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导入设计八大招式

2014-03-05 02:36高俊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招式小猪绘本

高俊

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它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而绘本教学则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在绘本教学中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绘本教学活动的成败,那么绘本教学中如何一开始就能马上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让我们一起来过过招。

招式分解:开门见山式意思是说,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入题,不拐弯抹角。这种招式干净利落,是绘本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通过直接出示绘本让幼儿观察,一下子调动幼儿的兴趣。教师运用这种招式注意语言上要增加趣味性,提问上要注意技巧和艺术,增加招式的魅力指数。

招式演示:

(一)如:《借你一把伞》导入部分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本好看的书。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主人公,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娜娜”,来和娜娜打个招呼吧!

(二)如:《小猪变形记》导入部分

1.出示绘本,观察封面。

教师: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小猪有翅膀;字变形了……)

2.大胆猜测,教师小结。

教师:小猪装上翅膀、尾巴是想干什么呢?原来这本书的题目叫《小猪变形记》。

招式分解:重点观察是相对全面观察而言的,它是指只对事物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作特别深入细致的观察。著名作家杨朔在谈到观察人的特点时说:“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那些性格上有特点的人。从他的外表、举动、语言以及生活习惯上掌握他的性格。”重点观察就是抓关键、抓重点,把注意力紧紧瞄准你要观察的对象。这种招式针对性比较强。在绘本教学中,绘本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画面或者有趣的地方先引导幼儿进行重点观察,激发幼儿深入故事的兴趣。教师运用这种招式时要认真分析绘本,选择重点部分,为教学活动开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招式演示:

(一)如:《蚂蚁和西瓜》导入部分

1.出示几只蚂蚁欢呼雀跃的画面。

教师:看看蚂蚁的表情,它们可能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蚂蚁队长连帽子都掉了?

2.出示大西瓜画面,教师提问。

教师:他们看见了一块怎样的西瓜?如果你是蚂蚁,你最想怎么做?

(二)如:《我才不放手》导入部分

1.认识绘本中的一群青蛙。

教师:来了一群动物朋友,我们看看是谁?

2.观察前两页,教师提问。

教师:这些青蛙分别叫什么呢?我们先来认识认识。

招式分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种招式通过紧张刺激的悬念或者疑问一开始就调动幼儿的胃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火花,使幼儿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渴望获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想知道故事到底是怎么开始、发展,又是怎么结束的,达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作用。选择这种招式,教师要注意把握悬疑的分寸,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招式演示:

(一)如:《大石头》导入部分

1.出示第2~3页。

教师: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块又大又圆的东西轰隆隆地朝田鼠村庄滚了过来。哐当!这会是什么呢?

2.出示第4~5页。

教师:第二天一大早,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原来大石头躺进了游泳池的大洞里。这可怎么办?

(二)如:《1只小猪和100只狼》导入部分

教师:1只小猪遇上1只狼会发生什么事情?1只小猪遇上100只狼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招式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感兴趣的重要条件。”在绘本教学导入部分,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理解体验绘本内容,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招式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教具、电教手段等创设情境,让幼儿进行体验。

招式演示:

(一)如:《大纸箱》导入部分

1.出示纸箱,自由想象。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到纸箱王国去玩。大纸箱像什么?我们和大纸箱可以怎么玩呢?

2.出示绘本。

教师:纸箱王国还有一本好看的书,就是讲“大纸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如:《叶子鸟》导入部分

1.播放风的声音。

教师:请小朋友静静地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观看画面,了解小树叶的变化。

教师:风姐姐悄悄地钻进小树林,小树叶会怎样?一片片叶子落下来的时候,像什么?

3.出示绘本。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叶子鸟》,叶子鸟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招式分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招式就是通过猜谜语、玩魔术、唱歌谣、做游戏等形式导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最短时间内投入活动,提高学习兴趣。趣味导入不是“万金油”,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教师要根据绘本的内容选择一些与之相符的形式,要用得适当、用得贴切,不要为了趣味而生搬硬套。因为趣味只是表象、手段,而不是目的。引发思考、揭示真理、融入文本才是导入的真正目的。

招式演示:

(一)如:《胡萝卜火箭》导入部分

1.趣味小魔术,引起阅读兴趣。endprint

教师:(出示布做胡萝卜)这是什么?(胡萝卜)你们看,变成了什么?(火箭)

教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胡萝卜火箭。

2.出示绘本。

教师:今天我来推荐一本有趣的书,名字就叫《胡萝卜火箭》。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二)如:《我喜欢我的小毯子》导入部分

1.谜语导入。

教师:今天要来一位客人,你们猜猜谁来了?长长耳朵短尾巴,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2.演示游戏毯和小兔手偶猜测,引出绘本。

教师:小兔子为什么要拿小毯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绘本。

招式分解:莎士比亚说:“知识就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在绘本中往往一些内容是幼儿没有接触或者了解不透的东西,如果直接进行阅读,可能没有办法阅读下去。而这种招式就是让幼儿先掌握绘本的一些知识,为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和深入了解故事提供帮助。这种招式教师要在了解班级幼儿的知识水平的情况下进行,让所导入的知识有引领性,这样幼儿所学知识才能成为飞上天堂的羽翼。

招式演示:

(一)如:《我是霸王龙》导入部分

1.出示图片。

教师:这是谁?你们认识霸王龙吗?

