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与槐花临床配伍应用研究

2014-03-10 04:55杨佳柳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凉血黄素槐花

杨佳柳

(江西中医药大学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04)



大黄与槐花临床配伍应用研究

杨佳柳

(江西中医药大学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04)

目的:概述常用中药大黄与槐花在临床上的配伍应用,以指导临床用药与研究。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大黄与槐花在临床上的配伍应用主要在治疗肝病、肾病、结肠病、痔疮及皮肤病等方面,其中在肝病、肾病、结肠病的配伍应用更为广泛。结论:大黄与槐花在临床上的配伍应用广泛,在中医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黄;槐花;临床配伍

大黄、槐花为临床常用中药,2010年版《中国药典》载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胆退黄之功效[1]。

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以两种形式存在:部分游离;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蒽苷。目前对大黄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为“槐花”,后者习称为槐米。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泄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1]。所含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及其苷类。大黄与槐花的配伍在临床上虽不是经典配伍,但其配伍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且多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中医药防病治病及药物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大黄、槐花在临床上的配伍使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肝病

林光惠[2]报道了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槐花汤保留灌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大黄槐花汤保留灌肠是取大黄的泻下作用,使留滞在肠道内的大量细菌和内毒素随肠道内容物排出体外,减轻内毒素和氮质血症。国内研究表明,大黄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疏通胆小管及微细胆管内胆汁淤积,增加胆汁流量,从而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同时大黄中的大黄素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能防止肠道内的细菌繁殖,减少氨的产生,从而改善肝脏微循环,加速肝细胞再生。槐花米清肠热、凉血止血,其鞣质能使出血时间缩短,与大黄合用,清热祛瘀力加强。刘芳[3]用中药生大黄、黄连、黄芩、黄柏、丹参、锡类散、槐花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取得较好疗效。李志伟[4]报道了大黄乌梅槐花汤对亚急性肝性脑病有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氨,缓解神经精神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也有改善。李建阳等[5]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乌梅、黄连、黄芩、金银花、地榆、槐花、厚朴、积实等)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较单纯内科综合治疗有效率从56.1%提高到85.3%。

2 肾病

肾药Ⅲ号为临床验方,主要由生大黄、蒲公英、槐花、巴戟天、煅牡蛎等中药组成[6],方中生大黄苦寒,入胃与大肠,可泄浊毒、破积滞、化瘀血,使湿毒从肠胃出;其主要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球硬化、肥大的发生发展过程,减轻肾小管的高代谢及增殖,抗肾间质纤维化,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肾脏微循环等作用,延缓慢性肾衰进展以及加速水毒及蛋白质代谢产物从肠道排泄等肾外作用;槐花清热凉血[7]。类似的应用有马春成[8]报道的大黄降浊灌肠方 (大黄、丹参、煅牡蛎、蒲公英、槐花、桃仁、药用炭)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张习东[9]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水煎液直肠滴注(基本方:蒲公英、大黄、生槐花、淫羊藿、仙茅、生牡蛎、六月雪、土茯苓、丹参)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季聚良等[10]报道了以主要药物为生大黄、煅牡蛎、槐米、制附子、丹皮等中药方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改善氮质代谢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大黄鞣质。大黄还能抑制尿素在肝肾的合成,纠正低钙、高磷血症。大黄的泻下功能可使肠道氮质代谢产物、水分及盐类的排出增加,由此可改善患者的水钠潴留、高钾血症等。

3 结肠病

药膳方大黄槐花蜜饮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症术后便血等症,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大黄素为大黄中提取的蒽醌类有效成分,有研究表明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活酶,从而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治疗结肠癌[11];槐花所含黄酮类有效成分槲皮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物学作用,实验证实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12]。华洪文[13]等以结肠宁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中槐花、大黄等诸药凉血、攻积化瘀、消肿生肌、排脓止痛。高鹏翔等[14]以自拟方治疗湿热滞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方中以大黄为君药,具有清热荡积、活血生新作用,可促进肠内水肿、充血、溃疡的吸收和康复。槐花凉血止血。

4 痔疮

大黄、槐花为主配伍治疗内痔、外痔及混合痔,疗效确切。现已有以大黄、槐花为君药或主药制成的片剂、丸剂、胶囊剂及栓剂各种剂型,如以大黄、槐花为君药的消痔胶囊[15]。大黄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活血破瘀之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的葡萄糖甙及其甙元,包括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等。槐花凉血止血,尤善治下部出血病症,对内痔、外痔、混合痔均有较好的疗效。消痔瘘丸治疗痔及肛瘘疗效确切,特别对肛瘘的治疗有特别的临床治疗意义,其主要功能为化瘀散结、消积软坚、止痛止血等[16]。方中大黄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通便、祛毒生新的作用为君药,槐花主治肠风为臣药。

5 皮肤病

徐凤玲用大黄与槐花二药为主配伍治疗皮肤病,如斑疹[17]。大黄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肝心经,其功效泻下攻积、清血分之热,槐花味苦、性微寒,入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泻血分之热。大黄治疗皮肤病,取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之效,内服外用皆可取得良好疗效,代表方有大黄甘草汤、大黄廑虫丸等[18]。

6 结语

大黄与槐花为临床常用药,配伍应用组方多为临床验方,但药学研究甚少,应加强在药学方面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直观、更可靠的依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林光惠.大黄槐花汤保留灌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6,4(6):43-44.

[3] 刘芳.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1,16(4):228-229.

[4] 李志伟.大黄乌梅槐花汤治疗亚急性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59.

[5] 李建阳,张庭澍,罗蓬,等.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肝衰竭102例[J].陕西中医,2008,29(12):1639-1640.

[6] 李清萍.肾药三号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6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1(1):97-98.

[7] 王宏顺,宋卫国,程露.肾药Ⅲ号灌肠液治疗尿毒症52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5):62-63.

[8] 马春成,梁子安,榻晓燕,等.大黄降浊灌肠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J].河南中医,2012,32(8):1041-1042.

[9] 张习东.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20例[J].河南中医,2009,29(1):67.

[10] 季聚良,陈大舜,武西芳.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5):69-70.

[11] 曹燕亚,左文英,张俊,等.大黄素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5):69-70.

[12] 林增海,马涛,孟勇.槲皮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9):81-84.

[13] 华洪文,邓本裕.结肠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 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5):870-871.

[14] 高鹏翔,曹毅荣.通因通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7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3):185.

[15] 农英高,莫海玲.消痔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24(5):403-404.

[16] 张卫刚,柏连松.消痔瘘丸治疗痔及肛瘘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00,22(8):592-594.

[17] 徐凤玲,石中玉.大黄与槐花在皮肤痫临床上的运用[J].适宜诊疗技术,1994,12(45):27-28.

[18] 杨莉莉,郭红,李达,等.大黄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8,26(5):32-33.

(责任编辑:王尚勇)

2014-02-28

杨佳柳(1988-),女,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物新剂型新技术。

R282.71

A

1673-2197(2014)12-0056-02

猜你喜欢
凉血黄素槐花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槐花花开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槐花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槐花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