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研究

2014-03-13 08:19胡开宝谢丽欣
山东外语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招待会译作汉英

胡开宝, 谢丽欣

(1.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2.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研究

胡开宝1, 谢丽欣2

(1.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2.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本文基于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对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作为特殊语域的正式程度,以及英语关系从句的多种语用功能,英语关系从句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频繁使用,其应用频率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不相上下。(2)为赢得足够时间以处理源语文本的后续信息,并方便听众理解译文,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的译员比政府工作报告的译者更倾向于将并列的两个汉语单句、名词短语和普通汉语单句等汉语结构译作英语关系从句。(3)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译自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语关系从句应用频率不及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其主要原因在于前者的汉语关系从句往往不长而且结构较为简单,可译为英语关系从句、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不同结构。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汉语关系从句大多由多个并列的单句或短语组成,结构较为复杂,通常只能译作英语关系从句,有时甚至译作多个英语关系从句。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英语关系从句;应用

1.0 引言

关系从句是指修饰名词的从属性从句,也称定语从句,表达对中心词即名词的限定和修饰关系。关系从句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有关系从句的习得(Diessel&Tomasello,2005)、关系从句的加工(Izumi,2003;Traxler et al.,2002、2005;)、关系从句的可及性和生命性(Keenan&Comrie,1977;李金满、王同顺,2007)。然而,上述研究均未涉及翻译文本中关系从句应用的规律和内在动因,而且基本上属于定性研究,尚未采用语料库方法对于关系从句的具体应用展开实证研究。本文将以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3.0版为研究平台,考察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分析其应用的规律性特征及其内在成因,以期揭示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的本质属性、策略与方法,以及汉英句式结构之间的转换规律。

2.0 文献回顾

关系从句分为前置型关系从句和后置型关系从句。前者语义上具有限定性,用来指称、识别某个实体。后者语义上具有描述性,用来提供新信息。(Bernardo,1979;方梅,2002)根据修饰语和中心词的关系,将英语关系从句分为增加信息和不增加信息两种。根据此观点,在英语叙述文体中,关系从句在语义上主要是对名词进行描绘。

Biber等(2000:66)对总量为400万词不同文体的英语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关系从句使用频率为1%。

肖云南、吕杰(2005)从关系从句习得研究的三个假设出发,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四种英语关系从句习得方面所呈现的特征。研究发现,虽然介词宾语类关系从句的结构比直接宾语更加复杂,但是其产出效果更好;关系从句在主句中位置的不同对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影响不大。

邓云华(2008)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语关系从句的语义特征、句法作用、结构类型与可及性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了英语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认知理据和语义结构。他指出,与限制性关系从句相比,非限制性关系从句对先行词作补充、说明或进一步描述。英语限制性关系从句和中心名词均是已知信息,非限制性关系从句则是一种附加信息,即新信息。汉语关系分句除复指的部分外,其他部分均为新信息。

王悦(2010)分析了英汉认知模式以及限制性定语和非限制性定语的认知心理空间对关系从句的句法结构转换的影响。他强调要理解英汉关系从句的认知差异,可从英语“树型”结构和汉语“竹型”结构差异角度来分析。这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反映了英语文化的细节分析模式和汉语文化的整体综合认知模式的差异。此前,Hwang(1987)也对英汉语关系从句之间的转换进行分析。该研究表明美国小说The Great Gatsby的英语原文中,三分之一的英语关系从句译作汉语关系从句。

以上研究从不同维度对英语关系从句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大多以英语原创语料和英语学习者语料为研究对象,尚未探讨翻译文本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规律。事实上,开展该领域的研究不仅可以推进包含口译语言特征在内的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发展,而且可以深化对于口译本质属性和口译策略的认识,从而推动口译理论的构建。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3.0版,分析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频率、特征及其内在动因。本文研究将回答三个问题:1)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总体趋势和具体特征是什么?2)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相比,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在英语关系从句应用方面呈现出哪些差异?3)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内在动因是什么?

