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调查

2014-03-13 09:00朱吉梅
山东外语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大纲外语教学

朱吉梅

(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调查

朱吉梅

(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本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华东六省一市16所高校的英语需求分析进行调查,探究了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中需求分析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外语需求分析做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开展需求分析方法单一,过程性需求分析缺乏。本研究认为,外语教师应加强对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的学习,高度重视需求分析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各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外语教学的工作机制。

需求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英语专业教学

1.0 引言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or needs assessment,有时简称“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West,1994)。需求分析广泛应用到外语教学领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从最初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至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商务英语以及英语各类课程等。在我国外语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学需求分析一直是个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环节,相应的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束定芳、陈素燕,2009)。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行政管理人员和外语教师开展了什么样的需求分析?学生是否有表达外语需求的机会和情形?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开展需求分析的情况,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

2.0 文献综述

2.1 国外外语需求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从外语需求分析定义、对象、重要性等方面对外语需求分析理论进行研究。第一,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给外语需求分析下了不同的定义,定义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逐渐充实。以目标为导向的需求(goal-oriented)(Widdowson,198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learner-centred analysis)和以目标情景为核心的需求分析(target-centred analysis)(Bloor&Bloor,1986)、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Hutchinson&Waters,1987)、规定的需求(prescribed needs)和意识到的需求(felt needs)(Brookes&Grundy,1988;Berwick,1989)、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Brindley,1989)、目前情景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Robinson,1991)、“打基础”(foundation building)和“开发潜能”(potential realizing)两种需求(Waters&Vilches,2001)等等。从上述国外学者对外语需求分析所下的定义可以发现,外语需求分析围绕目标和学习者的实际展开。第二,对外语需求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不同层次的外语需求分析对象各不相同。开展外语需求分析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不同对象(Emmans et al.,1974;Hoadley-Maidment,1980;Johns,1991;Dudley-Evans& St.John,1998;Long,2005)。第三,对外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开展研究。外语需求分析对课程设计、教师和学习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设置一门外语课程时,需求分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Rodgers,1980)。其次,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Munby,1978;Basturkmen,1998)。最后,外语需求分析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外语学习(Schutz&Derwing,1981;Brindley,1989)。第四,对外语需求分析的历时研究。需求分析不仅应该在课程开设前进行,同时还应在课程开始、课程中间以及课程结束时进行(Dudley-Evans& St.Johns,1998)。

2.2 国内外语需求分析

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从90年代开始陆续有学者研究外语需求分析。我国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介绍和作用的研究等。首先,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外语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夏纪梅、孔宪,1999;束定芳,2004)、需求分析的特性(倪传斌、刘治,2006)、国内外外语需求分析综述(陈冰冰,2009;陈冰冰、王欢,2009)等。其次,在需求分析的作用方面,束定芳(2004)总结外语需求分析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

在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均将关注度放在外语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上。虽然,近十年来,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理论方面的研究学者不断增加,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研究学者数量较少,起步较晚的问题。

3.0 调研情况

3.1 研究问题

根据需求分析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必要性等基本要素,我们将需求分析的访谈和问卷归纳为五个主要问题,即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者开展需求分析的情况、教材编写者开展需求分析的情况、行政管理人员在设置外语课程和制定课程大纲时开展需求分析的情况、外语教师开展需求分析的情况、学生表达外语需求的机会和情形等。

3.2 研究方法

该调研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学各环节中需求分析研究的现状。访谈对象包括部分外语专家、华东六省一市17所本科院校的外语院系负责人、部分英语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对象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

3.3 调研步骤

在语言需求分析中,三角测量必须包含学习者、应用语言学家和该领域专家(Long,2005)。2010年6月访谈了3位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者兼教材编写者:戴炜栋、黄源深和李霄翔;随后,调查了华东六省一市的本科院校共17所,学校等级包括一类学校和二类学校,学校类型涵盖了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科院校、外国语院校、医学院和体育学院;其中共访谈院系领导/教研室负责人18人,问卷调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教师604人、学生1,600人。最终共回收200份英语专业教师问卷、720份英语专业学生问卷;404份非英语专业教师问卷、873份非英语专业学生问卷。

3.4 调研结果讨论和分析

3.4.1 访谈

3.4.1.1 专家访谈结果和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者、教材编写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开展需求分析的情况,就一个开放性问题访谈了国内3位知名外语专家,即制定《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或《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时如何进行外语需求分析?在什么范围内进行?谁提供信息?

