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藏区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相关考察

2014-03-06 15:53施巍巍王丽平
关键词:自主性协会老年人

施巍巍,王丽平

(中央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变革催生了新的社会团体,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使中国乡镇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便是具有较大自主性和较强行动能力的老年协会。它是老年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非营利性群众组织,是基层老龄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年群众的纽带。党的十八大将发展老龄事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来,为老年协会的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国家老龄委员会《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末,全国老年协会要在现有41 万个的基础上再增加15 万个,在城乡的覆盖率要分别达到95%和80%。面对遍布全国城乡的老年协会,目前国内对老年协会的研究相较于经济社团、准官方组织的研究比较少,时间也比较晚。现时对老年协会的研究探讨多聚焦于福利供给、村民自治和对实现民主过程中的影响。如董海宁(2003)认为国家福利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大量覆盖到农村的情况下,应依靠民间力量、社会资源,在社区内解决福利问题。①董海宁:《现代农村社区福利的产生和促进》,《社会》2003 年第11 期。黄乾与原新(2006)认为老年协会是政府老龄工作职能转移的促进者与主要承接者。在老年协会自主性的研究中,②黄乾,原新:《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基层老年群众组织作用研究》,《人口学刊》2006 年第3 期。邓燕华等(2008)认为,老年协会连带性吸纳功能增强了它的权威及其在集体行动中的动员能力。③邓燕华,阮横俯:《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 年第6 期。王德强(2009)注意到社会组织在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中的作用,进而指出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工作。④王德强:《云南藏区维护社会稳定经验述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6 期。崔茂林(1990)认为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区别于祖国内地的内容和特殊意义。⑤崔茂林:《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思考——兼论西藏“两手抓”方针》,《民族研究》1990 年第6 期。在分析老年人的社会作用中,姜向群(2011)论证了老年人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⑥姜向群:《对老年人社会价值的研究》,《人口研究》2011 年第25 期。但是以往的研究均没有阐述民族地区老年协会作为非营利组织在老年福利供给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云南藏区是指藏族聚居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在民国时期,该地区比较大的武装冲突就多达20 余次。但是解放后,由于在党的领导下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云南藏区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喜人局面。①王德强,史冰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实证研究— —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 《民族研究》2012 年第2 期。本文以云南省迪庆州建塘镇为例进行研究。建塘镇老年协会是一支深深植根于各民族老年群体中,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力量,在满足老年服务需求、维护民族团结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揭示这个诞生于市场化过程中的社团组织,何以获得自主性发展?与政府的关系遵循着怎样的行为路径?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怎样发挥作用?

一、案例简介

云南藏区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地带,并且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中转站。根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约40 万,其中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据多数,各少数民族人口约为32.7 万人,占总人口的81.66%。汉族人口的比例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并不高,仅占总人口的18.34%;其中藏族人口约近13 万,占总人口的32.36%,是当地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他还包括傈僳族占总人口的26.72%;纳西族占总人口的11.60%;彝族占总人口的4.19%。因此,云南藏区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以及多元文化共处并存的状况,民族宗教关系十分复杂,被称为“诡秘杂糅之处”②王德强,史冰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实证研究— —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 《民族研究》2012 年第2 期。。

建塘镇是云南藏区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治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蕴育了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弥足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1936 年,贺龙、任弼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在此进行过休整,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留下了宝贵的革命文物。当地建有“中甸红军长征纪念馆”,张爱萍为纪念馆题字,肖克为纪念馆赋诗。建塘镇是州和县的所在地,是一个农村和城市相结合的多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镇。全镇现有人口47000 多人,其中农业人口17000 多人,民族主要以占总人口60%以上的藏族为主,其他还有汉、回、纳西、白、普米、彝族。全镇下辖5 个社区,共有17 个居民小组,83 个村民小组。建塘镇老年协会于1986 年建立,当初只有63 名会员,目前已经发展到拥有各民族会员1000 多人,其中当地老年人入会率在96%以上。③此段数据摘自建塘镇老年协会资料,2011 年7 月提供。会员均为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藏族会员数量占主体,也包含其他少数民族会员和汉族会员。是成立较早,少数民族会员人数较多的镇级老年协会。

