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普通生”物理解题的灵活性

2014-03-10 08:57银桂珍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定律审题定理

银桂珍

升入高中后,有些学生物理成绩逐渐下降,但他们对物理仍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牢牢记住了许多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在做题时就把自己记得的知识硬搬出来,特别是在解答计算题时就把相关的公式生搬硬套,这种方法相当“死板”。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把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的“死记”和生搬硬套变成“活用”,从而提高他们解答物理问题的灵活性呢?

一、增强其自信心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普通生”往往在运算能力方面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作图能力差;在应用方面,注重结果,但忽视物理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他们的弱点进行教学。教师要多关心他们的思想和学习,了解他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订学习计划,消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突破“物理太抽象”的难点

学生虽牢牢记住了许多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却不会灵活应用,更不能独立地获取知识。主要原因是觉得物理太抽象,不好理解,一方面是物理概念定理定律较抽象,另一方面是物理题中物理情景不易理解。所以要提高“普通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物理不再抽象,不再难理解。

1.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较抽象的问题,最好是针对概念的特点及学生认知结构选择适当的引入方式。例如力的概念可从生活中推土机推土、人提水、马拉车、汽车压路面等现象引入。对于牛顿运动定律、磁感线、电磁感应等,可以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概念。而当学生已建立了许多物理概念,物理感性知识更丰富时,则可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例如讲电势能、电势概念时,可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重力做功、重力势能来建立新概念等。

2.对于物理情境抽象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画草图”辅助分析。通过分析物体受力图、物理情境图等揭示各物体的运动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各个物理概念,理清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运用定理定律和公式解题。

三、淡化物理公式的硬套,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普通生”之所以解题“死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审题。解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是解题的良好开端。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学生在审题中经常出现草率或思维定式影响而不能正常审题的现象,如:题目没读完,题意还没准确理解就套用公式进行运算;对题目中的关键语句视而不见,而凭主观想象加上与题目要求不同的条件等,导致审题不清,解题不畅或者错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注意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坚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注意总结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四、打好基础、“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高中阶段“普通生”的共同“心声”是: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由于课堂知识单一,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他们能完成。但他们却不大注意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因此,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类题”、“变式题”,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普通生”的物理能力。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普通生”的物理能力。教师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新课讲授组织复习;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搞,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记住“普通生”比能力强的学生更需要“举一反三”。

五、精选典型例题

例题的分析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渠道精选一些能训练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训练,使学生从中体会解题的奥秘和乐趣,激发学生解题的欲望,并通过学生自己的解题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和能力。

当然让“普通生”提高物理解题的灵活性,还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以上只是本人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定律审题定理
J. Liouville定理
“三招”学会审题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倒霉定律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Individual Ergodic Theorems for Noncommutative Orlicz Space∗
耐人寻味的定律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