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乳腺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

2014-03-10 01:35方勇魏付桥
当代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白藜芦醇糖苷酶明胶

方勇 魏付桥

乳腺癌是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死因。尽管其机制尚未阐明,但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的改变是转移发生的前提[1]。在这一过程中肿瘤细胞表达和分泌一些蛋白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分解组织中的基质,从而促进肿瘤的增生与转移[2-3]。在众多的MMPs中,其中MMP-9和MMP-2在降解IV型胶原中发挥重要作用[4]。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的一种天然多酚,研究显示其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包括心肌保护,抑制血小板凝集,抗炎、抗氧化作用以及血管舒张等[5]。此外,白藜芦醇也能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以及凋亡,因此是一种潜在的高效肿瘤预防药物[6]。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藜芦醇是否能影响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MMP-9的表达,并观察其抑制效应是否与NF-κB有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试剂 白藜芦醇和明胶购自购自Sigma-Aldrich公司,抗p 65、PCNA、β-actin抗体购自Santa Cruz。其他分析纯产品分别来源于上海生工和AMERCO。Transwell chamber和Matrigel分别购自Costar和Sigma。

1.2 MCF-7细胞培养 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用含10%牛胎儿血清、100 U/mL的青霉素以及100 U/mL的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pH 7.4)中在37℃、5% CO2条件下培养。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白藜芦醇处理组 。其中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而处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在37℃下处理实验细胞24~72 h。

1.3 Transwell小室检测MCF-7细胞迁移与侵袭 制备密度为2×106/mL的细胞悬液并加入至Transwell上室。下室加入0.6 mL含20% FBS的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培养结束后取出Transwell小室,计算膜下细胞数。侵袭实验与迁移类似,不同之处是在Transwell滤膜上铺上Matrigel。细胞侵袭指数=处理组穿膜细胞数/对照组细胞数。

1.4 明胶酶谱实验 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加入含1 mg/mL明胶的SDS-PAGE(分离胶10%)。加入含2.5% Triton-X-100复性液孵育30 min以去除SDS。随后将凝胶用50mmol/L HCl(pH 7.4),5mmol/L CaCl2和1 μmol/L ZnCl2于37℃下孵育过夜。加入0.05%考马斯亮蓝R-250室温染色30 min,去离子水脱色,拍照,灰度扫描。

1.5 瞬时转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采用pMMP-9-Luc,pNF-κB-Luc报告质粒分析MMP-9和NF-κB转录活性。当MCF-7细胞融合度应达到70%~80%时,共转入0.2μgmmP-9或NF-κB报告基因质粒以及0.2μg pSV-β-半乳糖苷酶并培养24 h。根据试剂盒(Promega)操作步骤,采用光测定仪获取萤光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裂解细胞后,获取3次实验的平均值,以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内参照,得到标化的萤光素酶活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one-way方差分析并行Student’s 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白藜芦醇对MCF-7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MCF-7细胞与12.5~100 μmol/L白藜芦醇孵育24 h后,其迁移率和侵袭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白藜芦醇浓度为50 μmol/L时,其迁移与侵袭率分别降低了34%和30%(见图1)。

2.2 白藜芦醇对MCF-7细胞MMP-9活性的影响 明胶酶谱实验显示,12.5~100 μmol/L白藜芦醇孵育24 h后,MMP-9活性随着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其中白藜芦醇为100 μmol/L时,其活性降低了 56%(见图2)。

图1 白藜芦醇对MCF-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图2 白藜芦醇对MCF-7细胞内MMP-9酶活性的影响

图3 白藜芦醇经抑制NF-κB的活性而抑制MMP-9转录

2.3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PMA诱导的NF-κB活性而抑制MMP-9的转录

报告基因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MP-9的启动子的活性,而NF-κB缺失突变株(-580/+13和-450/+13)启动子活性轻微受影响(见图3)。

3 讨论

目前临床用于肿瘤预防与化疗的药物当中,70%来自天然植物。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大量存在于红葡萄酒中。此外,花生红衣与仁中也含有相当多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具有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有益作用[7]。 白藜芦醇对激素依赖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有明显的预防作用[6-8],但并没有相关的系统性研究方面的报道。因此,白藜芦醇确切的抗肿瘤分子机制依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对白藜芦醇对MCF-7细胞增殖进行了探讨,结果证实:(1)白藜芦醇能抑制MMP-9的表达与活性;(2)白藜芦醇能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抑制NF-κB介导的MMP-9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MMP-9基因转录收上游启动序列的调控,如AP-1、NF-κB以及SP-1等。我们采用突变的报告质粒对MMP-9启动子活性进行了探讨。当NF-κB结合位点突变后,白藜芦醇对MMP-9的抑制效应消失。这表明NF-κB参与了MMP-9的转录过程。而白藜芦醇通过抑制NF-κB p 65亚基的核转位,最终抑制MMP-9的表达及酶活性,从而最终抑制MCF-7细胞的转移。

[1]Tsuchiya A,Kamimura H,Tamura Y,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rogenitor cell features distinguishable by the hepatic stem/progenitor cell marker NCAM[J].Cancer Lett,2011,309(1):95-103.

[2]Jia YL,Shi L,Zhou JN,et al.Epimorphin promotes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rough activation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xis[J].Hepatology.2011,54(5):1808-1818.

[3]贺军,丁成明,贺更生,等.ESM-1和MMP-3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2,40(4):368-372.

[4]Okazaki I,Inagaki Y.Novel strateg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ased onmmPs science[J].Anticancer Agents Med Chem,2012,12(7):753-763.

[5]Shen CL,Von BV,Chyu MC,et al.Fruits and dietary phytochemicals in bone protection[J].Nutr Res,2012,32(12):897-910.

[6]Castillo-Pichardo L,Cubano LA,Dharmawardhane S.Dietary grape polyphenol resveratrol increases mammary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 immunocompromised mice[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3,13:6.

[7]Villaflores OB,Chen YJ,Chen CP,et al.Curcuminoids and resveratrol as anti-Alzheimer agents[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2,51(4):515-525.

[8]Bergman M,Levin GS.Bessler H,et al.Resveratrol affects the cross talk between immune and colon cancer cells[J].Biomed Pharmacother,2013,67(1):43-47.

猜你喜欢
白藜芦醇糖苷酶明胶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TG酶与单宁酸对鱼明胶凝胶强度的影响
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
知母中4种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木蝴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白藜芦醇调节STAT3与miR-21表达抗肝癌作用的初步研究
六种花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超高压明胶理化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