二、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的动因分析

萨拉蒙指出,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意指非营利组织要能控制自己的活动,具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其自主性主要体现在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具有竞争性。④曹现强,侯春飞:《中国非营利组织成长机制分析——自主治理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04 年第4 期。本文以建塘镇老年协会20 多年来稳定持续发展的过程作为分析实例,聚焦于老年协会如何通过获得自主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逻辑思路,从国家与社团之间关系的维度,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关系的维度和老年人社会价值的视角,分析探讨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动力机制形成的深层原因和其作用发挥对社会的影响。

(一)需求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推动了老年协会的确立。社会组织参与城乡治理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当传统社会走向碎片化,社会需要重建时,民间组织将成为新的社会基础。⑤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 年——走向公民社会》,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第23 页。考察老年协会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时势催生了老年协会,为老年协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被单位制度分割,人们大部分社会关系被包于单位体制之中。⑥刘春荣:《另类的邻里动员:关键群众与社区选举的实践》,赵汀阳主编: 《治与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382 页。随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国家在社会转型中放弃了以穿透社会各个角落为特征的全能主义式的社会控制,转而支持社团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打破了由国家垄断社会福利的格局,为社团组织的兴起发展释放了空间。①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2 期。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演进,大量群体进入老年队伍,社会角色的转换,老年人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成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国社会老年保障制度的缺失和基础设施的不健全,福利供给的不足,政府在满足老年人家政、医疗、精神及心理等多样化多层次、异质复杂的需求中所表现出来的有限作用,迫使养老问题由家庭走向社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这促使人们进一步重新思考审视政府及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供给能力,从而将解决问题的注意力投向政府、市场以外,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团组织,这是催生老年协会的诱致性原因,在老年协会自主性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因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原因,这些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生产力落后,城市化水平低,贫困人口多,财政困难。以血缘、同族关系为主的家庭社会支持网络较为封闭,同质性强,可依托的社会资源少,导致长期以来老年人对家庭和公共资源依赖性较强。但在城市化、市场化为主的现代化冲击下,青壮年大量流向城镇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留守家庭的大量出现,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破坏了老年人原有的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络,而新的支持网络又不健全,从而使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供求矛盾更为突出,这在实际上形成了集体动员的基础。②Schrieiner G. 1994,Beyond Corporatism -Towards New Forms of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in South Africa. http://scholar.googleusercontent. com/scholar?q=cache:e9pNp4o8_ pYJ:scholar. google. com/老年人迫切需要有一个能代表老年人利益、满足老年人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的社团组织。建塘镇老年协会的产生正是这种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对社会存量资本的整合,彰显老年协会的公平性和权威性。詹姆斯·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表现为相互关心,相互依赖关系的无形资本或者公共物品。这种资本很难通过市场交换,提供创造社会资本的条件是在比较稳定封闭的社会网络中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道德观文化观的共识。③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基础》(上册),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年版。这就是说老年人长期的生活经历在知识经验积累、道德文化传承、意志品质磨练中臻于成熟、老练、豁达、谦和、睿智,在大多数老年人的言行中凝结体现着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精华。老年人家庭长者、社会老者的地位使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着传播道德价值、文化价值、启迪人生价值的作用。老年人在家中所从事的家务、教育、照顾孙儿的作用,直接减轻了成年子女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体现着间接的价值。老年人在长期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人格魅力,崇高威望,人际关系的正能量以及潜在的直接参加社会劳动的社会价值,都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尤其是民族地区的老年人亲身经历过新旧社会的对比,长期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了解受惠于党的民族政策,亲眼目睹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多民族大家庭给各民族人民带来的福祉,因而对党和政府有着很深的感情,有着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愿望。这些优势对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价值在未被挖掘整合之前,只是分散的存在于个体之中,是隐性、潜在的价值。要使其凝聚释放关键取决于制度供给和机制的建立。老年协会的出现使其成为可能。老年协会以道德、利益和威望为纽带将老年人吸收进来,得以对这一丰富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效利用会员之间的信任、规范与网络社会资本在社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她通过维护各民族老年人的正当权利,较好的发挥了老年协会服务与维权的核心功能,得到各民族老人的信任与拥护。老年协会将老年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作为老年协会作为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需求,从而淡化了民族界限,弱化了民族性。使其在调节处理问题中,更具公平性和权威性。

