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

2014-03-03 10:07孙春兰
西北园艺(综合) 2014年2期
关键词:佛手瓜单瓜种瓜

孙春兰

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

孙春兰

佛手瓜又名合手瓜、洋丝瓜,属葫芦科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营养丰富,果肉肥厚脆嫩、味道清甜鲜美,可炒食、凉拌或腌渍。一般单瓜质量约300g,重者可达500g以上,每株可采收鲜瓜200 kg左右,经济效益较高。

1 整地挖穴

佛手瓜性喜温暖,耐阴、耐热,植株生长茂盛,应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栽植。栽植前应先挖穴,穴直径80~100cm,穴深80cm,穴距3~4m。每穴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00~200kg,可将农家肥与三元复合肥3~5kg、回填土充分拌匀,把挖出的地表熟土埋入坑下,底层生土置于坑上,然后整平栽植坑。

2 适时定植

10月中下旬,挑选果个中大、外形整齐、无伤残的果实作种瓜,将种瓜用废报纸包起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防止瓜芽干死或瓜皮干缩,放在日光温室内,保持10~15℃温度催芽。40~60天后,佛手瓜芽长2~3cm、芽基部有4~5cm的须根发出时,即可适时定植。定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定植前佛手瓜母瓜应保持绿色或白色,尚未腐烂,定植秧苗要求高30~40cm,节间短,茎蔓粗,叶色绿,叶片厚,根系发达。

3 搭建棚架

6月份前佛手瓜生长较慢,当苗高0.5~1m时及时搭架引蔓上棚。架面可用铁丝、竹竿、木棒等搭成。佛手瓜具有爬上不爬下的特性,架搭成倾斜式为佳,南低北高,便于通风透光。每株需棚架12~15m2才能满足枝蔓生长需要。棚架要求结实牢固,以防被大风吹倒或被繁茂枝叶及果实压倒。

4 整理枝蔓

当蔓长到1m以上时,除主蔓外可保留2~3个健壮侧蔓上棚,并摘除多余侧枝。7月后植株生长加快,主蔓上棚后长至2~3m时进行1~2次摘心,以促进多发分枝,增加结瓜数,使瓜蔓在棚架上呈放射状均匀分布。进入旺盛生长期易相互遮阴,出现叶蔓重叠、枯萎和落花落果现象,可摘除大部分雄花及过密枝叶,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通透性,保持植株健壮繁茂。

5 施肥灌水

幼苗期只要秧苗生长良好可不施肥,浇水次数也不宜过多,夜间根据天气情况注意做好防冻,从初花期开始施肥,一般距主根40cm外挖浅环沟或放射沟施入腐熟人粪肥或3%~4%尿素溶液,每株用量15~20kg,施肥后盖土。夏季应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空气湿度。结合浇水每10~15天追复合肥1次,每次每株施0.5kg。7月雨季来临后空气潮湿,佛手瓜生长异常旺盛,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这一时期应根据天气状况用肥水猛攻,保持土壤见湿不见干,如遇大雨应及时排水防涝。每15天追复合肥1次,每次每株施1kg。如追施腐熟人粪尿,每株需50~80kg,可在植株周围0.8~1m处挖深40 cm、宽20cm的环沟施用。

6 防治病虫

佛手瓜病害较少,主要是灰霉病。病菌侵染瓜果,初为水浸状灰白色不规则斑,其上有少量白霉,很快病部组织腐烂,表面多产生灰白色霉层,最后瓜果全部腐烂,病瓜表面密生灰霉。发病初期可用40%嘧霉胺悬浮剂对水800~1200倍液,或50%农利灵水分散粒剂每亩75~100g,或50%凯泽水分散粒剂1250倍液进行喷雾。植株地上部基本无虫害,不需喷药,地下部金龟子的幼虫(蛴螬)等可用50%辛硫磷100倍液灌根灭杀。

7 适时采收

佛手瓜开花后15~20天、果实长至200~300g时及时采收。主要以嫩瓜上市,应掌握在果皮嫩绿时采摘,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采收过晚,果皮纤维增加,会降低产品质量。一般在早霜来临前把所有果实全部采下,以防霜冻危害。选择单瓜质量250~500g、无伤残、无病虫、果形正的放在筐内贮藏,在室温5~8℃、相对湿度80%左右的条件下可贮藏4~6个月。留种瓜的一定要采收开花后30天以上的成熟果,但过熟的裂口果、发芽果也不宜作种用。

孙春兰,陕西省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邮编722300。

2014-01-17

猜你喜欢
佛手瓜单瓜种瓜
红粉佳人
贪心金库变石山
佛手瓜炒香肠
佛手瓜采后保鲜及加工的研究进展
瓜位叶性状对西瓜小果型自交系材料单瓜重的影响
封面说明
佛手瓜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
黄岩富山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
胖胖猪种瓜
一人带头种瓜 众人生活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