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诊断分析

2014-03-06 23:28李建伟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041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叶型肺门扇形

李建伟 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 041500

儿童支原体肺炎也称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其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发病比例在儿童肺炎中约占两成,常见于年长儿。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时可能引起肺外的多种并发症,而X线影像检查表现又各不相同,具有动态可变性,诊断中容易将其与其他类型的肺炎混淆。X线是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为了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充分认识其X线的多样化表现十分必要[1]。本文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68例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分析的6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均为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3.5~15岁,平均年龄8.1岁;3~5岁20例,6~12岁26例,13~15岁22例;患者入院时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为4周。入院时患者主要临床表现:27例有发热症状,40例行两肺听诊时诊出呼吸音变粗,15例听诊诊出有干啰音或湿啰音,7例伴有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6例出现喘息性症状。

1.2 纳入办法 本次观察病例纳入结合了吴瑞萍教授等人编著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及临床的实际情况[2],所纳入的患者都符合以下标准:(1)年龄3~15岁。(2)患者入院就诊时大部分伴有发热,热型各不相同,患病时长在1~4周,患者伴随有刺激咳嗽,临床表现与百日咳相似,痰呈浓稠状,部分带有血丝,年龄较小的患者或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可有咽喉痛、胸闷痛等症状。(3)患者存在肺外并发症,如肝功能损伤、心肌炎症、溶血性贫血、脑炎、胸腔积液等。(4)患者行双肺呼吸音听诊时能诊出干啰音或者湿啰音。(5)血支原体抗体恢复期血清补体结合抗体滴度≥1∶64,或前后两份血清滴度增加达4倍以上者可做支原体诊断。(6)胸部X线检查时,成像显示肺门增浓、有阴影;支气管肺炎改变;间质性肺炎改变;均一的实变影。

1.3 检查办法 使用西门子AXIOM Aristos VX Plus-DR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胸部正侧位扫描成片,根据患者身体厚度设置曝光值,靶片距离为1~1.5m。治疗开始、出院前均行X线检查,若出院时患者胸部X线表现有所变化,将做出院后随访,直至恢复正常。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肾功能、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使用抗生素消炎类药物进行持续的对症治疗。

2 结果

参与本次分析的68例患者治疗开始时的X线检查,成像表现经统计大致可分为间质浸润型、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肺门阴影增浓型、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型四种类型。其中以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患者最多,共24例,占总患者35.29%,该类型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典型表现;间质浸润型共20例,占总患者29.41%;肺门阴影增浓型共13例,占总患者的19.12%;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型共11例,占总患者16.18%。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24例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患者中有22例在2周内全部吸收;20例间质浸润型患者中有16例在2周内全部吸收,13例肺门阴影增浓型患者中有10例在2周内全部吸收;11例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型患者中有10例在2周内全部吸收。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胸膜肺炎样微生物,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为飞沫传播感染,通过较长时间的传播并发病,疾病流行周期一般为4~6年。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所有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病,但儿童为易感染人群[3]。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首当其冲的是上呼吸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逐渐向下呼吸道扩散,从而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肺外并发症包括脑炎、心肌炎等。该病的临床表现开始进展较慢,到院诊治的患者一般病程都超过1周,主要原因是该病起初病症较轻,容易被人们所忽略。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会导致死亡,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该病发病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刺激性的干咳,起病阶段或有发热症状,热性并不相同,行双肺呼吸音听诊时能诊出干啰音或湿啰音,实验室检查大部分患者血白细胞正常,血沉可有轻中度增快。感染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也可能伴有心肌炎、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受累等肺外并发症。由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病理改变影响肺泡及间质,因此其影像学检查成像呈多样性,容易与其他疾病X线表现混淆[4],可能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关。

肺炎支原体通常可侵犯纤毛上皮导致支气管形成水肿、溃疡,同时可引起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浸润,其病理改变主要影响肺间质,这在X线检查中有所体现,属间质浸润型患者约占总数的三成,X线成像显示患者肺纹理较正常时增厚、增多,四周模糊不清,部分呈网点状阴影,肺部透亮度下降,肺门处阴影变浓,易与病毒性肺炎相混淆;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属儿童支原体肺炎典型表现,患者肺纹理较正常时增厚、增多,肺中下部出现不规则薄片影像,边缘不清晰,密度不一,有从肺门向外成扇形放射状病变出现,密度相对较淡,内可隐约见到部分肺纹理结构,判断为实质和间质的混合病变;肺门阴影增浓型X线表现为肺部阴影浓密,成像模糊;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型X线表现为阴影呈三角形或面积较大的扇形,阴影密度高,边缘清晰。

综上所述,儿童支原体肺炎没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别,其X线表现主要是肺间质改变,同时又呈多样性改变,以间质浸润型、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肺门阴影增浓型、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型比较常见,若不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易与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因此临床医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其X线表现不同类型的差异,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特异性检查认真分析,有利于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疾病鉴别的正确率。

[1] 温俊邦,余霞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2例X线表现与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5):207-208.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1-1172.

[3] 田喜军,丛力宁,杨娅丽,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影像学与临床特点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7):2408.

[4] 蒋惠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53-254.

猜你喜欢
叶型肺门扇形
叶片前缘对吸力面边界层3维流动影响分析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先进动叶平面叶栅试验和数值分析
楔形叶片旋转空化器叶型改进数值模拟研究
各种各样的扇形
扇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探源拓思融会贯通
———《扇形的认识》教学廖
3Dmine 在雅满苏井下矿扇形中深孔爆破炮孔设计中的应用
汽轮机叶型几何特性及机械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