(三)精英作用与能力素质,提高了老年协会的影响力。虽然老年协会具有一般社会组织所共有的以从事公共福利为目的的特性,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具有与政府行为目的一致性,但只有获得合法地位,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得到组织内外人员的信任和拥护,从而取得权威。在建塘镇老年协会的资料中显示,1986 年1 月,在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召开的春节茶话会上,与会的离退休干部提出倡议,成立镇老年协会,并于1991 年在县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至此,协会致力于群众公益福利事业的目的性和合法地位的取得,使老年协会社会动员能力和影响力迅速提高。这是因为上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刚刚从文革十年浩劫中醒来,在心态上自然会对政府以外的老年协会这一新生事物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在这种背景下,老年协会注册获得合法性无疑是非常明智的。从而使当地的老年人对于老年协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论是离退休干部、职工或是从事农业的老人都纷纷要求入会。大家感到入了会才能体现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乐趣和子女对老人的尊敬。①建塘镇老年协会副会长访谈,2011 年7 月16 日,于建塘镇老年协会副会长家中。政府的态度和行动方式反映了政府与社团组织之间的本质关系。考察建塘镇老年协会的合法性,发现在这种表象背后,反映的是老年协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联系和政府对老年协会的态度。通过对老年协会负责成员的深度访谈和了解发现,当初老年协会的发起者和负责人,大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离退休干部。他们有的曾在州、县、镇、党和政府部门工作过,其中一些老年人还在领导岗位工作过。这些老年人不仅熟悉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了解当地各民族风俗习惯,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人脉,而且有能力协调处理各民族利益关系,能够为老年协会引来更多社会资本,带领协会发展,从而使老年协会保持了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这说明在老年协会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上述被社会学家奥利弗称之为起到了关键群众的老年人,在协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②刘春荣:《另类的邻里动员:关键群众与社区选举的实践》,赵汀阳主编: 《治与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382 页。他们在协会及社会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他们的奉献精神,利他主义让协会中的成员更加认可,从而增强了协会的社会动员能力,增强了老年协会的自主性。老协副会长说,“根据大家的意愿,我们这些人,从会长到下面的理事都是没有工资的。经大家推荐,愿意做这件事,有些事都需要自己垫钱。”③建塘镇老年协会副会长访谈,2011 年7 月16 日,于建塘镇老年协会副会长家中。正是这样的网络拉开了集体行动的帷幕,有助于公共产品的提供。④刘春荣:《另类的邻里动员:关键群众与社区选举的实践》,赵汀阳主编: 《治与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382 页。这种联系使得政府对老年协会是信任和放心的,但这并不能证明老年协会就有官办性质。当地政府出于承担最小责任的考虑很少过问老年协会的工作。这种选择性管理使得地方政府与老年协会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一定的真空,为老年协会的自主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在吸纳资源供给福利中,拓展了老年协会的自主性发展。建塘镇老年协会通过吸纳整合社会资源,做了很多政府积极主张倡导和要求的,甚至是政府自己想做而因能力所限做不了,愿做而因条件所限,做不好的好事、实事: (1)组织老年人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目标,积极参加公共事务兴办老年事业。 (2)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老年教育。 (3)组织老年人参加经营活动,通过承担经营项目取得稳定经济收入用于老年福利。“D 寺的修缮,我们老年协会投资很多,有群众、有企业家捐赠,政府没有参与。17 名老人搞设计,都是义务的没有报酬,是发挥余热……我们招标,投标、设计图纸,很多都是靠老人的无私奉献。”⑤建塘镇老龄协会会计访谈,2011 年7 月17 日,于建塘镇老年协会会计家中。(4)开展社会活动。进行传统教育,关心下一代,维护家庭邻里和睦,对政府涉老工作,城镇改造,移风易俗、旅游资源开发等公共事务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整治社会治安,开展以尊老敬老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建塘镇老年协会非常注重吸纳社会资源,老年协会定期开展募捐活动,由于每家几乎都有老人是老年协会的会员,因此在动员组织方面,老年协会无疑有优势,益于获得民众认同,能够充分赢得老年人的信任。“我爷爷就是老年协会里面的会员,每年到了初一、十五还有一些节日,进行募捐时,我们家都非常积极,因为爷爷在协会里面,我们都很信任协会。”⑥建塘镇某年轻人的访谈记录,2011 年7 月19 日,于建塘镇某年轻人家中。(5)组织老年人开展互帮互助养老服务活动。为生活困难、自理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上的社会支持,将社会捐赠用于老年扶贫慰问。(6)开展有老年特点的集体旅游和文体活动。 (7)开展老年维权活动。反映老年人诉求,调节老年人家里、邻里纠纷。

