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

2014-03-11 11:17李慧敏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成员核心

李慧敏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提出至今,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引领人文社会科学的灵魂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支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灵魂工程和基础工程。

一、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广泛性、现实性、彻底性以及吸引力、凝聚力等理论品质优势,最大限度地契合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需要。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提炼、高度概括,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展开形态和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就是统一战线成员在实行统战工作过程中判断社会是非的标准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一)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根据我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及其今后走向,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统一战线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树立和践行是建设统一战线的意识形态基础和思想保障。在统一战线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每一项内容都融入贯通到统一战线的运行和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也是开放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从而推动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同心”思想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同心”思想具有同一性关系。“同心”思想是多党合作实践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反映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新境界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保持基本一致,又有所区别。虽然它们在内涵上有所区别,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统一战线的核心价值观,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和行动指南,决定着统一战线的政治立场、自身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强调理想信念上的共识、道路方向上的一致、具体实践上的协力。具体体现在:第一,它们具有同一的思想境界,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第二,它们具有同一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它们具有同一的行动准则,即推动科学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

统一战线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集中表现在它是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1.统一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新的贡献,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统一战线的强大理论武器。每一个统一战线成员都要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对这一论断的领会关系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统一战线成员就很难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指导思想。

2.共同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社会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反映。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动力源泉。[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不断实践形成的共同的政治理想信念和团结合作的奋斗目标。在新时期,统一战线成员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强大精神力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意识的本质反映。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形成了爱国的优良传统和价值理念,成为各民主党派凝聚成员的精神纽带、不断发展进步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原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这样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支撑,是统一战线成员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因此,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实现改革创新不是简单地改变现状,而是统一战线成员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兴利除弊、与时俱进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不间断地超越客观世界和超越主观世界的过程。

4.基本道德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炼地概括了应该坚持和提倡的真善美,应该反对和抵制的假恶丑行为,为人们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从道德层面对人的规范与约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中国化。它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承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在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化为统一战线成员的具体行为,目的在于增进每一个统一战线成员的道德自律。这样,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在统一战线成员活生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而且也体现在当前统一战线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中。

二、统一战线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一)统一战线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之所以存在认同,人们之所以谈论认同,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思想观念之间存在着不同和差异。认同就是主体对他者自觉自愿的认可、接收、赞同、同意乃至尊崇。它不同于模仿和依从,它不仅仅是对他者的一种简单的知识性的同意、接收,更是主体对他者在心灵深处的相通、相融和在情感、意识上的归属。[2]这里的认同指的是统一战线成员在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的前提下对其同意、接受和适应,它是统一战线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反映、择取、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同意”表示统一战线成员在观念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认、赞同和承认。接受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统一战线成员的观念,成为其思想中的组成部分或思想的影响力量。适应表示统一战线成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同意和接受的基础上于精神和行为上的皈依,这也体现了统一战线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的肯定性态度。

(二)从统一战线成员的需要与利益出发,调整主流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关系

1.统一战线成员的需要与利益

统一战线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统一战线成员的根本利益。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亲和力、吸引力与凝聚力的关键在于这种理论的彻底性,这种彻底性表现在它的理论品质及属性与统一战线成员的实际需求和利益相适应,也就是说这一价值能够给统一战线成员带来实际的好处,即在统一战线成员那里能够产生价值效应。

(1)安全的需要与利益

统一战线成员安全的需要与利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和追求,是其顺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统一战线成员总是倾向于一种可以自我掌控的环境,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本体安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价值只有提供其个体安全,才能实现统一战线成员对其的认同。

(2)确认其观念正确性的基本需要与利益

统一战线成员有评价自己的观念和态度进而确认其正确性的基本需要与利益,坚信自己行为和信念的正确性或适当性,会使其获得对自我命运进行自主控制的可靠感和对自身能力的满意感。[3]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为其提供评判标准。

(3)追求真理的需要与利益

真理尺度是人们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尺度。统一战线成员作为主体必然会产生追求真理的需要。统一战线成员要想在统一战线活动中达到期望的目的,必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尊重其自身和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凡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即能够达到目的;反之将受到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惩罚,事与愿违。

