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保险问题分析

2014-03-15 09:36梁慧超焦丽雪赵艳周
关键词:人身险保险业京津冀

梁慧超,焦丽雪,赵艳周

(1.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京津冀发展研究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保险问题分析

梁慧超1,2,焦丽雪2,赵艳周2

(1.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京津冀保险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对 2001年-2013年人均GDP、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保险业绩指数、保险业务构成等方面的数据统计,观测到京津冀保险业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性和梯度层次性。其次,对京津冀地区保险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描述。最后,为使区域保险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利用地缘优势,建立京津冀保险业有效的金字塔结构,达到京津冀保险业生态系统设想的效果,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京津冀;区域经济;保险业;协同发展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未来摆脱京津冀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市场分割、资源垄断、区位优势发挥与错位发展不够明显、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偏低等困境,需要积极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是率先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将会成为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瓶颈、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合理、有效、顺畅流动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障。保险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2014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时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对冲经营和生活风险、增强安全感,激发社会创造创业动力,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可以一举多得。”因此,处理好保险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保险业经济效益与区域整体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保险业做大与做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国内外关于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

关于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关注的焦点从单纯分析保险行业转移到研究保险行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来,在保险对经济的影响机理、影响路径研究,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Damian Ward和Ralf Zurbruegg(2000)认为,保险的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功能能帮助风险厌恶者的个体购买昂贵的物品,从而增加了被保险部门和与被保险部门相关联的部门的购买、利润和雇用,因而具有正的外部性。[1]Peter Haiss和Kjell(2008)指出保险对GDP具有正相推动作用,保险业对经济的作用与该国经济增长水平密切相关。[2]Arena (2006)发现保险市场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寿险对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非寿险则对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均产生了积极影响。[3]Ward and Zurbruegg (2000)对英美在内的9个OECD国家1961-1996年间的实际年度GDP数据和保费总量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结果发现其中有些国家的保险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另外一些国家则相反,最后得出保险业的发展同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4]Chien-Chiang Lee,Chi-Chiang Lee, Yi-BinChiu(2013)在《TheLinkbetweenlifeinsurance activities and economic growth:Some new evidence.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一文中,应用似乎不相关的面板回归扩张的 Dickey-Fuller(SURADF)检验方法,通过对 41个国家1979-2007年收入的三个水平来研究人均寿险保费与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稳定性。最后确定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表现出长期和短期双向因果关系。[5]我国学者吴永钢、李政(2013)从保险业、银行业、股票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保险促进经济的金融机构的内部机理。指出保险通过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以及作为金融中介促进资金融通等来拉动经济增长。[6]丁雪梅(2013)认为相对于文化、习俗和宗教,区域经济的繁荣程度更是最大程度地影响着保险业的发展,同时便捷的交通通讯为保险业的信息传递提供保障。[7]丁立超(2014)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保险公司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河北省人身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8]张淑英、李鹏燕(2008)分析了河北省保险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在河北省保险增长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保险增长的Granger原因的结论。[9]饶晓辉、钟正生(2005),[10]王立平(2005),[11]胡宏兵(2007),[12]钱珍(2008),[13]孙健、张春海(2010)[14]和史丽媛(2012)[15]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基本一致认为对中国而言,保险市场的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才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原因。吴洪、赵桂芹(2010)指出寿险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等地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非寿险业则在较高经济增长水平的地区作用显著。[16]袁缘,谭毅(2014)发现财产保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当市场集中度小于0.330 6的时候,财产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统计意义上显著的正效应;当市场集中度大于0.330 6的时候,财产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具有统计意义上显著的正效应。[17]

从相关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探讨商业保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多针对某一行政区划进行分析,以某区域经济为考量的较少;多以商业保险作为一个整体或从寿险和非寿险角度进行分析,细化到人身险和财产险分别探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少。目前针对京津冀各地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以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区域保险业为研究对象的探讨更少。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具体分析京津冀三地保险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商业保险如何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与区域经济实现同步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京津冀地区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京津冀保险业的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当前,保险业在京津冀的区域合作能力和资源共享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未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要求的现象,特别是三地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2013年京津冀三地保险业发展状况

