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七情异常对骨折部位愈合的影响

2014-03-08 00:36郝龙飞翟明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七情肾精脏腑

郝龙飞,翟明芳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2000)



浅谈七情异常对骨折部位愈合的影响

郝龙飞,翟明芳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2000)

七情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脏腑气血津液是七情活动的物质基础,七情异常会影响脏腑津液代谢。骨骼生长发育也需要脏腑气血津液的濡养,七情异常亦会影响骨折部位的生长情况。

中医;七情;骨折;愈合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情绪,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用来解释现代身心疾病的主要理论之一[1],最早见于《内径》,而且《内经》对七情致病有较系统的论述。《素问》中举痛论篇谓:“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是脏腑气血的物质基础,产生于脏腑功能活动中,并受到脏腑功能的调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可见七情产生于脏腑的功能活动,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2]。七情反应异常,可直接作用于脏腑或导致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津液代谢失调而发病,并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3],七情致病既可伤及本脏亦可伤及他脏。肾主骨,生髓。肾精是生长骨髓的物质基础,髓藏于骨腔之间以养骨质,精血同源,气血调和则精血充足有益于骨的生长。适当的情志活动有利于健康,而七情太过伤精耗血,超过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导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影响到骨折的愈合,甚至恶化。

1 喜过度

心主神志,心神的主要功能可概括为主感觉、知觉、思维,它还包括了认识事物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可见心是七情的先导[4]。《类经》:“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所以五志随心所使也。”其次心神还主宰七情的发生过程,并以心主血脉的功能为基础,心气推动血液在血脉中正常运行,以营养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耗伤心气,导致心气不能正常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影响到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人体阴平阳秘水火济济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肾脾的生化功能受到影响,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生成受到阻碍,骨骼得不到充足的精血来濡养而影响骨折部位的生长。

2 怒过度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推动气血津液的运行,保持情志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七情的正常表达,更以肝气的协调为首要前提,肝气和则五志易和,肝气升则其他四气得以生,肝藏血的生理功能也能正常维持,适时输布全身营养四肢躯干。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耗伤气血,气机失调,藏泄失思,必致血海蓄溢无常,导致气血郁结,不利于骨折部位瘀血的疏散,败血不去新血不生,筋骨失其所养,导致筋骨萎弱,新骨不生,《素问·痿论》曰:“筋痿者,生于肝……”。

3 思虑过度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以化生气血,四肢又为脾所主,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又有健壮四肢的功能。思虑过度,导致脾气不输,脾失健运则气血运行不畅。气结导致气机不畅,脾胃呆滞,脾胃不和则不思饮食,人以食为本,如果一个人长期饮食不足、全身干枯,骨骼就会枯萎[5]。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肾精有赖后天脾胃所化水谷精微的充养,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健壮愈合快。《灵枢·本脏》:“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流利”。脾主思,过思伤脾,脾气不输,不思饮食,气血化生无源,则后天无以营养先天。先天肾精不足,骨失所主,失其坚强,骨折不易愈合。

4 悲忧过度

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宣发肃降,调动全身气机,促进气血的输布。肺吸入自然的清气,呼出吸入的浊气。吸入的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结合化生为人体的精气,肺朝百脉,将精气输布周身。病人极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而压抑的情绪又严重影响阳气的伸展[6]。悲则气消,耗散肺气。《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肺主悲忧,过忧过悲伤肺,则荣卫失于调和,无法灌注四肢,不能抵御外邪,加之创伤骨折,骨折局部抵抗力低下,不利于骨折的恢复,容易造成感染,《素问·评热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5 惊恐过度

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情志活动产生的中枢部位在脑,这表明肾所藏之精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肾为先天之本,受之于父母,宜藏不宜泄,五脏的正常生理活动必须建立在肾的正常功能之上。肾主惊恐,过度惊恐则耗伤肾精肾气,其它脏腑过极的情志在影响到本脏的同时也会影响到肾脏的生理功能。过恐伤肾,肾伤则肾气亏虚,腰膝酸软[7]。肾精耗散,髓腔空虚,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脆弱,以致骨折骨病的发生,不利于骨折部位愈合。

综上所述,七情与骨折的愈合息息相关,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所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复杂的情志变化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不能再被小视,故临床治疗骨折愈合的病人,疏导情志,调节各脏腑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正如《内经·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在所难免,骨折病人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加快骨折的愈合。目前深入探讨七情对骨折愈合影响的文献较少,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1] 黄跃东,李珀,赵俊芳.中医情志的发生机制刍议[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4):43.

[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249.

[3] 许朝霞.论七情与疾病转归的关系[J].山西中医,2006,22(3):2.

[4] 岳广欣,黄启福,陈家旭,等.七情发生与五脏功能调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9):586.

[5] 刘东燕.调节“七情”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J].中医药学报,1992(6):10.

[6] 王佳琳.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七情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35):3234.

[7] 李淑红,史维丽,胡忠莲.骨伤患者的中医情志调护[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3):334.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4-25

郝龙飞,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筋骨痛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R223

A

1673-2197(2014)17-0051-01

猜你喜欢
七情肾精脏腑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北海之殇
四端之纯善与七情之无有不善
——李退溪四端七情论中的“两情二善”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中医学治未病养生理论运用于七情发生学的研究探讨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七情皆听命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