戴炜栋教授讲述了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2009年《外语专业规范》的调研情况。从1994年开始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从调研、制定到最后公布实施经历了6年的时间。外语专业规范从2006年开始调研至2009年上半年完成,历时3年。这份外语专业规范几乎包括英语所有专业部分,内容涉及大纲,但比大纲涵盖更广。比如,专业规范里详细说明了本专业入门准则,专业设置、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学生应具备的知识面等;还有学生就业情况、专业特色等等。这部外语专业规范的制定有以下两个依据:一是花了2-3年时间完成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规划;二是专业评估情况。从大纲和专业规范的调研和制定时间来看,还是做了充分的需求分析。

黄源深教授介绍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制定前的需求分析。当时考虑到社会需求,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组,分头调查了社会上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走访的部门有教育部门、用人单位和军事部门等等,凡是外语专业牵涉的面尽可能都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重要因素,但社会需求也有所变化,英语专业应该从单一化的语言培养走向复合型培养模式。至于英语教材编写的需求分析,编者很少专门组织大规模的需求分析,主要根据编者的教学经验还有前人编写教材的经验进行编写。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的制定动因及过程,李霄翔教授指出了大学英语所处的困境:大学英语很难让大家满意,不仅社会不满意,家长和学生也不满意。现实情况是,大学扩招之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很难让这门课程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杨治中老师曾说,“费时”是对的,“低效”则涉及配置问题,是方法论的问题。大纲制定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专家们聚在一起把问题梳理一下,然后再反思这到底是语言本身问题,或是教学队伍问题,或是大纲设计的问题,亦或是社会和学校资源配置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在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是突破口。大学英语的问题既是课程本身的问题,也是质量工程问题,还关系到资源配置问题。英语教学体系也有问题,中小学里不解决英语的交流,不解决语音语调,只是教英语知识,到大学回过头来解决语音语调和日常会话,这是语言政策、语言规划部门的问题。而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找到一个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有必要制定课程要求。《课程要求》是根据学校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本校的大纲。当时第一轮改革在1997年,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等8所学校实施改革,后来又加了一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总结时,东大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考试大纲”,并和南大合作一起制定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大纲”。

从专家的访谈来看,全国性的教学大纲或要求在制定前都做过相应的需求分析,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的需求等。2000年公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从调研、制定到公布历时6年,尚未颁布实施的《外语专业教学规范》也是在前期大量调研基础上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影响面广,制定前考虑了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语言本身、教学队伍、大纲设计、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制定过程中设立试点学校,采取由下而上的方式,从校本的教学大纲出发,制定好之后于2004年在全国试行,2007年正式颁布。

3.4.1.2 英语专业负责人访谈结果和分析

由于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主要由英语专业负责人牵头召集骨干教师一起讨论制定,因此针对各本科院校在制定本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时是否做需求分析,访谈了英语专业负责人。78%的高校英语专业负责人均提到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制定本校的教学大纲,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会让该大学的资深教授参与。其中一所大学提到每门课程的负责人拟定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请各位授课教师提意见。在访谈的高校中只有11%的高校英语专业负责人明确说有需求分析,结合国家文件和省内情况,参考其他同类院校的大纲制定本校的教学大纲,并且每年会有微调。

对于教材选择时是否做需求分析,17%的英语专业负责人明确表示选教材时会做需求分析,因为有一部分编者就是教这门课程的教师,所以还会参考教师对课程和学生的了解。50%负责人主要关注教师对教材的意见。

至于课堂教学中的需求分析,33%的英语专业负责人回答有需求分析,主要通过听课、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来了解的;33%的负责人明确说明没有需求分析,主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材料微调课堂教学。

