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CRRT比照IHD的效果研究

2014-03-10 01:35邹懿王明初程宗华洪艳玲赵素姚国媛
当代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低血压死亡率肾功能

邹懿 王明初 程宗华 洪艳玲 赵素 姚国媛

在临床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作为新兴血液净化技术愈来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疗法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充分清除溶质[1],故颇受肾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相关学者重视和青睐[2]。而在肾内科门诊,尿毒症患者多使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疗法进行治疗,而CRRT技术问世之前则是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然而,针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法遴选,CRRT与IHD哪种作为优先应用在临床上颇有争议。为此泸州市人民医院特开展了针对该争议的临床专项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遴选病例均为2011年11月-2012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重症ARF患者,合计32例。其中15例系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7~81岁,平均(54.2±5.8)岁。根据患者的疗法遴选意愿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例数、平均年龄、心率、血压及合并MODS例数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表()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表()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 心率(次/min) 血压(mmHg) 合并MODS例数临床组 16 55.2±3.8 112.42±23.19 74.26±11.33 8对照组 16 54.5±3.2 109.28±21.22 72.58±12.69 7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本组患者应用CRRT疗法。治疗模式设定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CVVH)。应用HF 1200血液滤过器每日治疗8~14 h。置换方式系前置换,置换液速度为4~6 L/h,血液流速控制在180~220 mL/min。

1.2.2 对照组 本组应用IHD疗法。治疗仪器同研究组,每次透析4~5 h,隔日透析,血流速度控制在250~350 mL/min。

所有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围治疗期持续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化验其肾功能、离子、凝血时间。统计低血压(LBP)及心律失常(ARY)发生次数。每次治疗后按照KT/V=-ln(Cpre/Cpost-0.008 t)+(4-3.5×Cpre/Cpost)×△BW/BW来计算KT/V值。其中C为尿素氮浓度,t为治疗时长,△BW为治疗期间体重变化,BW为治疗完成时体重。记录24 h尿量至600 mL所需天数,最后记录总APACHE-II评分,统计死亡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情况 两组治疗前的尿素氮、尿肌酐及APACHE-I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尿素氮、尿肌酐及APACHE-II评分优化性改善非常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预后比较 临床组治疗后低血压及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KT/V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24 h尿量达到600 mL所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尿素氮(mmol/L) 尿肌酐(mmol/L) APACHE-I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临床组 16 38.56±12.26 20.04±6.01a 825.31±262.47 402.42±122.14a 21.4±4.36 14.1±5.37a对照组 16 40.55±11.63 26.21±6.74 729.52±212.64 366.87±101.22 19.5±3.02 17.2±4.22

表3 两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表3 两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低血压次数 心律失常次数 KT/V值 24 h尿量至600 mL天数(d) 死亡人数[n(%)]临床组 16 1.88±0.26 1.36±2.51 1.41±0.13 15.21±5.13 1(6.25)对照组 16 3.72±1.29a 3.73±3.22a 1.24±0.15a 22.64±8.26a 1(6.25)

3 讨论

近年来,单纯ARF其死亡率已大大降低,而重症ARF的死亡率仍较高。常规IHD疗法难以压缩病程或遏制死亡率,这是由于该疗法清除溶质及水分迅速,极其诱发低血压,从而遏制循环、加重全身脏器受损[3]。因此,CRRT技术在问世之后很快便应用于重症ARF的治疗领域,使该病的死亡率得以有效遏制。

CRRT治疗重症ARF与IHD治疗相比可获得更好的预后,这是因为:(1)CRRT疗法可持续缓慢脱水,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少低血压发生,预防肾缺血,故有利于肾功能恢复及维系其他脏器正常血液循环,避免低血压反复发生引发的血流不稳定最终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组织脏器。(2)CRRT治疗可始终将体内毒素遏制在较低水平内,这大大减轻了毒素本身对组织细胞的损害[4],由于体内毒素水平愈高死亡率也随之上升,故CRRT治疗可降低死亡率。IHD治疗时毒素水平有较大波动,致使治疗期间毒素浓度均值仍居高不下。(3)CRRT治疗周期长,可为患者持续补充水、电解质、对症药物等,故无需担心患者发生水电解质失衡及营养物质的过度流失。而IHD治疗静脉液体入量严格受限,故难以为患者补充充足的产能物质,影响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5]的预后质量。(4)CRRT治疗产生较大的置换液量[6],而置换液温度与人体体温近似,故在滤过过程中可将因发热而引发的温度较高体液及时滤出体外,从而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这可极大地降低其应激反应发生概率,最终遏制炎症介质的产生。(5)CRRT治疗本身即能够有效清除炎症因子,保持体内生理环境稳定,这就有效地保障了人体内新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综上可知,重症ARF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1]甘红兵,董捷,王梅,等.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腹膜透析和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的比较[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6):24-26.

[2]朱红宝.重症急性肾损伤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5):42-43.

[3]卢玉宝,史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7,36(18):1822-1824,1827.

[4]万建新,高丽真,林建东,等.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35(1):60-63.

[5]张训.连续肾替代治疗规范化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7):385-386.

[6]赵延君,李光,巢红艳.CRRT在重症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1):73.

猜你喜欢
低血压死亡率肾功能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