3.0 研究设计

3.1 研究语料

本文研究采用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3.0版所收录的汉英平行语料和英语原创语料。该语料库包括三个子库,即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平行语料子库、记者招待会英语原创语料子库和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平行语料子库。该库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3.0版的组成

根据表1,上述三个子库的英语语料形符总数相差不大,分别为189,743、220,336和200,503,而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平行语料子库和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平行语料子库的库容非常接近,分别为451,782和464,963。此外,这些子库所收录语料均发表于1980至2010年间,所涉及的话题均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内容。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子库与记者招待会英语原创语料子库之间的不同只表现为口译语料和口语语料之间的差异,而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平行语料子库和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平行语料子库之间的差异仅仅体现于口译语料和笔译语料之间的不同。因而,这些子库具有较为理想的可比性。

本文旨在分析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在翻译语言特征、翻译策略和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区别于笔译的规律性特征。为此,我们选择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作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步骤

本文采用数据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我们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为检索项,应用ParaConc等软件工具提取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所有英语关系从句及其对应的汉语语句,并对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频数和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这些从句应用的总体趋势。其次,我们在分析与英语关系从句对应的汉语语句的基础上,比较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在英语关系从句应用方面所呈现的差异,探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规律及其具体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译员经常运用的口译策略与方法。最后,我们依据语域分析理论、英汉语言差异和口译相关理论,分析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内在动因。

4.0 结果与讨论

4.1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趋势及其分布

我们运用 ParaConc软件,提取由关系代词“who”、“whose”、“whom”、“which”和“that”,以及关系副词“when”和“where”和“why”等引导的英语关系从句,并分析这些从句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的应用。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

根据表2,就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而言,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的频数为878次,应用频率为每千词4.63次;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的频数为752次,应用频率为每千词3.74次。在上表所列的关系从句中,无论是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中,还是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应用频率位列前三位的均为“that”、“which”和“who”引导的关系从句。这些关系从句应用频率之和分别为每千词3.97次和3.23次,其频数之和分别为754次和649次,分别占所有关系从句频数总和的85.88%和82.15%。相比较而言,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译员比政府工作报告更倾向于使用关系从句。前者的英语关系从句应用频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尤其是“who”、“when”和“why”等引导的关系从句(p<0.05)。

通常,关系从句用于构成复合句,其特征表现为正式、严谨,故而多用于正式文体或书面文体之中,而在口语中的应用频率则相对较低。然而,表2数据表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英译语料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频率相当高。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域或语言变体,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既不同于书面语言,又不同于日常口语交流或其他口译活动,在语场、语旨和语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其一,本文研究的记者招待会由政府部门组织。在这类记者招待会上,政府官员通常代表国家或政府部门解释政府在内政、国防、外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以及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等。与之不同,日常口语交流和其他口译一般不代表政府部门宣传国家政策。因而,从语场角度上说,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与日常口语交流或其他口译活动存在较大差异。其二,就语旨而言,政府部门记者招待会的参与者包括主持人、作为嘉宾的政府官员、口译译员和为数众多的听众,政府官员代表国家或政府部门。相对于包括口译译员在内的听众而言,政府官员具有较大的权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一种疏远的工作关系,相互之间的社会距离也较大。相比较而言,日常口语交流活动所涉及的参与者之间关系通常是较为亲近的私人关系或非正式的工作关系。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和商务口译等口译活动所涉及的参与者之间关系虽然大多是正式的工作关系,但相互之间的社会距离没有记者招待会参与者之间距离那么大。其三,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的语式也与众不同。一方面,政府部门组织的记者招待会一般涉及重大问题或敏感话题。政府官员往往事先就这些问题的解释作了准备。因而,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的原文并非完全即兴的话语。另一方面,本文研究的记者招待会大多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举行,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听众包括中外记者,多达几百人。此外,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属于典型的交替传译。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过程中,译员常常记录所听到的语言信息,并根据笔记将这些信息译成汉语。显然,从语域分析角度来看,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是一种比较正式、严肃的语言交际活动。无论是其讨论话题的重要性与严肃性,还是其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听众的数量,都决定了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是较为正式的交际活动,其语言应用自然呈现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此外,英语关系从句具有多种语用功能,既可以用于限制具体事物的属性,又可以描述具体事物的特征或作用,说明具体事件发生的事件、地点、条件和原因等。因而,英语关系从句常用于翻译汉语关系从句、单句、汉语名词短语和含有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这些汉语词语或从句具有限定和描述功能。显然,由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作为特殊语域的正式程度,以及英语关系从句的多种语用功能,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频率相当高,甚至高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4.2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英语关系从句应用的差异

为探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在英语关系从句应用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我们分析了与上述英语关系从句对应的汉语结构,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与英语关系从句对应的汉语结构