从访谈结果看,各高校在制定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时只考虑国家文件和一些资深专家的意见,没有做细致的外语需求分析。在选用教材时仅仅考虑老师们的意见,很少考虑实际使用者——学生对教材的看法,还有学习者的实际英语水平。在开展课堂教学方面,负责人主要通过听课、学生评教和学生座谈会来了解学生的外语需求,故了解面相对较窄。

3.4.1.3 非英语专业负责人访谈结果和分析

同样,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主要由非英语专业负责人牵头召集骨干教师一起讨论制定,因此针对各高校在制定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时是否做需求分析,访谈了大学英语负责人。50%高校非英语专业负责人明确有需求分析,有的是教务处、教师、学生代表开会讨论,召开多次会议,听取各方的声音;有的是根据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根据资源配置和需求来制定本校的教学大纲;有的是根据《课程要求》和学校情况制定。但也有38%高校的大学英语负责人谈到,他们没有进行需求分析,只是依据《课程要求》的三个层次来制定本校的教学大纲。

至于课程设置时是否做需求分析,63%的高校大学英语负责人提到在课程设置时开展需求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其课程设置论文发表在《外语界》;有的以问卷形式征询了教师和部分学生的意见。东南大学的改革措施主要源于现在社会和学校的大需求,就是从本科阶段开始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教材选用时是否进行需求分析,100%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负责人均给出了否定回答,仅有选用一家还是两家出版社的教材的区别,实质并无差别。

课堂教学中切切实实开展需求分析的高校只有13%,主要是鼓励教师开设新课,与国际接轨。尽管各高校均提到有学院领导、系部主任、教学小组长和督导听课,学生网上评教等管理监督手段,但63%高校非英语专业负责人不甚明确需求分析的含义。

从访谈结果看,大部分高校能以我国《课程要求》为依据,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并能听取学校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考虑社会、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本校的实际。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能采用最常见、最普及的问卷调查方式,征求学生、老师的意见,科学设置符合本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在选用教材时行政化趋势明显,出于各出版社的利益考虑,一般由负责人选用。课堂教学上,负责人主要通过学校的管理监督手段(听课和学生网上评教)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专业和非专业负责人访谈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高校在制定本校教学大纲时能参照国家的统一要求,通过听课、学生网上评教等常规性的管理监督手段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在教材选择时英语专业多半会参考教师对教材的意见,而非英语专业一般不参考教师的意见。

3.4.2 问卷调查

3.4.2.1 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和讨论

在本次英语教学调查中,针对需求分析,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各有2个选择题,具体结果如下:

图1 英语专业教师了解外语教学需求和学生表达需求的统计表

在教学过程中,17.5%的教师总是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59.5%的教师经常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20.2%的教师有时会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从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看,教师均能不同程度地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12.5%的教师总是根据学生的评教意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作调整,45.5%的教师经常作调整,39.5%的教师有时会调整。

从学生调查表发现,只有6.4%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老师总是会了解他们对英语教学的需求,22.9%的学生选择了“经常”,46.5%的学生选择了“有时”。对比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看,两者选择“经常”和“总是”的比例相差很大。

教师和学生选择“总是”的差额为11.1%,选择“经常”的差额为36.6%。也许教师出于主观意愿,但教师的主观意愿没有得到学生的全面认可。另外,从学生问卷调查看,17.6%的学生选择“座谈会”与英语教师交流,33.3%的学生选择“单独交流”,21%的学生选择“email/QQ联系”。很遗憾,问卷调查作为一种最简单、最能广泛了解学生情况的调查工具,教师使用的比例很低。调查发现只有6.1%的学生选择“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交流”。

3.4.2.2 非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

在本次英语教学调查中,针对需求分析,非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也各有2个选择题,具体结果如下:

图2 非英语专业教师了解外语教学需求和学生表达需求的统计表

在教学过程中,15.1%的教师总是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50.2%的教师经常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31.4%的教师有时会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从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看,教师均能不同程度地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7.7%的教师总是根据学生的评教意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作调整,38.4%的教师经常作调整,47.8%的教师有时会调整,4.2%的教师偶尔会调整,从不调整的教师有0.2%。

