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消失的传统老行当:手工技艺

2014-03-02 08:58张雪影综合来源于网络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3期
关键词:铜匠钢笔

文/张雪影综合 图/来源于网络

中国正在消失的传统老行当:手工技艺

文/张雪影综合 图/来源于网络

钉秤

钉秤俗称制秤人,这里的秤是传统的木杆秤,制秤是一门极其讲究的手艺,要经历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细作,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影响到杆秤的准确性,公平是制秤匠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操守。

传统手工制作杆秤有一百多道工序,号称“百工之首”。钉秤核心的工序是制作秤杆。柞栎木或红木用细砂布沾水反复打磨得又光又滑后,用钻头钻出密密麻麻的小孔,然后将一截细铝丝插入孔中,折断、锉平,便留下一个个星点,秤杆大抵做成了。

捏面人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

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吹糖人

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据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人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儿担子换破烂。

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再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工具、竹签和木炭。

绞脸

绞脸施行者使用一根细麻线,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或者中间用嘴咬着,两手套住两头,形成交叉的三角。麻线在被开脸的女子脸上绞动以除去汗毛。此外,眉、鬓角也要修整。

在要绞脸的女人脸上抹上石灰,“美容师”咬着打绞的丝线的另两端在抹着石灰的脸上绞来绞去,一会儿,汗毛被拔光,眉毛修得齐整,脸上也光滑、白净多了。

在中国,从北方到南方,比如河北、江西、广西,都有妇女开脸的习俗。而且通常都是在女子出嫁前由女性长辈施行,是一种成人礼。女人一生开脸一次,之后如有离婚改嫁等不再开脸。有的地方开脸之前,主家要煮“开脸饺”分赠亲友以示吉祥,也有开脸时要唱开脸歌以预祝新娘生育的。

爆米花

大概是一个老头担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炉和风箱,走街串巷,时而,“砰”的一声,将米变成爆米花,那时候,他可是最受小孩儿们欢迎的魔术师。

修钢笔

砖雕工艺

绞脸

爆米花

铜匠

在解放前,使用的钢笔大都是舶来品,以派克金笔为多,公事人也以拥有一支派克金笔为自豪。那个年代的派克金笔,手感极有分量,笔尖的顶部有一点点黄金,字迹圆润,书写起来极其流畅。但使用久了,磨损很大,就要找修钢笔的师傅镶金,修钢笔者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装备保障”。

修钢笔的利润一直很低,一来钢笔的价格本来就便宜,二来使用者大都是莘莘学子,故而修钢笔一直是一个比较清贫的职业。也因此,我们只能在学校周围和乡镇上,还可以见到修笔人像笔一般瘦削的身影……

麦秸编织工艺

麦秸民间工艺在苏中里下流地区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麦秸编织草帽遮阳,编织草扇纳凉,编织手提包、提篮以及装盛五谷的器皿作生活用品,成为我国早期文明的发展象征。

兴化先贤明朝内阁首辅李春芳府中用麦秸制作的浮雕壁画作品有《二龙抢珠》《螳螂捕蝉》《雄鹰展翅》《喜鹊登梅》《青狮白象》等自成体系,堪称一绝。

纳鞋匠

依着一双巧手剪出的纸样,纳线在锥针的引导下,穿梭在鞋面与鞋底间,锥针以额为磨石,鞋身木托支撑定形,在千锤轻敲之后,一双融于纳鞋匠手艺、智美的鞋在等待着主人的千里之行。

铜匠

铜匠在旧日手工匠作行当“九佬十八匠”里占有一席。铜匠作业,之所以称之为“打制”或“打”,是因为铜匠并不炼铜,只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之类工具敲打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瓢、铜铲、铜锣、铜茶盘、铜锁之类的器皿来,而与冶炼浇注之类的工艺无关。

老银匠

火熔是制作华彩金银工艺品的传统工艺的一道关键工序。借助一个弯管,用嘴吹气来控制火苗、温度,“吹”是重点,充满童趣的动作,却是在千“吹”百炼之后……

锡匠

民间传统制作匠人之一,专门制作各种锡器,以手工制作为主,工艺简单;以个体经营人和流动挑子为主,少数以店铺形式经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以及铝制品、塑料制品代替锡制品,锡匠行业即将消亡。

锡匠一般在冬闲的时候,走村串户,揽活做艺。

他们往往借住在村民的家里,根据揽下的活,来决定留在一个村庄的时间。

锡匠的小炉灶支起来后,村里的人会陆续送来残破的锡具。锡匠过过秤,详细记下重量和来人要求打造的物品,做到心里有数,然后便按部就班地开始了整个工艺流程。

砖雕工艺

砖雕工艺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

镞花边

镞花边用钢锯条磨制的锉刀,用羊脂香灰聚制的垫板,制模、下刀、转腕、剔、削,灵巧而又充满沧桑的手,镞出了福禄寿财等人间祝愿,镞出了栩栩如生的寿星、神仙,镞出了现实人间的生活万象。千模万样的花边,为春节增添了欢愉,为新婚增添了喜庆!

装裱

装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裱背”,亦称“装潢”,又称“装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据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载“潢”犹池也,外加缘则内为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书画作品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

纳鞋匠

修钢笔

锡匠

猜你喜欢
铜匠钢笔
电影《驴得水》:底层人物的觉醒
三支钢笔
我的钢笔
老钢笔
古城手艺人
四姑
乡里人物
轻而易举/神清气爽
SUPPOSE SOMEONE GAVE YOU A PEN假如给你一支笔
两个男人一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