老年协会无疑在福利供给的过程中,增强了其自主性的发展。康晓光(2005)在分析政府对社团组织的态度时指出,政府往往实施“限制”“功能替代”“优先满足强者”的策略,最终目的,一是为了遏制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二是为了利用社团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毫无疑问,“行政吸纳社会”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反映了政府的主观意愿。①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6 期。然而,这一制度安排是否真实有效,不仅取决于政府的主观愿望,还取决于社团组织的自主性程度。这是造成老年协会与半官方社团组织在维护成员利益方面、为会员提供福利过程中有显著差别的直接原因。作为依法建立与政府、市场经营组织并列的社团组织,在法律、法规范围和政府的行政支持下行动,其自主性行为能力就成为促进组织发展的内动力,表现为自主管理、自主决策、自主行动。主要体现在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发展机制,及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独立的经济来源。通过考察,笔者认为作为面向老年人的社团组织——老年协会不但具备上述特征,还有其自身运作发展的鲜明特点。建塘镇老年协会,为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机构设置仿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组织是全体会员大会和会员代表大会,凡重大事宜均由全体会员和会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这种设置是由协会精英因素决定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官方的认同与支持,但客观上却阻断了政府控制的可能性。对他们而言建塘镇老年协会才是其主要的工作,他们与工会等半官方组织的领导者相比较,他们不再谋求政府中某种职位,缺乏公共选择中政府官员作为经济人的动机,不像半官方组织负责人希望政治上得到政府的支持,也不象经营组织希望在政府的政策中能得到更大利益,因而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以获得更多资源。而老年协会与政府只在工作上积极合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过这种形式以更好地吸纳资源并对其进行自主性管理。例如,在老年协会建立初期,建塘镇政府为了解决老年协会活动经费不足,镇政府把建塘镇L 湖交给老年协会,使其通过养鱼进行创收,从而保证了老年协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更好地为其会员提供服务里。老年协会为适应自身的发展,也在内部建立起独立的财务体系。

