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社会困境与应对*

2014-03-12 06:05丁步洲
关键词:道德素养大学生

丁步洲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江苏 盐城224002)

要实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道德文化规范人、教化人这个特殊教育功能。在象牙塔中生活的大学生随着他们与社会接触的增加,如果没有在大学形成强有力的免疫力,没有在思想上建立起强大的道德文化防火墙,必然会让大学道德文化教育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认真研究社会环境给大学道德文化建设带来的困境,寻求摆脱这种困境的策略,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自觉抵御各种非道德文化的侵蚀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社会环境给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带来的困境

当今社会既有许多让人们肃然起敬的感动中国的道德楷模,更有无数的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默默无闻的行动诠释着优秀道德文化的人,同时,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这些道德败坏的行为。这些不良行为虽然发生在部分人的身上,但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给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1.道德失范,挑战道德文化底线

道德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社会成员的道德语言和道德行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社会却也付出了“公民道德行为失范”的代价。如为了牟取利润,竟不顾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健康,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为了非法获利,伤天害理地把救人性命的药物做成假的;为了取得暴利,不顾国家的法律和起码的道德良心,做假酒去坑害消费者;更有甚者在腌制咸鱼时,为了使得咸鱼不被苍蝇叮,居然用毒性很强的滴滴畏药水抹过再腌制。这些严重突破道德文化底线约束的行为,让大学生心目中对于道德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力感到怀疑。

2.诚信缺失,影响道德文化规范

一是反咬见义勇为的人,让大学生冷了做好心人的心。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被救者不思感恩,恩将仇报,让见义勇为者不仅蒙受不白之冤,使名誉受到损伤,还要承担本来根本不应承担的经济损失的案例。像2006年11月20日早晨,南京彭宇助人被判赔近五万元;2009年10月21日上午发生的天津29岁车主许云鹤救人反被判罚款10万元。诸如此类的活生生的现实在让大学生感到无奈的同时,折射出一些国人的被扭曲的不讲诚信的心理。二是屡现见利忘义现象,让大学生看到生活环境险恶。“苏丹红”、“染色馒头”、“地沟油”、“瘦肉精”一次又一次地挑战道德、良心,缺乏诚信的生活环境让大学生感到连喝水都不放心。三是交际环境恶化,让大学生感到适应社会困难。通过电信、网络、银行卡进行诈骗的案件,与法制相关的节目不断地推出侦破诈骗的案件,电影电视剧情中屡屡展示骗子行骗的过程和细节,不得不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3.是非混淆,怀疑道德文化功能

在金钱、权利、势力的作用下,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让人感到不可理喻的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事件。2004年10月11日,黑龙江大庆市发生了狗主人威逼人力三轮车夫向小狗下跪磕头的事件。同年11月16日,相同的一幕又在安徽合肥市街头上演:一位出租车司机迫于狗主人的威胁殴打,在瑟瑟寒风中向被撞伤的小狗下跪,直到警察赶来现场才起身。而且派出所的处理结果是:向狗下跪的司机赔偿狗主人1 000元钱。这些问题的核心聚焦在社会公平正义上。社会公德的缺失让大学生对于道德文化的社会功能产生怀疑。

4.现实诱惑,放弃道德文化防线

现实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诱惑是超乎想像的。现实生活中的享乐在引诱一部分大学生忘记父母的含辛茹苦,引诱他们不顾事业理想,引诱他们挑战道德文化底线。网游勾去一部分大学生的魂,对网络游戏的强烈好奇使不少大学生一发而不可收,玩得昏天黑地。舞厅引诱一些大学生追求刺激,耗费了美好的青春时光,还会产生各种非道德文化的想法和需求,做出学校和社会都不认可的事。一些大学生在网上被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引诱到社会上某些藏污纳垢的地方,涉足色情、赌博,以花费父母血汗钱为代价从中寻求刺激。甚至涉足传销让其父母倾家荡产,且通过网络、手机寻求猎物害己害人。这些都在诱惑大学生放弃道德文化底线。