从学生调查表发现,12.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老师总是会了解他们对英语教学的需求,36.7%的学生选择了“经常”,38.5%的学生选择了“有时”,10.4%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会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有2.1%的学生选择“从不”。从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看,两者选择“总是”的比例相近,而选择“经常”的差额为13.5%。

另外,从学生问卷调查看,14.9%的学生选择“座谈会”与英语教师交流,29.2%的学生选择“单独交流”,31%的学生选择“email/QQ联系”。同样遗憾的是,问卷调查作为一种最简单、最能广泛了解学生情况的调查工具,只有8.2%的学生选择“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交流”。

从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教师能经常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

4.0 存在问题与相关解决方案建议

4.1 本科院校外语需求分析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3位外语专家、9所大学英语专业负责人、8所大学非英语专业负责人的访谈以及200名英语专业教师、720名英语专业学生、404名非英语专业教师和873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开展外语需求分析方面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专家在制订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均能做一定程度的需求分析,了解国家外语政策,了解学校的办学定位,在征求外语专家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制订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

二是绝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和非英语专业教师能经常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微调。

三是大部分教师采用“单独交流”或“email/QQ联系”与学生保持联系,进行交流沟通,互通信息。

作为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以及开设某门课程的第一步(Johns,1991;West,1998),需求分析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制订,也影响着具体某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是大部分高校外语需求分析做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外语课程设置中将需求分析作为工具的意识欠缺(Gardener&Winslow,1983;Long,2005;Richterich,1983;West,1994)。外语需求分析必须关注两个中心和两个实际情况,即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关注学习者本人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各高校在制订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时均缺少其中一个环节的需求分析,即社会上对外语需求的调查、毕业生对在校外语教学的反馈意见的调查等。另外,教师在承担每门课程以前,绝大部分教师没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习者的情况及外语学习需求。

二是开展外语需求分析方法单一。行政管理部门一般根据学生的评教、教学督导人员的听课来了解学生对教师以及某门课程的评价;教师一般通过单独交流或email/QQ与学生联系,了解学习者的情况。一旦教师承担的课程多,所教学生数量众多,就无法使教师在短时期内了解每名学生的情况和外语学习需求和想法。

三是过程性需求分析缺乏。外语需求分析适合于任何课程,而且应该在开设课程前、课程开始时、课程中期以及课程结束时开展。但从调查看,几乎没有教师能够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实施外语需求分析。

4.2 本科院校英语教学需求分析的对策

外语需求分析对课程设置、教师和学习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求分析将教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Grier,2005),同时使教育者将更好的、更易接近的资源提供给学生(Long,2005)。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外语需求分析理论学习。外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师都应加强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的学习,并将之扎扎实实应用于外语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确保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有机统一。语言教师需要熟悉需求分析的历史以避免重复以前的错误(Swales,2001;Long,2005),没有需求分析,教师就会出现“TENOR(Teaching English for No Obvious Reason)”(West,1994)。

外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理论素养:平时阅读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参加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班、通过国内外访学和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来提升理论素养。

二是高度重视外语需求分析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外语需求分析作为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和课程设置的第一步,务必仔细设计,采用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学习者的情况和需求,同时了解国家、学校的要求,将国家对于外语的要求、学校要求融合在课程大纲之中,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知晓和接受课程大纲要求,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外语需求和想法。在外语和第二外语教学中,研究学习者的需求应作为有效课程设计的先决条件(Long,2005)。需求分析帮助教师设计出各项富有意义的课内活动,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技能和知识,满足学生真实生活的需求(Nunan,1988)。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做到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要求》指出,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后,各高校纷纷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学沙龙、教学咨询、教学诊断等,以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坚持集体备课,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所有这些为外语需求分析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外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三是进一步完善外语教学的工作机制。首先从学校层面成立外语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国际处等职能部门领导和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担任成员,统筹协调全校的外语教学,通过定期会议和外语学习情况简报相互沟通交流学生外语学习情况,制定外语教学政策。其次,完善教学资源,为外语教学提供方便。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电脑的普及,英语教师应经常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发布问卷调查表,随时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最后,搭建学生和教师、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平台、QQ、微信等现代交流工具,教师及时将课程要求告知学生,学生能随时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间形成主动分享、交流、沟通、探讨、协商的氛围,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5.0 结语

