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装备采购管理三维平衡探讨

2014-03-08 09:06巍WUWei孙卫星SUNWeixing潘小丽PANXiaoli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经销商效率医疗

吴 巍WU Wei 孙卫星SUN Wei-xing 潘小丽PAN Xiao-li

医疗装备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医疗装备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有学者进行了多方位研究[1-4],然而我们认为,正确处理好质量、效率和适宜性的三维平衡关系,是医疗装备采购管理的核心。

何为医疗装备管理的三维平衡?

1.坚持质量第一。医疗设备的质量应体现在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适用性等方面。也就是说,不仅把握设备的质量,同时生产厂商的资质信誉、经销商的服务能力、业内口碑等均纳入质量范畴。把握质量最核心的是对市场上可供货源的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价格、技术(技术指标、功能特点)、业绩(市场占有份额)、售后服务等情况做最大限度了解,同时在采购时就要考虑售后服务,当厂家将售后维修授权给经销商时,警惕一些经销商的“变身术”。有的经销商没有售后服务能力或想逃避售后服务,有的不断更换公司名称;有的经销商代理的产品授权时间只有数月,然而,到设备出现故障时,甚至还在保修期内,就找不到经销商了;还有的经销商将售后服务转由维修公司代理,而维修公司对经销商和医院签订的质保协议不承认或不履行。在设备招标时,医院一定要注意上述这些问题,经多方了解其他用户对医疗设备的评价。

2.坚持效率优先。提高效率涉及多个环节,从考察、调研、论证到招标,提高效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购买性价比比较高的设备。在医院论证会上尽可能把需要了解的内容一次性了解充分,如果反复与厂家及经销商沟通,效率就会变低,同时还会带来副作用。我们与厂家、经销商进行沟通时,厂家、经销商也会了解我们的采购意向及价位。因此,需要把握一个度,切忌仓促上阵,更忌反复院内调研论证。

3.具备较强适宜性。适宜性包含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设备价格要公道,尽可能满足临床特定的需求。

医疗装备采购管理现状

1.采购效率低下或不能采购到满意的设备。实行政府集中招标,一方面规范了医疗机构设备的采购行为,另一方面却明显降低了采购效率,相当一部分急需的医疗设备不能按时到位,或者由于低价中标导致无法买到满意的产品。

2.采购人员未跟上已经不断拓展的装备管理范畴。通常设备科人员配备有限,面对品种繁多、性能不一的医疗设备,很难对每一件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性等做到了如指掌。以前设备科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医院简单的设备进行维修。如今,设备管理的范畴不断拓展,已经包括从“进”到“出”的整个过程[5],这对设备科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设备的“进”,不再是单纯地买回一台仪器,而是要在买回设备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设备性能的充分了解,制定或协助制定标书,对设备效益进行预评估等。

3.临床科室抱怨设备科工作迟缓。近年来,各大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数量迅猛增长,新型医疗设备不断问世,综合性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临床科室不了解医疗设备采购的流程与难点,普遍认为设备管理部门对临床科室的需求反应太慢、效率太低、设备维修太慢等等。

为此,大多数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满意度测评普遍偏低,甚至饱受诟病。这些现状直接导致了医疗装备管理中出现质量、效率和适宜性三维失衡,严重时可影响医疗机构临床业务的开展,也影响了广大患者的根本利益。

设备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医疗设备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种类繁多,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设备采购及维修涉及多环节、多部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经常受到质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临床设备申请者主观意愿较强。临床的需求是整个采购过程的首要环节。医疗设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一般都会有不同的功能和侧重,这就常常导致有些品牌的技术参数具有其特殊性和唯一性。由于种种原因,包括一些供应商促销与广告等,申请人在提出采购需求时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意愿,甚至直接要求指定品牌,或按某一品牌产品提出技术参数要求。这样,不仅影响采购需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弱化了竞争机制,更影响了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2.部分生产厂家与供应商为抬高设备价格使用各种不规范手段。受利益驱使,陪标、串标现象时有发生。各种形式的围标、抬标、陪标等串通投标行为或明或暗,时隐时现,已成为制约政府采购招标工作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症。

3.销售环节多而竞争性弱。在医疗设备销售链中,通常情况下由生产厂家确定独家代理商(即总代理),独家代理商确定区域代理商,依此类推,层层授权。每经过一级代理或一个中间环节,销售价格必然要增加一定比例。而且,医疗设备制造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部分高端产品甚至完全为进口产品垄断。因此,虽然我国医疗设备经营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仍然不够充分,市场价格信息透明度不高,导致价格谈判缺少依据,成交价格过高,同样的情况存在于设备维修中。现在出现了第三方维修后,才开始打破维修被垄断的格局。

4.工程师与医师配合不密切。工程师们更多关注的是设备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程序,在设备采购中遇到问题时常常回答临床说“不行”,忽略了如何想办法动脑筋怎么样将“不行”变成“行”。而除了彼此沟通不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院薪酬管理存在问题[7],工程师待遇低,员工积极性不高,一个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工程师,薪酬待遇远远低于同年资的临床岗位的医师。事实上,设备管理部门的工程师们掌管着数亿的国有资产,负责采购、维修、质量控制、报损等一系列环节,责任重大。但现有的薪酬体制无法体现他们的地位与价值,致使部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不到充分发挥。

建立医疗装备采购管理的三维定论

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资金,购入临床所需的医疗设备,并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还要确保临床使用安全[6]。但现阶段,能否有效建立起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三维定论?

1.笔者试行将甘特图(Gantt chart)运用于设备采购管理,提升采购效率。甘特图以提出者亨利·L·甘特先生的名字命名,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及CEO必读12篇等均将甘特图作为一项重要的项目进度规划工具涵括在内。

甘特图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甘特图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活动期间,计划和实际活动完成情况。它直观地表明了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管理者可清楚地知道一项任务(项目)还剩下哪些工作要做,并可评估工作进度。

2.通过有效的绩效手段充分发挥工程师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质量、效率、适宜性”中寻求最佳平衡点。针对行政后勤部门绩效考核,我院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了改革,即行政后勤部门的奖励性绩效与临床业务挂钩,总体随着临床业务的增加而增加,设备管理部门奖励性绩效也有所增加,但仍没有充分体现与承担的工作量、工作性质。

对于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尝试把工作内容量化,主要内容分别是设备采购、设备维修、设备报损、设备使用安全巡查、完成指令性任务、临床评价等。通过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激发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设备管理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医疗设备采购管理“质量、效率和适宜性”三维平衡。

1 钱静毅.浅议医院设备采购管理[J].医疗装备,2011,24(8):40-41

2 陆燕.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浅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4):90-91

3 陆妹.探讨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流程[J].电子制作,2012,(11):216

4 罗峥,刀庆威.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特点[J].医疗装备,2010,23(5):48-50

5 赵鸿昆.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跟踪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9,(5):122

6 汤黎明,吴敏,陈锐华.医疗设备技术保障企业化管理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7):60-62

7 袁素娴.医院薪酬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5):6-8

猜你喜欢
经销商效率医疗
30万吨鱼料市场,600经销商如何从中取胜?圈中人有话说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走访逾100家经销商门店,深入一线了解汉川养殖户经销商的真实需求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