2.教师小结。

教师:霸王龙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食肉恐龙,长大的霸王龙身体比我们两个教室还要长,比两层楼还高,身体比两辆大货车还重,走起路来像地震了似的。它一张开嘴巴,就会露出50颗像刀子一样锋利的牙齿。

(二)如:《好饿的毛毛虫》导入部分

1.观看课件,了解毛毛虫出壳的过程。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毛毛虫在干什么?

2.出示故事绘本,请幼儿欣赏。

教师:毛毛虫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我们的教室,爬到了这本故事书里。看,它来了……

招式分解:“情感,是指嗜欲,忿怒,恐惧,自信,妒嫉,喜悦,友情,憎恨,渴望,好胜心,怜悯心,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亚里士多德这样给情感进行了定义。这种招式就是先让幼儿能够进入故事的情感中,通过渲染让幼儿更深一步理解绘本中的情感世界。教师运用这种招式首先要自己进入到这样的情感中,无论喜怒哀乐,只有自己投入了,幼儿才能自然而然地被带进这样的情感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招式演示:

(一)如:《獾的礼物》导入部分

1.观察封面和封底,想象故事内容。

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请小朋友把封面和封底串联起来,说说你的感受?(引出礼物)从封面上来看,猜猜獾的礼物是朋友送它的?还是它送朋友的呢?

2.通过封面找出其中的含义。

教师:《獾的礼物》是书名,封面画的右边,这个坐在山坡上、个子很大、戴着眼镜的就是獾,为什么有那么多动物排队来找它?原来呀,獾懂得许多许多事情,大家都爱来找它帮忙,有了高兴的事也愿意和獾一起分享,这是个很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獾爷爷。

(二)如:《我想要爱》导入部分

1.观看小熊的特写。

教师:图片上的小熊是什么样的神情?为什么小熊会有这样的神情呢?

2.教师提问。

教师:小朋友们,有哪些爱你的人呢?

3.引出故事《我想要爱》。

教师:小朋友们从来不缺少爱,不缺少爱你们的人。有亲人的爱,老师的爱,还有好朋友的爱。故事里小熊叫做吉米,小吉米从小就缺少爱和爱他的人,他说“我想要爱”,那小吉米会怎么做呢?

招式分解:关于“教具”,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的总称。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比较清楚地说明了在接受信息过程中,视觉的功效要强于听觉。早在1967年,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就已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绘本教学中的主角是绘本,但是往往也会有其他一些教具的介入,在绘本教学的导入部分也会介入一些教具,引出绘本,辅助教学。一般来说,教师选择教具一定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要发挥绘本的作用,让幼儿学会自主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

招式演示:

(一)如:《亲爱的小鱼》导入部分

1.出示鱼缸里的小鱼。

教师:这是谁呀?你喜欢小鱼吗?

2.引出绘本。

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小鱼和它的好朋友的诗歌吧。

(二)如:《胖胖兔减肥》导入部分

1.出示胖胖兔图片。

教师:它是谁?它看起来怎么样?肥胖有什么麻烦?

2.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胖胖兔想减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胖胖兔后来减肥成功了吗?让我们听听胖胖兔减肥的故事。

编后记:导入,是教学活动的第一个高潮,良好的导入对孩子在活动中的情绪和教学起到引领作用。以上是绘本教学导入部分的八大招式,每一个招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或直接,或有趣,或悬疑……真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招一式要灵活自然,或者一招,或者是招中有招,或者是几招融合,也或者是再创新招,但是不变的原则是在绘本教学中导入部分不要过于花哨。高手一出招,就知有没有,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要做到一出招就能吸引幼儿,让幼儿带着兴趣“悦读”下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绘本教学导入设计1.故事导入

绘本不是让幼儿自己看的书,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阅读的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永远地留在幼儿的记忆当中。

2.猜想讨论导入

“猜想”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幼儿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新;积极的猜想是再发现和创造的良好开端。所以在新的活动开始时可以充分利用猜想这一“催化剂”,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使幼儿的思维更灵活。

3.游戏导入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让幼儿能在游戏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自主探索的性质。所以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与阅读绘本有关的游戏情境,能调动幼儿阅读的内在需求和探究欲望,还可以给幼儿真实的体验,帮助幼儿理解绘本。endprint

猜你喜欢
招式小猪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等比数列解题十招式理论与实践
可爱的小猪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