5.情感冷漠,动摇道德文化信念

一些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冷漠的情感,深深地刺激着大学生。2009年10月24日武汉市两所高校的3名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两名落到长江中的少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在打捞见义勇为英雄遗体时,捞尸者手牵绑尸绳挟尸要价,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不为所动,令人心寒地收取了36 000元的捞尸费[2]!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一名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面包车两次碾压,7分钟内女童身边18人路过而未予施救[3]。虽然上述两例是属于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正是因为这些道德情感冷漠的现实,让大学生感到道德文化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6.追求享受,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欲望也被激活。一些有权的通过公款巧立名目,用国家这个大“口袋”里面的钱去奢侈腐化;一些有钱的更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任意挥霍。追求享受的腐化堕落行为不仅在社会生活中破坏了公平、正义,也带来了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客观上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对于人生和生活的追求。富二代的追求奢华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具有破坏性的。据陶涛和于一所著的《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披露:有59.3%的富二代拥有两辆以上私家车,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20万是底线;36.5%的富二代拥有两套名下住房,每月能从父母处预支到零花钱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有74.7%的受访者表示购买和使用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66.2%的富二代,每年用于旅游上的花费在6万元以上,花费在20万元以上的也大有人在;71.3%的富二代每年用于聚会的花费在6万元以上[4]。类似的社会现象对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有负面影响。

7.负面宣传,抵消道德文化作用

一是片面宣传,倡导一些负面内容。像一些暴露阴暗面的新闻中,食品安全、医患矛盾、建筑质量、官员贪腐等热点层出不穷,似乎中国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豆腐渣”,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有问题,似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二是文化娱乐界,出现了许多反道德文化的形象。一些电影、电视、戏剧、小品、相声中的人物形象屡屡挑战道德文化的底线,有些电视剧中宣扬弱肉强食、巧取豪夺。尤其早恋、报复、一夜情和不劳而获等等行为影响更坏。有些偶像剧通过剧情和形象宣传在校不读书、毕业后不工作且花天酒地的生活,剧中人物不是谈恋爱,就是开跑车、穿名牌、住别墅。三是政府的信息滞后,引发公众对公信力的怀疑。许多事件都是网络或报刊爆料,舆论呈一边倒的态势,一段时间之后,政府才出来辟谣或公布真相,又常偏袒当事人,就越发让人不相信。

二、引导大学生摆脱道德文化培养困境的策略探索

如何调动社会的积极因素来助推大学生摆脱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困境,不仅是大学道德文化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是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乃至整个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坚持先进道德文化的舆论导向

第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评价的最基本的标准,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疑虑都会迎刃而解。第二,要使宣传媒体与政策导向相统一。党中央和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在强烈呼吁推进全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对一些报刊,特别是一些晚报和娱乐类的报刊的不少与道德文化不相协调的内容进行制约。努力减少影、视、剧中充塞的与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目标不相符合的内容。第三,道德文化舆论导向必须持之以恒。宣传媒体必须克服习惯上出现的“一阵风”现象,阵风式的舆论是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带有导向性的舆论氛围的,只有把道德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长期的时刻都必须重视的目标,才会让大学生在全景式的道德文化建设氛围中有培养道德文化素养的紧迫感。

2.营造正气压倒邪气的社会风气

第一,通过宣传渠道传递正确道德文化信息。大学要形成这种强有力的道德文化正气,需要在中央和各级政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校道德文化建设实际在各种范围内进行宣讲。邀请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士到学校给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模范事迹报告会;通过校园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报道他们的模范事迹;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学区、餐厅、会场、礼堂、宿舍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道德文化的标语、图片,营造影响和推进道德文化建设的环境。第二,开展全社会的道德文化模范学习活动。由中央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组织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出现在大学生身边的先进道德文化典型,对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对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也必然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第三,借助城市文明创建之风予以促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文明社区的创建需要营造强烈的道德文化氛围,要经过若干次的教育、学习、考核、明查、暗访,这既是对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的检验,也是对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促进。应该借助这难得的契机,把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3.强化法制对于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