多年来,老年协会通过在为老年会员提供福利的过程中,也使自身社会动员能力和吸纳社会资源的能力进一步体现和拓展。政府放手将具有公益性质的福利项目交给老年协会,促使老年协会能够进一步积极与政府展开协调与合作。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筹资来源使得老年协会在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主动权,从而使自主性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五)民族特色资源,丰富了老年协会自主性活动的内涵。由于藏族占建塘镇总人口的主要部分,因此信奉佛教的老年人相对较多。而布施理论无疑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布施理论及实践为寺庙慈善活动及民间慈善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基础,布施本身也成为众所周知的一种慈善行为。②仲鑫:《佛教布施观对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启示》,《宁夏大学学报》2009 年第4 期。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是当地老年协会的募捐活动得以持续实施的重要原因。在对于当地寺庙建筑修缮的过程中,也与当地少数民族信奉的宗教特点有很大关系。在老年协会对于寺庙进行修缮、投资的过程中,均得到了老年协会会员的积极响应,如设计寺庙,修建寺庙,为寺庙捐赠等活动,均符合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使得老年协会组织的经济活动也能够得到当地老年人的信任,能够顺利开展。这也是沿海或者中部地区乡镇所稀缺的无形的少数民族特色资源。

当地的自然景观也为老年协会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由于建塘镇是一个旅游胜地,坐落在享有海内外盛誉的香格里拉县。拥有龟山公园等著名旅游景点,周边还有纳帕海高原湿地、依拉草原,高原湖泊属都湖、碧塔海,千湖山、碧沽天池,哈巴雪山、石卡雪山等景点名胜。信奉佛教的老年人有去附近寺庙上香、转经轮或者拜佛的习惯。老年协会的会员通过加入老年协会彼此结识熟悉后,也会经常与更多会员老人相约结伴到附近寺庙游玩。龟山公园的山顶有一座龙王庙,是当地很多老年人每日必去的寺庙。由于寺庙坐落在山顶,很多老年人搭伴而行去爬山。这一活动,无形中对老年人的情感和身体方面有很强的社会支持作用。老年协会也充分利用了这些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经常举办集体游玩的活动。老年人大多积极参加。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各民族老年人之间见面的频次,增进了交往与了解,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社会网络的紧密度,为老年人拥有更多的情感支持创造了条件。此外,藏族的锅庄舞已经成为当地老年协会会员聚会在广场上的有特色活动。而每年农历4 月14 日至16 日,老年协会会员一年一度聚会的日子,近千位各民族老人都会欢聚在五凤山脚下载歌载舞、促膝长谈、自娱自乐,成为该地区特有的文化景观,在丰富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非藏族的老年人会员也非常喜爱这一文体活动,积极参加,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因此,当地的各民族歌舞文化和自然景观等特色资源,无疑丰富了当地老年协会开展活动的内容。

老年协会充分利用了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得本已因退休而导致社会交往机会减少的各民族老年人,又重新通过老年协会这一平台,增加了社会交往机会,扩大了社会交往范围,使封闭的活动空间被重新打开,使老年人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使被冲击破坏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重组、再造与延伸。从而充分发挥了老年协会以个性化服务满足各民族老年人不同需求的服务功能;互帮互助维护各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的和谐功能;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凝聚功能;联结老年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功能;拓宽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创新功能;调整、调适老年人生活角色与心理情绪的调节功能。这一方面使老年协会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成为政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助手,成为维护老年弱势群体利益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老年人的自身素质,使老年人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从而大大强化了组织的自主性。

三、老年协会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作用

(一)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就是社会的形态结构、组织方式、管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原来由政府集中统一组织的社会生活,由国家对民众强势动员的管控模式转变为国家、市场、社会三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管理,其方式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和治国方略上的灵活性,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社会精英组成社团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自治性达到管控社会的目的,使社团组织具有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两重性。这就为老年协会在维护民族团结中发挥作用打开了空间。民族关系是由个体交往,即人们之间交往行动来构建,个体老年人是民族关系的承担者和实施者。老年协会所具有的全民性、非民族性、群众性特征,使其开展工作更具公平性、权威性和可接受性。因为在民族地区,老年协会不但不能回避民族问题这个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话题,而且还要面对各民族老年人为其服务。建塘镇老年协会以维护各民族老年人的共同利益为己任,以各民族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努力实现服务的均等化,使民族团结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有了促进团结的动力和包容性的条件。从而跳出了民族界限,增加了共同性;淡化了自我意识,增加了相容性;扩大了相互交往,增加了认同性。使其在解决处理人际关系、利益协调、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民族团结中,有效防止了因个人之间矛盾上升,演变为民族或者社会矛盾的可能性。且通过各民族老年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交往,必然增加了解,增进团结,在血缘族群关系之外,创造性地发展了更广泛的人际关系,有效扩大了民族关系空间。由于老年人居住活动在社区,所以老年协会的活动范围和重心在社区,针对家庭是社会稳定的最基本单元,帮助老年人发挥家庭长者作用,做好家务,保持家庭和睦,从而夯实了民族团结的基础。同时,通过为老年人服务满足其需求,并通过组织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也创造了社会财富,既满足了老年需求,又为老年协会注入了资金,增加了活力。