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流入渠道,同时也是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保险深度是指一个地区保费收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即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它是反映一个地区的保险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是按照某地的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即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地区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这三个指标在说明一个地区保险业发展程度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从这三个指标入手,对京津冀地区的保险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表1 2013年京津冀三地保险业发展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京津冀三个地区在人均 GDP、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方面存在显著差距。

1.从人均GDP指标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经济严重落后于京津两地。

2.从保险深度来看,北京的保险深度远高于天津和河北,说明北京保险业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保险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保险业的壮大,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而天津和河北的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表现相对较弱。

3.从保险密度来看,北京的保险密度是天津的2.5倍,是河北的4.1倍,地区间的差距较大,说明北京地区的保险普及程度、人们对保险的认可度以及保险意识均高于天津与河北地区。

综合保险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三个指标的比较,可以看出,北京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天津,河北最低,而这与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保持一致的。由此可以推断,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2013年京津冀三地保险业发展程度比较

仅仅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来衡量保险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够全面,因此会引入保险业绩指数指标。保险业绩指数(IPI)是一年内某省市的保险深度指标与全国的保险深度指标的比值,即保险业绩指数=省市的保险深度/全国的保险深度;由于保险深度反映的是保费收入和GDP的关系,因此,保险业绩指数公式可以转化为:某省市的保险业绩指数=省市的保险地位/省市的经济地位。某省市保险业绩指数大于1,则该省市的保险地位比其经济地位高,该区域保险发展水平比全国保险发展水平好;如果某省市保险业绩指数等于1,则该省市的保险地位与其经济地位相当,该区域保险发展水平为全国保险发展平均水平;如果某省市保险业绩指数小于1,则该省市保险地位比其经济地位低,该区域保险发展水平比全国保险发展水平差。[18]利用表1中2013年京津冀三个地区的保险深度数据与当年全国的保险深度3.02%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三个地区的保险业绩指数,见表2。

表2 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保险业绩指数

1.北京的保险业绩指数大于1,说明北京保险业地位比其经济地位要高,该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比全国保险业发展水平高,保险业发展程度高。

2.河北、天津的保险业绩指数都小于1,说明该地区保险业地位比其经济地位低,该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比全国保险发展水平低。但河北的保险业绩指数更接近1,说明其保险业地位与其经济地位几乎相当,保险业发展水平也与全国保险业发展平均水平接近。

3.天津地区保险业发展程度落后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京津冀地区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保险业分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是指按商业原则经营,以营利为目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社会保险是指在既定的社会政策指导下,由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对公民强制征收保险费,形成保险基金,用以对其中因年老、疾病、生育、伤残、死亡和失业而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根据保险标的的不同,进一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本文针对商业保险并从财产险和人身险的角度分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中,财产险与人身险孰高孰低。

1.2013年京津冀三地保险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由京津冀三地保险业务收入结构呈现出的图例(见图1-3),可以看出:三个地区的人身险保费收入都要高于财产险,但各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天津市与河北省的财产险保费收入与人身险保费收入比例都为0.63∶0.37,说明两地情况相似;北京市财产险保费收入与人身险保费收入大概为0.71∶0.29,人身险在保险业中比例较高。

2.京津冀三地财产险、人身险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

本文选择了京津冀2001-2013年的相关数据。保费收入、财产险保费、人身险保费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京津冀3个省市保监局网站;GDP、总人口数据则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数据库,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数根据其中数据计算所得。统计和计算结果见表3-表5及图4-图7。

图1 2013年北京市保险业务收入结构

图2 2013年天津市保险业务收入结构

图3 2013年河北省保险业务收入结构

1)京津冀三地财产险、人身险和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

从表3-表5中对京津冀三地财产险保费、人身险保费和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值、中位数以及峰值对比中可以观测到各地保险业发展情况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特点,可以看出相对于财产险而言,人身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推动作用显得更大些。