2.调整主流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关系

(1)主流价值与多元价值产生的必然

人们的价值追求、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是指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精神力量。一旦价值观念得以形成,就会成为人们抉择以及行为的一把尺子。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种价值观念上的多元现象。作为生活在社会当中的统一战线成员,因其存在差异性必然导致多元价值的产生。当一个社会产生多元价值观念的时候,就必然地要求以一种自在或者自由的方式实现一种整合。多元价值之间要共处,必须形成共识。一个社会要想和谐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相对能够成为大家共识的价值,叫主流价值。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主流价值,就不可能存在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整个国家和社会就会失去团结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主流价值的过程就是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遍接受和认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统一战线成员的需要和利益,但是与统一战线成员的价值观念并不能完全相同或一致,这就出现了主流价值和多元价值存在于同一空间的必然性。

(2)调整主流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关系

在多元价值中主流价值居于最基础地位、最具支配力和影响力。一个人所持有的观点可以不断改变,但处世的原则不会经常改变,这就是主流价值在起决定作用。由于统一战线成员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统一战线成员的多元价值观念必然会受到主流价值的影响。不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且还会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中汲取养料来构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念。与此同时,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会以各种手段对统一战线成员进行精神教化,使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共同的需要和利益下能够达到一致。主流价值整合和引领多元价值过程中,结合统一战线成员的实际情况,强化其在建设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念的责任,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快速高效的统计分析手段,大大加速统一战线成员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减少认识的盲目性,提高认同的自觉性和现实可能性,创造动态平衡的和谐局面。

(三)发挥优秀代表人物的作用,培育统一战线成员主体力量

1.发挥优秀代表人物的作用

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发挥优秀代表人物的示范作用,一是要使其成为示范群体。二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示范对象可接受的社会氛围。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示范影响力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示范导向与社会导向之间出现了分离。优秀代表人物要发挥其作用要做到:

一是优秀代表人物要学会认识自我。西方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人论》开篇就指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4]优秀代表人物要认识到自身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责任,才能保证其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是优秀代表人物要有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它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形成于科学活动之中的、体现在人们身上的一种勇于探索和唯实、求真、创新的精神状态。”[5]科学精神有其内在的结构,其组成至少包括以下相融相通的主要方面:一是勇于探索、揭示和发现客观规律的精神;二是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三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四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互助协作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优秀代表人物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会使其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并能丰富其精神家园。这有助于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他统一战线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证统一战线走向科学化。

2.培育统一战线成员主体力量

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是具有意识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现实的人。“每种价值观在社会上处于‘主流’还是‘边缘’的地位,首先是它的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即他是否站在历史进步和人民大众的一边”。[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与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统一战线成员是否能够成为主体并发挥其力量,就在于其是否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培育和提高统一战线成员的主体力量,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可信到确信,自觉到自愿的情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范围应该是不断扩展的,最初是优秀代表人物形成共识并积极践行,然后逐步转化为统一战线成员的共识,值得指出的是,一个价值观如果仅仅停留在人们的认知领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成为统一战线成员的行为指导。这种正确理论指导下的行为又不是单一或偶然性的行为,而是在正确行为的重复积淀基础上形成的良好行为方式。

(四)采用多元践行模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效性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人类共有的潜能。创新多元践行模式关键在于统一战线成员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其目的就像像列宁所说的那样,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崭新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众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8]多元践行模式的创新和运用注意要有针对性:一是根据统一战线成员的不同成长阶段,提出不同的践行目标和要求,在各个阶段有侧重点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二是根据统一战线成员的不同群体,提出相应的践行目标和要求。

以做法和说法相结合践行模式为例,说法要坚持大众化和生活化,这样才能更方便表达统一战线成员的感情和心声。说法的话语中渗透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话语的要素,但又不降低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格调,更多的给以统一战线成员以一种精神导引的美感,加快其思想成熟。与此同时要注意到,一些话语经过长时间的口口相传,逐渐转化为统一战线成员的日常话语甚至思想方法,原因就在于这些话语所代表的语义或价值能够与统一战线成员的经验、期盼和追求相契合。但更重要的,不仅要听其言,还更要观其行。恩格斯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9]因此,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更大可能地促进更多的统一战线成员积极践行“同一”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农华西,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161.

[2]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1-22.

[3] 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邓羽,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48.

[4][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

[5] 叶福云,等.科学精神是什么[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4.

[7] 李德顺.价值观的主流与边缘[J].人民论坛,2010(3).

[8]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6.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成员核心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