(二)老年协会的自主性发展,有效地维护了老年群体的自身权益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我们自己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①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年,第125 页。改革开放使政府和市场力量日益强大,但他们在快速的社会变革中所显露出来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反映在养老服务问题中,就是社会家庭结构的失衡,政府在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中能力的不足和市场的局限。需要一种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帮助政府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的社会力量来弥补上述二者的不足,这就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而存在,以自愿奉献精神为内动力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的老年协会。其自主性决定了老年协会的行动力能否可持续发展,这是老年协会实现自身工作目标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老年协会的非营利性,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目的的福利性,使自身能够代表各民族老年人利益与诉求。从建塘镇老年协会的发展来看,其自主性不仅仅是该组织得以成立的最主要的属性之一,而且对老年协会的目标导向,公共产品的供给、募捐机制以及监督环境等各方面有全方位的影响作用。这表明老年协会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代表各民族老年人利益的诉求表达机制。

(三)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推动了养老公共服务的发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必然使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加剧,直接影响着亿万老年人的晚年,涉及到亿万个家庭的生活,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尤其是在落后的民族地区,这种矛盾潜伏着危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巨大社会风险。通过老年协会,将老年人以互帮互助自治的形式组织起来,让老年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会,进而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养老服务,去完成无法依靠政府和市场来实现的公共项目,从而减轻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压力,帮助政府去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必然得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这本身就是在调节社会矛盾,就是建立一种调适解决养老供需矛盾的模式。从而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改革之后,政府与社会之间并没有分离,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也不是公民社会理论强调的为增强社团组织的自主性与国家处于一种抗衡的状态。而是法团主义所主张的成员单位被整合进数量有限、具有强制性的非政府组织,同时获得国家承认或者授权。①Schrieiner G. 1994,Beyond Corporatism -Towards New Forms of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in South Africa. http://scholar.googleusercontent. com/scholar?q=cache:e9pNp4o8_ pYJ:scholar. google. com/Unger 与Chan②Unger,Jonathan & Anita Chan,China,Corporatism,and the East Asian Model.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Vo1. 33,No. 1 1995。指出这种法团主义结构包含国家与利益群体之间的多重关系,一个积极介入的国家协调着不同部门的组织关系,这种介入是基于承认政府是公共产品的守护者,且国家利益超越地方利益的假定上。因此,国家在组织的产生、运作、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家来说,法团主义的结构存在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建塘镇老年协会的实践表明,社团组织有希望与政府合作的诚意与行为,反映的是二者之间互动、互助、互补的合作关系,只有保持这种关系,老年协会才能发挥调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作用。

(四)老年协会的自主性发展,促进了政通人和

政通人和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条件。老年协会作为各民族老年人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和老年人与政府交流沟通的平台,一方面政府通过老年协会保持沟通交流渠道的畅通,可以随时了解老年人的意见,要求和困难,掌握社会动态,为谋求社会公平和利益均衡而正确决策,做好工作,并与老年协会合理分工,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另一方面老年协会通过与政府的互动,配合、了解掌握政府意图、要求以及工作方向,做好上情下达,理顺情绪的工作,保持民意畅通,发挥利益表达机制的作用。同时获得政府在信息、资源、政策等方面的帮助与支持,推动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