由上表可知,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英语关系从句主要译自汉语关系从句、并列的两个汉语单句和汉语名词短语,与这些汉语结构对应的英语关系从句占英语关系从句频数的百分比之和分别为93.4%和95.81%,每千词的频率之和为4.36和3.76。不过,在上述语料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呈现两大差异,即:1)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中,译自汉语单句和名词短语的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频率分别显著高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P<0.05),前者比后者更倾向于将汉语单句和名词短语译作英语关系从句;2)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译自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频率显著高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P<0.05),后者比前者更频繁地将汉语关系从句译作英语关系从句。

4.2.1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比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更倾向于将汉语单句和名词短语译作英语关系从句

根据表3,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英译语料中,译自并列的两个汉语单句、汉语名词短语和普通汉语单句的英语关系从句的频数分别为291次、183次和42次,所占比例为33.15%、20.8%和4.8%,分别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的2.14倍、2.43倍和2.04倍;译自这些汉语结构的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频率之和为每千词2.74次,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译自相应汉语结构的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频率之和为每千词1.03次,前者的应用频率之和为后者的2.66倍。显然,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相比,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更倾向于将上述汉语结构译作英语关系从句。这一现象既是英语“形合”特征影响的结果,更是汉英口译特征使然。

首先,英汉语言之间的重要差异之一表现为“形合”与“意合”之间的区别。英语强调“形合”,即语句之间的衔接凭借连接词的应用。汉语特征之一表现为“意合”,即语句之间凭借内在逻辑关系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实现衔接。由于英语“形合”特征的影响,同时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严谨,译员常常将相互并列但没有使用连接词的两个汉语单句译作包含关系从句在内的英语主从复合句,如例1和例2中,英语关系从句译自相互并列的两个汉语单句中的第二个单句。事实上,将并列的两个汉语单句译作包含英语关系从句在内的主从复合句,不仅与英语“形合”特征契合,而且可以在不调整原文语言结构的前提下,按照原文语流的输入顺序译成英语,从而方便译员处理后续语言信息。与笔译译者相比,口译译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将所听到的源语语言信息译成目的语语言信息,否则会使得口译活动出现冷场,影响口译活动的顺利。因此,口译译员比笔译译者更倾向于采用顺译法,即按照原文语句的句序进行翻译,将并列的汉语单句译为包含连接词的英语复合句。

例1.但是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我们继续进行开创式的工作。

Yet,we are still faced with numerous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head which requires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s we press ahead.

例2.举一个例子,和你的国家,你所在的国家有关系,也是贵国的一个光荣。

Let me share with you an example tha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country you come from.

我们还发现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过程中,译员常常将“有/没有 +名词结构”译作“there be+ noun+who/which/that”引导的关系从句。

例3.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人把问题政治化,把非法入境者和所谓难民混为一谈。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re're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who are trying to politicize this issue and confuse the two concepts of illegal border crossers and refugees.

例3中,汉语原文中的“有 +名词结构”译作与其句序基本相同的“there be+名词”结构。该类英语关系从句的数量为52个,占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总数的6.44%。应当指出,这一翻译处理不仅使译员能够按照原文的句序进行翻译,有效减轻译员处理信息的负担,而且成功再现了“有/没有 +名词结构”这一汉语结构的描写功能。

其次,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具有“即席性”特征。由于时间紧迫,信息处理的负担相当繁重,口译译员在翻译一些汉语术语时,往往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提供相应的英语对应词,故而常常采用解释性翻译方法,将这些词语译为“名词/代词 + that/ which”引导的关系从句,对汉语术语所描述事物的属性进行限定或定性描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英语关系从句的频繁使用。具体情况请看表4:

表4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部分汉语术语的英译

由表4可知,“网民”、“台独势力”、“牺牲者”、“植物人”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这些汉语词汇均可译作相应的英语对应词,但由于译员所承受的压力大,短时间内往往不知道或暂时遗忘这些对应词。在这种情况下,译员不得不把这些词汇译作“名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关系从句结构”。译文表达虽然较为冗长,却能够准确再现这些汉语词汇的内涵。

还应指出,在汉英口译过程中,为了赢得足够时间以处理源语文本的后续信息,并使译文易于理解,译员常常有意识地选用英语关系从句,利用其描述和补充说明的功能,明示原文隐含的信息,对原文相关概念或名词进行补充说明,或增加额外信息,以增加译文的冗余度。我们分析了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中译自汉语术语或普通汉语名词短语的英语关系从句,发现用以明示原文隐含信息或增加译文冗余度的英语关系从句数量分别为37个和114个,分别占该类关系从句总数的22.16%和68.26%,两者所占比例之和高达90.42%;而用于翻译汉语术语的英语关系从句数量为16个,所占比例为9.58%。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部分普通汉语名词短语的英译

