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探索

2014-03-06 11:59宋志强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题研讨皮肤性病教员

宋志强,钟 华,朱 琳

(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皮肤科,重庆 400038)

专题研讨式教学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是指在教员的引导下,针对某一个专题或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团队协作,让学员亲自参与教学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可以使临床医学的教学活动从静态的封闭型转向为动态的开放型,让课堂的涵义由原来的教室和多媒体延伸到了图书馆乃至电子网络等各个领域,使学员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学习。

专题研讨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前者是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专业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专题)问题相关的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形成小组意见;后者则是全体学员在教员的组织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探讨,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整合,并理解、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员综合素质,是符合医学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专业的教学中得到肯定。把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科学地“移植”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对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 皮肤病学课程的特点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皮肤保健及皮肤病的关注程度相应提高。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皮肤性病学课程也是全面培养医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皮肤性病学的课程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精选、优化组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少数重症疾病进行必要的组合。二是突出本课程形象化的特点,将大量临床照片引入教学实施过程中,使学员更直观地学习各类皮肤损害特点,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三是强化皮肤与机体整体、皮肤与其他器官或系统相互联系的理念,培养学员整体、动态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将经典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皮肤病与性病的临床实用性、皮肤性病学领域知识和技术的新进展相结合,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员巩固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掌握皮肤病与性病学基本知识,领略皮肤性病学领域新进展。

临床医学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授课必须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才对实践有指导意义,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然而,由于皮肤病学病种繁多,不同病种的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而大班课学时较少,如果都采用统一的传统大班课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作为一门形态科学,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在皮肤性病学的理论课和见习教学中,应强调皮肤与机体整体、皮肤病与内科疾病、皮肤性病学和基础医学的内在联系,培养学员的整体、动态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皮肤性病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把学员从被动接受教员知识“灌输”的“客体”转变成为主动自觉和自主进行知识学习的主体,对改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2 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实施

2.1 专题内容的选择

专题研讨式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成效,专题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并非任何课程、任何专题都适用专题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研讨专题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专题的信息量较大,知识面较广,近年的相关研究和认识更新快,而现有教材中的概念和数据滞后、内容不够全面;②专题内容涉及临床多学科和基础医学,为满足临床医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学员必须结合所学基础医学知识,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分析和整体认识疾病的能力;③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无法吸引学员,课堂效果不好,必须增加互动,让学员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专题内容的选择上,先由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组长根据授课对象的基础水平、皮肤科临床特点和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专题设置的基本框架,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专题内容设置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要讨论的问题做一个预先准备和评估。综合学员的基础、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选择了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e syndrome,DIHS)的专题研讨。这种类型的药疹是一种可能威胁到生命的、针对药物的全身反应,其特征是潜伏期长、皮疹、血液系统异常和内脏损害,临床上具有药物过敏和病毒感染的复合特征,呈现多样化表现,非常容易误诊。选择这一专题,可充分体现皮肤与机体整体、皮肤病与内科疾病、皮肤病学和基础医学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养学员对疾病的整体和动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2.2 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实施

教学准备。在专题内容确定后,授课教员认真收集资料,了解和掌握与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制作研讨背景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以备圆满解答学员可能提出的问题。其次,从临床科研的实践举例,指导学员运用各种途径完成专题研讨的准备,指导学员在研讨课上如何展示小组讨论后的观点、其他学员如何配合、如何互动,教会学员在小范围内自行组织预研讨以获取在大范围进行研讨的经验;最后,教员应追踪和指导学员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必要时可安排课代表督促小组提前做好多媒体幻灯,并在整个班级进行初步研讨交流,以便能随时发现不足,以保证课堂研讨的成功。

课前准备及分组。在研讨课的前3-4周,教员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员展示研讨的方向和框架,以便让学员能安排较多的课余时间用于专题调研。教员首先介绍研讨专题的基本概括、目前现状和未来发展,突出专题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然后根据学员分组和研讨专题的内容提出分题,要求各组学员针对所承担的研讨分题查阅文献,各小组应推举一名学员为研讨课的小组代表,届时进行专题发言准备。在教学中,为了使学员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这一专题有一个系统、深刻的认识,将研讨专题分为8个分题,包括命名历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发病机制、自然病程、治疗和预防等。

课堂研讨。专题研讨式教学开始前,教员首先对专题研讨的方式和规则做一介绍。每组学员代表就所承担的专题研讨内容进行15-20分钟的多媒体幻灯汇报后,教员应该实事求是地对研讨专题进行准确讲评,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存在的不足,表扬表现突出的学员,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和学员可就研讨发言内容进行自由讨论,一般由学员提问,汇报学员或其所在的组成员进行解答,必要时由教员补充。

考核和成绩评定。对于学员成绩的评定按照民主方法进行,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在分组发言后,授课教员和各小组(每组推荐一人评委代表)分别就讲座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问与答及综合印象五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打分标准主要根据研讨主题的难易程度、主题研究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指导教师的评分和小组间评分相结合)。满分为100分。其中小组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最后得分由授课老师的打分(占70%)和小组打分的平均值(占30%)合计而成。这样评定出来的结果可能更加客观、更加公正、更加切合实际。

撰写专题研讨总结。在专题研讨完成后,要求每组根据切身体会写出研讨主题的总结报告及评学议教的总结,着重总结自己在专题研讨中的收获,特别是他们所感受到的自己在临床分析能力的提高。然后,教员在学员总结每组报告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撰写出专题研讨的总结报告,并广泛征求学员意见以提炼经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打下基础。

3 体会

在皮肤性病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专题研讨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员对研讨专题的系统、深刻认识,让学员从被动接受教员知识灌输转变成为主动自觉和自主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了皮肤与机体整体、皮肤与其他器官或系统相互联系的理念,培养了学员整体、动态地认识和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当然,专题研讨式教学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组织好一堂成功的专题研讨课,从专题的准备、课件的制作、课堂教学的设计,都需要教员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知识面。由于所选研讨课题涉及临床多学科并且知识更新较快,要求教员要能紧跟研讨课题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每个专题的理论前沿,否则很难把控课堂。

总之,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皮肤病学理论课教学的探索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实现了从 “讲授式”到“研讨式”的转变。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与基础医学的联系深度和与其他临床学科的联系广度上如何引导和把握、课堂实施效果和对临床能力的培养如何客观评价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世虎.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72-74.

[2]苗东利.研讨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1):131-132.

[3]刘 静,宋立新.研讨式教学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609-611.

[4]王新红,钱睿哲,殷莲华.研讨式教学法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5):497-499.

[5]张 越,陈 阳.研讨式教学方法在法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3):402-404.

[6]迟宏罡,邹 颖,张慕韶.研讨式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3):401-402.

[7]金 立.研讨式教学法在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53-1054.

[8]唐洪俊,刘竟成,曹 杰.研讨式教学实践与体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61-162.

[9]李 蓉,何志巍,黄培春.研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6):68-69.

[10]唐春红.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09(2):30-31.

猜你喜欢
专题研讨皮肤性病教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伦理学研究》编辑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结尾的深意、写法的突破与文化的追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下)
对照“故事” 梳理“新编”——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上)
专题研讨嘉宾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