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烧伤感染疗效观察

2014-03-10 04:55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湿性植皮内服

何 静

(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烧伤感染疗效观察

何 静

(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目的:探讨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烧伤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烧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100例烧伤感染患者中治愈9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8.0%,死亡2例,留有严重疤痕者4例,截肢患者1例。结论: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法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溶痂、生肌之功效,有利于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外用湿性烧伤膏;中药;烧伤感染

烧伤患者由于体表皮肤被破坏,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给体内外细菌可乘之机,进而引起全身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相关报道表明,烧伤患者死亡原因中感染比例占67%~75%[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治疗烧伤感染至关重要。中医认为治疗烧伤感染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溶痂、生肌。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烧伤感染患者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9例,女31例,年龄6个月至80岁,平均(30.4±6.2)岁;烧伤原因:电烧伤4例(4.0%),开水烧伤55例(55.0%),火烧伤32例(32%),化学性烧伤7例(7.0%),液化气烧伤2例(2.0%);烧伤面积:1%~10%者30例(30.0%),11%~30%者47例(47.0%),31%~85%者10例(10.0%);烧伤深度:浅Ⅱ°49例(49.0%),深Ⅱ°44例(44.0%),深Ⅲ°7例(7.0%);烧伤总面积在60%以上者7例(7.0%),80%以上者1例(1.0%)。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外用湿性烧伤膏成分:当归500g、地榆1 000g、白蜡200g、红花50g、白芷500g、凡士林500g、桃仁200g、黄连250g、紫草300g、虎杖1 000g、当归500g、大黄200g、黄柏300g。用麻油煎炸上述药物,将残渣清除后加入适当白蜡及凡士林制成软膏。使用外用湿性烧伤膏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创面清洁。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烧伤创面处理,先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冲洗创面,将污物清除,若出现水泡,则要处理掉水泡内的液体(水泡较大时,低位剪破后清除液体,将腐皮剪除,且用碘伏溶液消毒)。对于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来说,要先抗休克,后行创面清理,其中化学烧伤患者要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创面。

(2)涂抹外用湿性烧伤膏。创面清洁工作完成后,将烧伤膏涂抹在创面上,厚度在0.8~1mm之间。对于烧伤深度超过深Ⅱ°的患者来说,可用含有烧伤膏的油纱直接覆盖创面,其他患者则给予烧伤膏外敷。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创口结痂软化后要及时行削痂植皮手术。外用湿性烧伤膏时需每隔12h换1次药,3天后则1天换1次。1周后去除创面腐皮(手术刀切至痂皮基底部为止,原则为不痛、不出血),同时外敷烧伤膏。

(3)植皮手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自体皮肤植皮术或人工皮肤植皮。完成植皮手术3天后换药,先用盐水(含有庆大霉素)棉球清洁创面,然后外用湿性烧伤膏,每隔2天换药1次。

(4)内服中药。给予患者抗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抗休克等治疗,根据病情适当调整静脉输液容量。可进食者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中药成分为当归10g、连翘10g、赤芍10g、生甘草10g、蒲公英10g、羌活10g、独活10g。用法:文火煎煮半个小时,1天1剂,分2次服用。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可分为三个等级:治愈、有效及无效。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创面1期生理性愈合,未出现瘢痕、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有效:采取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10~60min内疼痛、肿胀有所缓解,1周后出现生理性逆转;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没有出现生理性逆转,甚至死亡。

2 结果

经过治疗,100例烧伤感染患者中治愈90例,治愈率为90.0%,有效8例,有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8.0%,无效2例,无效率为2.0%。其中无效2例均死亡,主要是由于患者烧伤面积大、程度深,且伴有呼吸道烧伤症状,死于休克及严重感染。本组存活患者治疗时间为7~43天,平均治疗(17.2±1.3)天。此外,存活患者中留有严重疤痕者4例(4.08%,4/98),其中3例行整形手术后康复,1例因下肢严重烧伤后截肢。患者行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感染是导致烧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烧伤感染治疗水平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研究及临床经验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患者效果最好,特别是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入院时常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应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帮助患者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现象,同时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烧伤程度选择合适的广谱抗菌药物,有效预防炎性反应及感染,特别是深Ⅱ°及深Ⅲ°患者,更应早期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在5~10天之间)[3]。在治疗过程中,配以自制外用湿性烧伤膏,在患者可以进食的情况下给予内服中药治疗,可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等作用,促进患者创面恢复及身体康复。

本研究对我院100例烧伤感染患者采取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其中外用湿性烧伤膏的主要成分有当归、红花、凡士林、地榆、虎杖、黄连、桃仁、大黄等,内服中药成分主要有当归、赤芍、蒲公英、独活、连翘、生甘草及羌活等[4]。其中,当归具有活血补血、止痛之功效,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地榆具有止血、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大黄具有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虎杖具有散瘀定痛、祛风利湿、解毒之功效,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之功效,凡士林具有保湿之功效,独活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等。本组患者治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98.0%,其中留有严重疤痕者4例,3例行整形手术后康复,1例截肢。本研究结果提示要了解烧伤部位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提高整复手术水平。此外,应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类食物,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有利于创面愈合,忌辛辣、油腻等食物,帮助患者补充充足营养,提高免疫力[5]。

综上所述,外用湿性烧伤膏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法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溶痂、去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等功效,辅以西医治疗,能有效促进烧伤感染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 朱思平,蔡德珺,刘石勇. 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2):39-41.

[2] 高华.湿润烧伤膏对烫伤大鼠炎症反应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22(1):11-13.

[3] 朱思平,蔡德珺,刘石勇.新中药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78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1):93-94.

[4] 庞宗超,李惠斌.中医药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8):115-117.

[5] 黄仲海,王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烧伤感染创面体会[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3-20

何静(1972-),女,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烧伤整形。

R285.6;R644

A

1673-2197(2014)12-0105-02

猜你喜欢
湿性植皮内服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的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探析
内服外敷防疫情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新型湿性敷料在脊髓损伤患者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