根据上表,第1至5个名词短语的英译中,关系从句用于明示汉语名词短语的隐含意义,而在第6-16个名词短语的英译中,关系从句则用以增加格外信息。

我们还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译自汉语名词短语的英语关系从句,发现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译者经常选用英语关系从句翻译汉语术语,但较少明示原文隐含信息或增加额外信息。根据表3,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译自汉语名词短语的英语关系从句共67个。其中,用以翻译汉语术语的英语关系从句51个,占该类关系从句总数的76.11%;明示原文隐含信息或增添额外信息的英语关系从句分别为5个和8个,所占比例仅为7.46%和11.94%。不过,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译作英语关系从句的汉语术语基本上没有对应的英语术语,如表6所示:

表6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部分汉语术语的英译

4.2.2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比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更频繁地将汉语关系从句译作英语关系从句

根据表3,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英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译自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语关系从句所占比例和应用频率均较高:所占比例分别为40.45%和72.21%,应用频率分别为每千词1.87次和2.84次。不过后者的比例和应用频率分别为前者的1.78倍和1.52倍。很明显,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倾向于将汉语关系从句译作英语关系从句,但后者比前者更频繁地将汉语关系从句译作英语关系从句。究其原因,这一现象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所致,即:1)汉语关系从句和英语关系从句句法功能契合;2)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汉语原文在文体特征方面存在差异。

一方面,汉语关系从句和英语关系从句均可用于对中心名词所表示事物的属性进行限制或修饰,在语义上具有限定性,用以指称、识别具体事物。不过,汉语关系从句一般置于所限制的中心名词前面,而英语关系从句置于所限制的中心名词之后。由于汉英关系从句均具有限制和修饰这一句法功能,前置的汉语关系从句大多译作后置的英语关系从句。从理论上讲,汉语关系从句尤其是较短或结构较为简单的汉语关系从句可译作同样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英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其他英语结构。然而,就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而言,为了方便听众的理解,同时为了争取时间以处理后续信息,译员常常将汉语关系从句译作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英语关系从句。实际上,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充当话语标记语的作用,用于揭示下文的语言结构和语义信息,明示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帮助听众把握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就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而言,将汉语关系从句译作英语关系从句,而非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其他结构,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正式、严谨,避免出现歧义现象,从而再现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政治文献的文体风格。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举办的记者招待会总体上较为正式,但本质上是一种口语交际,其语言应用呈现较为显著的口语特征。以汉语关系从句的应用为例,本文研究的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中汉语关系从句的长度不长,一般为4-12个字左右,结构也较为简单。分析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译,我们发现译员不仅采用直译方法将这些从句译作英语关系从句,而且也往往译作英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其他英语结构。(具体情况参见表7)

表7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部分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译

表7中,第1-2例中的汉语关系从句若译成现在分词短语“rising in peace”和“taking place not so long ago”,所表示的时间与原文不符,故只能译为英语关系从句。第3-4例中,汉语关系从句既可译作英语关系从句,也可译为现在分词短语。第5和第6例中,汉语关系从句译成了英语关系从句,还可分别译为英语介词短语“of human beings”和形容词短语“good at learning”。第8-10例中,汉语关系从句分别译成介词短语和现在分词短语。此外,这些从句还可译作英语关系从句,即“that is oriented to the general public”、“that is oriented towards peace and prosperity”和“that guides the settlement of boundary question”。

相比较而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书面政治文献,政府工作报告旨在总结政府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的工作思路,一般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在语言表达上要比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正式、严谨,其汉语关系从句应用的频率也往往高得多。而且,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汉语关系从句大多由多个并列的单句或短语组成,句长较长,结构也较为复杂。这些关系从句若译作介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译文往往冗长,容易产生歧义,而且很难保持行文的流畅。此外,包含政府工作报告在内的政治文献的翻译一般要求译文完整、正确地再现源语文本的意义,不允许出现语言表达出现模糊和歧义现象。因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译者倾向于将汉语关系译作英语关系从句,有时甚至译为多个英语关系从句,其结果导致由汉语关系从句翻译而来的英语关系从句应用频率远远高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必须指出,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译员相比,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译者拥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有条件选用结构较为复杂的英语关系从句,以准确再现政府工作报告中较为复杂的汉语关系从句所表达的语义信息及其对事物进行限制、修饰的句法功能。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表8 政府工作报告中部分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译