社会上发生的许多违背道德文化的行为是明显的违法行为。这些案件的正确处理对于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肯定是有积极影响的。据江西省吉水县法院的刘岳彪介绍,2004年8月20日傍晚,某晚报社记者看到两个人骑自行车撞倒一位70多岁的老人,二人不但不赔礼道歉反而出言不逊,欺侮被撞老人,旁边一位同志指责他们的不道德行为,被二人打伤鼻子。第二天,这家晚报配以《如此英雄》的标题和说明登出了记者拍摄的打人照片。二人认为记者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起诉到法院,要求记者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5 000元。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作者是运用社会舆论工具谴责和鞭策那种不道德的行为,依法判决驳回二原告的诉讼请求。像这样的案例既可以张扬正气,又可以让大学生看到歪风邪气总是有办法受到打击的。另外,适时地惩戒像对人吐口水、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等侵犯他人的侮辱行为,对大学生也会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树立国家公务人员的道德形象

国家公务人员作为公众人物,既是政府的窗口形象,也是国民为人处世的示范,对于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作用是直接的。对于一些严重违背道德文化的政府公务人员的严肃处理,必然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培养产生警示作用。四川达州“文明检查团”在渠县一娱乐会所消遣时不满三陪小姐服务,砸烂包房茶几。达州市纪委经过深入调查作出处理:砸茶几者赔偿茶几损失费3 000元,且辞退,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并处罚款500元。参与当晚娱乐消费的人员已全额退赔公款630元。带队领导干部虽没有参加当晚娱乐会所活动,但对身边工作人员疏于教育管理,未正确履行管理职责,对此事件负主要领导责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5]。达州市纪委的处理结果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深刻的道德文化教育。

5.整顿和抵制教育界反道德文化行为

教育界对于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关系最为密切,影响也最为深刻。当前,有些唯利是图的学校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奉行“靠生吃生”的信条,不管道德文化的约束,把黑手伸向学生,在一些中小学的情况显得更加突出。不仅利用逢年过节收受家长礼物,而且还有人利用调座位、找谈话等多种手段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教育界的违反道德文化的行为,不仅要有严格的制度制约,还要发动社会成员进行监督。动员受到反道德文化腐败行为之害的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揭发,像向教育行政部门、纪检部门、执法机构举报,通过报刊、网络、电视曝光等等,让这些违反道德文化的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关部门应该监督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行为,让学生受到纯正的道德文化教育。

6.把道德文化纳入社会评价体系

道德文化的评价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是有效的杠杆,可以引导高校领导把研究学校发展的目光投向道德文化建设,也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训练学科技能的同时,注意到道德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在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时,把道德文化建设情况作为评价内容,特别是在教育部或相关省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高校办学、教学类评估、考核、检查时,因为有了关于道德文化建设的评价内容和具体标准,对于被评价的高校来说,既有一种来自上面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出该所高校自身开展道德文化建设的动力。其次,在对大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注意体现道德文化素养的评价。像选定学生干部、评选三好学生、评定综合测评的等次、评定奖学金、做学期小结、写作毕业鉴定时,不仅要看该大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课程实践教学能力,还要注意评价该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对于那些在道德文化素养方面有过不良表现、造成不好影响的大学生,在评价时还可以实行一票否决权。这样做必然会引导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重视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此外,对在大学工作的教学人员、学工人员和其他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人员的评奖、提拔、晋升、考核,也都应考虑道德文化素养的因素,以此来促进大学道德文化建设。

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作用是客观的,但是,仅依靠大学和大学生自己是不能改变对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产生作用的社会因素的,需要中央、国家、各级政府、地方社区,包括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对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强大推动力。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3-11-18(1).

[2]李季.大学生救人溺亡,捞尸者手牵绑尸绳谈价钱[EB/OL].(2009-11-03)[2014-01-20].http://www.Chinanews.com.

[3]周松,钟传芳,许琛.两车先后碾压2岁女童10余路人见死不救[N].羊城晚报,2011-10-16(1).

[4]陶涛,于一.中国富二代调查[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18-21.

[5]张浪.达州“文明检查团打砸娱乐会所事件”责任人被免职[EB/OL].(2011-11-30)[2014-01-20].http://www.Chinanews.com.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