四、老年协会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共同利益是民族地区老年协会发挥作用的基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老年协会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现代社会的变迁与老年人的利益需求。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尽管他们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个体相似的社会角色和生活需求,使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在愿望上趋于一致。老年协会的产生,使老年人得以在同一屋檐下活动,从而产生了自我认知的空间,互帮互助的空间,相对自主的空间和自主性发展的空间。建塘镇老年协会的实践证明,共同利益的全民性、非民族性和群众性,弱化了民族界限,破除了旧的传统观念,打破并超越了以旧的血缘、同族关系为核心的旧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起民族大家庭式的新型社会支持网络,为老年人开辟了新的交往方式和活动渠道,有效培育了信任,使之成为各民族老年人相互交流、沟通、互助、团结和睦的基石。

第二,多元化结构凸显了民族地区老年协会工作特点。从民族地区老年协会特点上分析,因所处地区不同,建塘镇老年协会与祖国内地老年协会有着很多不同点。一是具有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的社会背景,且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较大,开展工作的复杂性、协调性和艰巨性远远高于内地的老年协会。二是多民族聚居,且信教人数众多,使老年协会的工作具有政治敏感性和很强的政策性。三是民族地区各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多姿多彩、相互交融的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丰富了老年协会活动的内容。四是各民族历史上长期聚居平等相待,相互之间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和相融性。这些不同点使老年协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通过整合引导将转化为强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三,培育发挥正能量,使民族地区老年协会充满活力。老年协会的工作场所主要在社区,而社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的集合,是若干社会群众和社会组织聚集在一起,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一个大集体。因此,老年协会在社区,一方面发挥组织优势满足各民族老年人的不同服务需求,取得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作用,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交往中,使不同民族老年人之间相互尊重,不同文化观念相互包容,不同的风俗习惯相互容忍,在熟悉理解中形成共同点,进而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形成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这有利于挖掘蕴藏在各族老年人中的经验、智慧、文化、道德、技能等资源,使老年协会有了巨大的资源优势可依托,经过整合、培育,不断发挥正能量,不仅使其成为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还成为维护民族团结,治理乡镇,巩固发展乡镇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四,内生性福利制度安排,是老年协会自主性得以发展存续的基础。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分析老年协会可以看出,虽然现代社会的变迁,市场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使老年人原有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遭到破坏和损失,但通过老年协会的媒介与平台作用,其连带吸纳能力形成的整合机制,从而使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重组、再造和延伸。在建塘镇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老年协会注重挖掘整合培育利用老年人群体中的资源为自身服务,不但使老年福利更贴近老年人,更加人性化,而且可以有效消除现存养老服务制度的盲点,弥补国家福利的不足,避免市场的逐利性,为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文明发展做出贡献。证明了老年协会是一种有着巨大润滑作用,花钱较少,节省成本的内生性福利制度安排。这启示我们,不仅在宏观层面上国家要加快完善老年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而且在微观层面也要采取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只有具体到每个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才能在总体上提高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生活水平。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老年协会在实现自主性的过程中,获益于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而这正是非民族地区所欠缺的。在民族地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过程中,如果社会组织能够深度挖掘这些非民族地区不具备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并利用这些特色资源,通过有效引导,发挥作用,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贡献和意义。

当然在分析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与政府、社会互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当老年协会的作用与影响力不断扩大时,在与政府博弈中,占有资源的矛盾、利益的分割矛盾会上升,凸显其与政府的关系逐步由侧重合作演变成侧重竞争,甚至发展为限制与反限制的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负面问题。所以政府对老年协会的支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在土地出让,房屋租用,经营收入上给以减免税的优惠;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必要补充,在资源利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在优势项目上给予扶持;要通过正确利用资源,正确处理利益分配,来防止无序竞争和利益纷争,以便更好调动老年协会内在积极性;要明确老年协会的职责和工作权限,使之在养老服务中做到政府、老年协会、市场合理分工。

猜你喜欢
自主性协会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