上表中,汉语关系从句都比较长,少则10个字,多则个71个字,结构也比较复杂,大多由2-6个并列的单句或短语组成。这些从句均译作英语关系从句。其中,第2例和第7例中的汉语关系从句译成2个英语关系从句;第4例中的汉语关系从句译为2个英语关系从句和1个独立的英语单句。第5例、第9例中的汉语关系从句分别译作5个和6个英语关系从句;第3例和第8例中的汉语关系从句则分别译作由2个和4个并列单句或短语组成的英语关系从句。事实上,译者将这些较为复杂的汉语关系从句译为多个英语关系从句,或译作由多个并列短语组成的英语关系从句,既能凸现汉语关系从句的限制、修饰功能,又能达到完整再现原文语义信息的目的。

不难看出,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汉语关系从句之所以频繁译作英语关系从句是因为英汉关系从句句法功能的一致。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汉语关系从句应用的频率要高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而且要复杂得多,故而往往只能译作一个甚至多个英语关系从句。相比较而言,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的汉语关系从句结构要简单得多,除译作英语关系从句之外还可译为英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其他结构。

5.0 结语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对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频繁使用,其应用频率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较为接近,甚至高于后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作为特殊语域的正式程度,以及英语关系从句的多种语用功能;2)由于口译具有“即席性”特征,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的译员需要赢得足够时间以处理源语文本的后续信息,并方便听众理解译文,因而比政府工作报告的译者更倾向于将并列的两个汉语单句、名词短语和普通汉语单句等汉语结构译作英语关系从句;3)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均常常将汉语关系从句译为英语关系从句。不过,前者译自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频率不及后者,其主要原因表现为两方面。其一,作为特殊的口语交际活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具有较为明显的口语特征,其汉语关系从句一般不长,而且结构也较为简单。这些从句不仅可译为英语关系从句,而且可以译成英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其他结构。其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汉语关系从句大多由多个并列的单句或短语组成,长度较长且结构较为复杂。为完整、准确地再现源语文本信息,避免出现语言表达的歧义,这些从句通常只能译作英语关系从句,有时甚至译作多个英语关系从句。

[1]Bernardo,R.The function and content of relative clauses in spontaneous narratives[A].Proceedings of Fi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ley Linguistic Society[C].1979.539-551

[2]Biber,D.et al.Corpus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Diessel,H.&M.Tomasello.A new look at the acquisition of relative clasues[J].Language,2005,81:882-906.

[4]Hwang,C.L.The Relative Clause Construcion in Chinese[D].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87.

[5]Izumi,S.Processing difficulty in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relative clauses by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Learning,2003,53:285-323.

[6]Keenan,E.&B.Comrie.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grammar[J].Linguistic Inquiry,1977,8:63-69.

[7]Traxler,M.J.,Morris,R.K.&R.E.Seely.Processing subject and object relative clauses: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2,47:69-90.

[8]Traxler,M.J.,S.A.Blozis&R.K.Morris.Working memory,animacy and verb class in the processing of relative clause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5,53:204-224.

[9]邓云华.英汉关系分句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42-44.

[10]方梅.从章法到句法:汉语口语后置关系从句研究[Z],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南昌大学,2002.

[11]李金满,王同顺.当可及性遇到生命性: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使用行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702-711.

[12]王悦.英汉关系从句的认知模式对比[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2):89-91.

[13]肖云南,吕杰.中国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259-264.

The Use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 in Chinese-Englis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HU Kai-bao,XIE Li-xin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Chinese-Englis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Corpu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 in Chinese-Englis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show that 1)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 occur with a high frequency in Chinese-Englis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s a result of the formality of pres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nd the various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2)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nslators of the work repor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the interpreters engaged in Chinese-Englis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re more inclined to render two or more coordinated Chinese sentences and Chinese noun phrases into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The purpose in doing so is to gain extra time for processing the source speech and facilitate the listeners'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 speech.3)The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 occur with a lower frequency in Chinese-Englis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tha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k repor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ince the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 are found to be short and simple in the pres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and can be rendered into English prepositional and participle phrases in addition to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However,in the work repor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the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which are long and complicated,tend to be translated into one or more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

press conference;Chinese-English interpreting;English relative clauses;use

H059

A

1002-2643(2014)04-0008-09

2013-12-06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项目编号:10&ZD127)之子课题“专门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开宝(1966-),男,汉族,安徽安庆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学。

谢丽欣(1979-),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猜你喜欢
招待会译作汉英
what用法大搜索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蛇开记者招待会啦!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SOME汉译初探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