需求分析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制订,也影响着具体某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外语需求分析对课程设置、教师和学习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各高校外语需求分析做得不够全面和深入,需求分析方法单一,历时需求分析缺乏。高校外语教师今后应加强对外语需求分析的理论学习,高度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各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外语教学的工作机制。

[1]Basturkmen,H.Refining procedures:A needs analysis project at Kuwait University[J].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8,http://exchanges.state.gov/forum/vols/vol36/no4/p2.htm[2013-10-5].

[2]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A].In R.K.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9.48-62.

[3]Bloor,M.& T.Bloor.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Practice and theory[J].Occasional paper-Centre fo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1986,(19):1-35.

[4]Brindley,G.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 design[A].In R.K.Johnson (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63-78.

[5]Brookes,A.&P.Grundy.Individualization and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1988.

[6]Dudley-Evans,A.&M.J.St.John.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Emmans,K.,E.Hawkins&A.Westoby.Foreign Language in Industry/Commerce[M].York:University of York,Language Teaching Center,1974.

[8]Gardener,P.&J.Winslow.Present and proposed methods ofdetermin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public sector higher education[A].In R.Richterich(ed.).Case Studies in IdentifyingLanguage Needs[C].Oxford:Pergamon,1983.69-78.

[9]Grier,A.S.Integrating needs assessment into career and technic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2005,42 (1):59-66.

[10]Hoadley-Maidment,E.Analysing student needs[J].London:National Centre for Industrial Language Training,Working Paper 16.1980.

[11]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2]John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Its history and contribution[A].In M.Celce-Murcia (ed.).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Language[C].Boston,MA:Heinle&Heinle,1991.67-77.

[13]Long,M.H.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4]Munby,J.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5]Nunan,D.Syllabus Desig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6]Richterich,R.Case Studies in Identifying Language Needs[M].Oxford:Pergamon,1983.

[17]Robinson,P.ESP Today[M].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18]Rodgers,T.Materials Development:Inprospect[Z].Projects in Materials-Design ELT Documents Special,1980.

[19]Schutz,N.& B.Derwing.The problem of needs assess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A].In Mackay&Palmer(eds.).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C].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1.29-44.

[20]Swales,J.M.Metatalk in American academic talk:The cases of point and thing[J].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2001,29:34-54.

[21]Waters,A.&M.Vilches.Implementing ELT innovations:A needs analysis framework[J].ELT Journal,2001,55(2):133-141.

[22]West,R.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ing,1994,1(1):1-19.

[23]West,R.ESP— State of the art[EB/OL].1998,http://www.man.ac.uk/CELSE/esp/ west.htm/[2013-10-12]

[24]Widdowson H.G.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In L.Selinker,E Tarone&U.Hanzel(eds.).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C].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1.1-11.

[25]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26]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18-21.

[2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8]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http://www.gov.cn/zwgk/2012-04/20/content_2118168.htm/[2013-2-8].

[29]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1-24.

[30]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1]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调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2]夏纪梅,孔宪.外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初探[J].外语界,1999,(1):26-31.

Needs Analysis in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ZHU Ji-mei
(Languages&Literature School,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This research,by way of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investigates how needs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teaching English majors and non-English majors in sixteen universities in six provinces and one metropolis of the East China.It is discovered that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is not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or comprehensively.The way in which needs analysis is done is too simple and progressive or on-going needs analysis is lacking.Therefore,it's suggested that theories of needs analysis should be explored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of needs analysis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to in the working syste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analysi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English major teaching

H319

A

1002-2643(2014)05-0016-07

2013-10-15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战略定位思考——华东六省一市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项目编号:GPA105019)的部分成果。

朱吉梅(1969-),女,汉族,浙江上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大纲外语教学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