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14-03-06 09:59马永翠石安宪马永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防虫网小菜蛾生物农药

马永翠,石安宪,马永琼

(昭通市植保植检站,云南昭通 657000)

昭通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马永翠,石安宪,马永琼

(昭通市植保植检站,云南昭通 657000)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通过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必要时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它是通过推广持续控制农作物病虫灾害,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绿色防控是在无公害防控基础上,更加趋向于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对化学防治药剂的选择限制更严格;化学防治药剂推广以生物农药为主,适当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1 预防技术

1.1 预防技术总原则

抗病虫害品种+保健栽培技术;大面积种植高产品种+种子处理+保健栽培技术。

1.2 预防措施

深翻土地、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基数;合理轮作和种植布局,切断食物链,控制病虫害流行;抓好开沟排水、平衡施肥、行向通透,加强中耕管理等农艺措施,破坏病虫害生活环境,促进作物健康成长。果树可采用嫁接、抗性诱导等技术使感病植株产生抗性。

2 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总原则是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2.1 生态控制技术

生态控制技术又称农业防治。主要是从品种、肥料选择到整地、播种和施肥灌水等农艺措施方面来减少病虫源基数,破坏病虫害生存环境,控制病虫害发生危害。品种要选择适合本地生长、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肥料选择腐熟有机肥、腐殖酸肥、微生物肥或测土配方肥。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种植引诱天敌作物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分类举例:

(1)水稻田翻耕深水灭蛹。在完成田土翻耕后灌水,深度以淹没稻桩为宜持续时间3~4 d,可杀死越冬螟虫60%~70%。同时在翻耕犁耙时打捞浪渣销毁,可减轻纹枯病、菌核病等病虫杂草。

(2)果园清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树上病虫枝、病虫干僵果。彻底刮除主干、大枝上的老皮,带出园销毁。

(3)蔬菜田合理轮作。清除前茬作物的病枝烂叶及病虫残体,施足基肥,开沟排水,合理间作。如大白菜行间栽葱或蒜,既可减轻病毒和软腐病发生程度,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4)果树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蔬菜及矮秆作物铺草帘、防虫网等控制病虫危害。

(5)科学肥水管理。搞好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施用氮肥,科学灌水,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6)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主栽农作物地块周边种植引诱或趋避病虫作物带。如美菘菜、金盏花诱斑潜蝇,大豆引诱花椒蚧壳虫等。

(7)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和果园养鸡,可以让共育的鸡、鸭、鱼捕捉一些害虫,减轻害虫对作物的危害。

2.2 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例如:

(1)瓢虫、草蛉、蜘蛛、捕食螨等昆虫可捕食蚜虫、飞虱、叶蝉、害螨等害虫,对害虫起着重要的自然控制作用。

(2)寄生性昆虫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赤眼蜂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等;弯尾姬蜂防治小菜蛾等;白僵菌寄生小菜蛾等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苏云金杆菌(BT)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害虫,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

2.3 物理防控技术

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1)频振式杀虫灯使用技术。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杀虫方法。目前主要有太阳能杀虫灯和普通用电的频振式杀虫灯2大类。诱杀害虫的种类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害虫的成虫,如稻飞虱、稻螟虫、金龟子、蝼蛄、地老虎、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害虫。普通频振式杀虫灯一般在每年的4-11月害虫发生危害高峰期开灯,每天傍晚至次日凌晨开灯;太阳能杀虫灯安装后不需人工管理,每天自动开关诱杀害虫,害虫发生高峰期每5 d清理被诱杀虫体1次。一般每3~4 hm2安装1盏灯。

(2)性诱剂使用技术。性诱剂是根据昆虫交配中对异性的性信息素所产生的反应,人工合成的一种昆虫性信息素,一般叫性引诱剂,简称性诱剂。目前生产中可应用的性诱剂主要有针对水稻上的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蔬菜上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瓜实蝇、烟青虫、棉铃虫、豆荚螟等;果树上的金纹细蛾、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等。性诱剂使用应根据作物和害虫发生种类正确选择。

诱捕器安装时间是在害虫发生早期,虫口密度较低时开始使用效果好,可以真正起到控前压后的作用,而且应连续使用。安放高度应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进行适当调整,太高、太低都会影响诱杀效果,一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诱捕器底部距作物(露地甘蓝、花菜等)顶部25 cm,小菜蛾诱捕器底部应距作物顶部10 cm左右。高秆作物害虫诱捕器可挂在竹竿或木棍上,固定牢。果树诱捕器可选择挂置于诱捕害虫产卵最适高度的树枝上。诱捕器挂置点以上风口处为宜。其设置密度要根据害虫种类、虫口基数、使用成本和使用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如螟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每公顷设置15个诱捕器;小菜蛾每公顷设置45个诱捕器;果食蝇每公顷设置90~120个诱捕器。

(3)色板防虫技术。黄色粘板主要诱杀有翅蚜、斑潜蝇等害虫,蓝色粘板主要诱杀蓟马等害虫。其使用时间为虫害发生早期和虫量发生少时使用,在2-4月就开始悬挂粘虫板,连续使用3个月,可推迟害虫发生危害,减少一代害虫发生,虫口密度降低10%~20%。更换粘虫板时间可根据害虫发生危害情况决定,一般板上粘虫面积占板表面积的60%以上时更换,板上胶不黏时要更换,最短的15 d左右,在无风季节可使用3个月左右。一般每公顷平均放置300~450张板。

(4)防虫网使用技术。防虫网是以人工构建的屏障,将害虫拒之网外,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防虫网覆盖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防虫网还具有防风、防雹、防霜冻等功能。主要用于叶菜类、茄果类、瓜类等蔬菜栽培以及菜苗培育。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虫网目数为24~30目,丝径为14~18 mm,幅宽1~1.5 m,有白色、黑色、银灰色。黑色遮光降温效果较好,银灰色避虫效果好。注意事项:防虫网覆盖前必须清洁田园,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残叶,清除田间杂草及土中的蜗牛等,然后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消除残留在土壤中的虫、卵。防虫网覆盖时网的四周应盖严、盖牢,防止害虫潜入网内或被风吹开或刮掉。

2.4 化学防治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中所采用的化学防控技术主要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生物农药为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已投入市场使用的生物农药有苦参碱、烟碱、鱼藤酮、茶皂素、木烟碱、印楝素、除虫菊素、沙蚕毒素、毒扁豆碱、浏阳霉素、白僵菌素、绿僵菌素等。

使用技术:具体生产中各生物农药的稀释倍数按照各种生物农药的包装说明进行。如防治害虫的Bt乳剂500~800倍液;1.8%阿维菌素EC 3 000~5 000倍液;0.5%印楝素EC 800~1000倍液;5%除虫菊素EC 1 000~1 500倍液;稻腾(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 000倍;15%茚虫威每公顷有效成分39.9 g。防治病害药剂如在苹果轮纹病、梨轮纹病发病初期可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各种作物细菌性病害有特效,每公顷用药225~450 g;每公顷用8%菌克毒克AS 450~675 m L或2%菌克毒克AS 1 500~2 250 mL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等病害。

生物农药使用注意事项:其使用效果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强光,应在晴天的上午10∶00时前、下午16∶00时后或在无雨的阴天使用效果较好;在微风下使用粉尘剂生物农药效果最好;喷雾器械应选择雾化程度好、节省农药的植保器械。

2014-03-26

马永翠(1977-),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防虫网小菜蛾生物农药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