.84±0.67 3.73±0.59* <0.05 B 5.82±0.94 3.29±0.75* <0.05 6.01±0.82 3.80±0.57* <0.05 C 5.61±0.89 4.62±0.58* <0.05 6.47±0.90 3.26±0.49* <0.05 D 6.26±0.96 2.88±0.53 <0.05 5.82±0.67 4.51±0.68 <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使用的4种方式对治疗慢性牙周病骨缺损均有效果,与单纯翻瓣术的对照组比较,单独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凝胶、羧甲基壳聚糖凝胶+胶原膜/脱矿骨的效果更好,而单独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凝胶与羧甲基壳聚糖凝胶+胶原膜/脱矿骨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羧甲基壳聚糖具有低毒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生物学特性,已经在生物医学及制药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以往的研究中,未见有羧甲基壳聚糖与其联合胶原膜/脱矿骨修复慢性牙周病骨缺损的进行比较的报道。

本研究显示,单独使用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填充材料治疗后,患者的RDD和CAL明显低于基线时。由于羧甲基壳聚糖的生物黏附特性,可以使其在治疗位点保持持续作用的时间更长;此外,由于其具有抗菌作用,在术后还可以起到抗感染作用;羧甲基壳聚糖具有的组织再生能力和止血特性还可以省去使用额外材料的需要,从而缩短临床医生的手术操作时间。

综上所述,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优点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在治疗慢性牙周炎骨缺损时,可单独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凝胶作为填充材料。

[1]Papapanou PN, Tonetti MS. Diagnosis and epidemiology of periodontal osseous lesions[J]. Periodontol 2000, 2000, 22: 8-21.

[2]Oliver RC, Brown LJ. Periodontal diseases and tooth loss[J]. Periodontol 2000, 1993, 2: 117-127.

[3]Smith MacDonald E, Nowzari H, Contreras A, et al.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bioabsorbable and a nonresorbable barrier membran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intraosseous lesions[J]. J Periodontol, 1998, 69(4): 445-453.

[4]Quiñones CR, Caffesse RG. Current status of guided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J]. Periodontol 2000, 1995, 9:55-68.

[5]Garrett S.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around natural teeth[J]. Ann Periodontol, 1996, 1(1): 621-666.

[6]Senel S, Ikinci G, Kaş S, et al. Chitosan fi lms and hydrogels of chlorhexidine gluconate for oral mucosal delivery[J]. Int J Pharm, 2000, 193(2):197-203.

[7]Ikinci G, Senel S, Akincibay H, et al. Effect of chitosan on a periodontal pathogen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J]. Int J Pharm, 2002, 235(1-2): 121-127.

[8]Fakhry A, Schneider GB, Zaharias R, et al. Chitosan supports the initial attachment and spreading of osteoblasts preferentially over fi broblasts[J]. Biomaterials, 2004, 25(11): 2075-2079.

[9]Aksungur P, Sungur A, Unal S, et al. Chitosan delivery systems for the treatment of oral mucositis: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J]. J Control Release, 2004, 98(2): 269-279.

[10]Akncbay H, Senel S, Ay ZY.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J]. J Biomed Mater Res B Appl Biomater, 2007, 80(2): 290-296.

R781.4

A

1004-6879(2014)06-0487-02

2014-03-31)

猜你喜欢
羧甲基胶原牙周炎
牛跟腱胶原与草鱼皮胶原的结构表征及自组装行为比较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天然多糖羧甲基化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载体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作用的研究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羧甲基罗望子胶的制备与表征
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