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群众路线与统一战线的契合

2014-03-11 11:17钟瑞华段文东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群众工作

钟瑞华,段文东

(1.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中共红河州委党校,云南 蒙自 661100)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其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有机统一。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党加强群众联系、维护群众利益、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统一战线是群众路线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最广泛的同盟军,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

一、党的群众路线是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一)群众路线是统一战线形成的思想源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创性地形成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群众路线指引下,为了实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目标,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实现历史目标的统一战线政策。党通过统一战线工作,团结整合社会进步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紧依靠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努力开创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新胜利,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历史事实证明,“北伐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完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汇聚各进步阶级阶层力量,形成浩大的革命洪流和社会主义建设大军共同实现的伟大历史目标。”[1]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没有群众的立场观点,就无法孕育统一战线的想法;没有群众的工作方法,统一战线就无法形成、发展和壮大。

(二)群众路线为统一战线注入发展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统一战线是做团结人的工作,它的活力来源于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实质就是团结大多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社会历史任务、维护群众利益服务。而团结大多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要工作就是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自觉自愿地结成广泛统一战线,坚持党的领导,支持和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汇成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力量。历史经验表明,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统一战线就能够得到巩固和扩大,我们的各项事业就能够得到顺利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统一战线就会遭到破坏,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因此,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中汲取营养,充分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就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统一战线注入强大的活力。

(三)群众路线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统一战线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政治制度,“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蕴含了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的科学方法。一是“一切为了群众”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宽广胸怀,形成各阶级各阶层的共同利益基础,使各同盟者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求同存异,增进共识,从而形成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一切依靠群众”就是相信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尊重群众的劳动和首创精神。通过统一战线工作,紧紧依靠各阶级各阶层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断战胜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三是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向各阶级阶层群众学习,虚心采纳同盟者的意见建议,诚恳接受他们的监督,同时党要在大量收集、吸收群众思想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总结,形成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方法,”[2]并且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运用到群众中去,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掌握,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统一战线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形式

在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党为了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战线积极发挥自身组织功能,汇聚和团结社会一切进步力量,夯实党的群众基础,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推动当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统一战线是群众路线的具体运用,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统一战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功能。

(一)统一战线能够切实反映群众呼声,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统一战线是党联系人民群众、倾听人民意愿的重要渠道。通过统一战线能够把人民群众大量的、分散的意见和要求集中起来,合理地吸收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从而使党的各项主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3]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普遍具有政治参与意识强、分布领域广、自身素质优、社会活动能力强等特点,在社会上具有较好的职业声誉和个人魅力,有较超脱地位,通过他们做群众工作,能够减少隔阂和消除误解,容易令人信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的党外代表人士,通过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能够及时反映群众呼声,表达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4]

(二)统一战线能够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来都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期,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模式,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成果,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方式,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战工作“服务器”作用,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参与智力支边、扶贫帮困、抗灾救灾、公益慈善等社会服务,通过开展“同心工程”、“光彩事业”、“温暖工程”等活动,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做惠民之事、谋富民之策、施安民之举,这不仅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回报社会感恩行动中受教育,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得实惠中增进对党和政府的理解和信任,进一步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

(三)统一战线能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安定团结局面

统一战线作为组织群众、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政治机制,它具有促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统一战线汇集了各方面的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往往具有我们党不可替代的影响,通过他们做群众工作,容易使群众信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语言,由他们说出来,有时比我们说更容易被他们所代表的群众接受。同样的工作,由他们去组织和开展,往往比我们去做效果更显著。[5]通过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答疑解惑,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三、践行群众路线,开创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新时期,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党和国家必须坚持和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继续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牢记群众路线的宗旨原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推进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6]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原则和宗旨,同时也体现了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决心与迫切愿望,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心愿,能够激发社会各界和广大爱国人士的爱国热情,自觉自愿地加入到爱国统一战线中来,以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统一和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事业。实现中国梦需要汇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统一战线是党汇聚一切社会进步力量以实现历史任务的一项政治制度。统一战线工作是团结人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具体的方式方法,能够广泛团结各界群众,消除误解,形成共识,汇聚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中国梦的实现具备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的创造良好条件

人民群众是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共同利益是统一战线形成发展的基础。为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不仅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而且还要化解群众的利益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创造统一战线工作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一是把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作为统一战线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着眼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妥善处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缩小贫富差距,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统一战线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继续推进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作为统一战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协调群众利益、充分发挥民主党和无党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体制机制。”[7]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能够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广开言路,畅通渠道,让广大爱国人士和社会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献言献策,进行利益的整合和表达,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巩固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作为统一战线做好群众工作新的着力点。统一战线工作离不开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为实现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就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主要是积极培育和扶持各式各样具有自治功能的社会组织,开展社会互助合作,促进社会治理。社会组织通过帮扶联接社会成员的作用,不仅能够贴近民众地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反映民情民意,传达民众诉求,协调利益关系,而且能够强化社会监督,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信任,从而为团结人民群众、扩大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创设和谐社会氛围。

(三)密切联合和服务群众,夯实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

统一战线工作是联系人、团结人的工作,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统一战线工作者要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心系群众的工作态度,深入到各阶级各阶层的工作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诉求,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感和亲密的关系,真实有效地推动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前进。一是明确统战工作任务,要晓之以理。统一战线工作者运用群众化、生活化的语言,宣讲党的群众路线和方针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爱国统一战线的意义和重要性,使他们感受到党的亲民、爱民、为民和富民政策,自觉自愿参与到统一战线中来,拥护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二是在联系统战工作对象上,要动之以情。统战工作者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与基层群众推心置腹,交心谈心,同甘共苦;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把群众当亲人,经常牵挂;把群众当亲戚,经常走动;把群众当友,经常联系,为统一战线的壮大发展架设感情的桥梁。三是在对待统战群众的态度上,要感之以诚。统战工作者要坚定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信念,尊重群众,爱护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诚恳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忧群众之所忧,为群众析疑解惑,消除误解,赢得群众信任,统一战线才能不断巩固扩大。四是在统战工作的活动中,示之以行。党的统战工作者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感同身受的事情,切实工作,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躬身亲为的行动为群众做示范、立榜样,吸引广大群众加入到爱国统一战线的队伍中来。

(四)适应群众发展变化的需要,创新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时代的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随着社会进步与变迁而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时,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取得统战工作的实效。一是在继承中创新,增强服务联系群众的时代性。统一战线工作者要着眼时代背景,立足群众现状,根据群众需要和坚持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创新服务联系群众的新方法、新思路,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拓宽服务联系群众新领域,注入服务联系群众新内涵,切实增进统战工作的时代性。二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增强服务联系群众的工作针对性。通过设立“民情日”、开通关怀热线、开展“三联四问”、“信访接待日”等活动,畅通民情民意和利益表达渠道,反映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增强统战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突出实际问题的解决,增强服务联系群众的实效性。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和各条战线的实业家,他们可以通过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帮扶和门路拓展,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洪智.论统一战线与党的群众工作[J].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2]石景升.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J].党政干部学刊,2012(2).

[3]杜青林.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959924.html.

[4]宗玉田.统一战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N].人民政协报,2014-07-09.

[5]庄聪生.统一战线知识手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6]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7]孔国保.新时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0(1).

猜你喜欢
群众工作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