表3 北京市财产险、人身险和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

表4 天津市财产险、人身险和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

表5 河北省财产险、人身险和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

图5 天津市2001-2013年商业险保费变化趋势

图4 北京市2001-2013年商业险保费变化趋势

图6 河北省2001-2013年商业险保费变化趋势

2)京津冀三地2001-2013年商业险保费与GDP的变化情况

从图4-图6可以看出:财产险保费收入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但北京、河北这14年财险保费收入波动较大,而天津较为平稳;人身险保费收入由高到低也是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但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天津的起伏波动远大于北京和河北,发展极不平稳。从图7可以看出,京津冀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北京市人均GDP总体水平较高,天津市人均GDP的上升势头强劲,近几年超越了北京市,河北省的人均GDP最低且上升趋势平缓,这与保险业的发展情况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图7 2001-2013年京津冀GDP的变化趋势

3.京津冀保险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以上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京津冀保险业发展态势与当地经济增长状况呈现出相似的状态。京津冀三个地区无论是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来看,人身险的发展水平和波动情况均高于财产险。相对于财产险而言,人身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密切,贡献也更大些,这一点课题组在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中也得到了验证。可见,京津冀保险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北京市的保险业发展程度较高,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相对落后,并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和层次性。

保险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具体到特定地区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如果把三个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情况看成是保险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保险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必定经历由彼此互不依赖、互不影响的关系到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良性循环的转变过程,这又恰恰是保险业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和衡量标准,即保险业的发展最终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一致。保险业通过风险投资,提供补偿等功能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收入,调整结构等带动保险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成为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形成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这将是未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以及区域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目标。

四、京津冀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瓶颈及解决对策

尽管京津冀保险业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性和梯度层次性,但却没有形成有效的金字塔结构,没有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因此,利用地缘优势,充分考虑区域保险业与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其他因素的协调性,建立京津冀区域保险业有效的金字塔结构以及保险资源共享机制,迫切需要根据京津冀各地区保险业发展以及保险业与经济协调度的差距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保险发展策略,以提升保险业的便捷、高质、高效、无障碍服务水平和普惠化程度,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破解京津冀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瓶颈问题:

1.利用京津冀保险业发展的梯度层次,合理定位,实现优势互补

从上述对京津冀保险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三地保险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形成了“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经济腹地”的局面。保险业发展程度的极大落差势必影响京津冀区域保险协调发展的实现。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需要逆向转化,变劣势为扭转局面的跳板,有效利用层次差异性,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加强保险业的区域协调合作,构建京津冀区域保险有效金字塔结构:北京作为首都,应充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凭借国内外顶尖保险机构的集聚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智力资源、独特的政治资源,在区域保险业中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和带动天津、河北保险业水平的提高;天津作为直辖市,是改革发展的实验创新基地,具有政策优惠、交通便利、技术先进等优势,上承北京保险产业和资源要素转移,下连河北保险业产业结构升级,位于发展的中心优势;河北省最大的优势是人力资源丰富,这对于发展保险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和需求,使其具有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后发发展潜力。三个地区应根据各自比较优势选择错位发展,以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

2.加强京津冀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间的合作,实现深度融合

“产业分离,功能分散”,各个相关产业之间存在“对而不接、接而不通、通而不畅”的现象,这是京津冀保险业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又一个瓶颈。目前,京津冀三地不仅保险业之间互不沟通,独自发展,而且在同一地区保险业与其他产业尤其是金融产业之间也存在产业不对接问题,未形成金融产业链“一条龙式”发展局面。然而,任何产业独立的发展都不是长久之计,既要形成保险业全方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面,又要形成保险业在服务业中引领和支撑的局势,以确保产业优势,就应加强保险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与创新。京津冀应进一步加强区域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银保”、“证保”的合作与互动,在互动中既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又提升保险业自身的发展能力。京津冀三地要确立自主创新的思想,通过提高合作层次、开辟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开发金融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京津冀保险业的协同发展水平。

3.破除京津冀保险业跨地区发展屏障,实现保险资源共享

地理位置、空间距离和行政壁垒是京津冀保险业实现协同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京津冀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形成了市场分割、资源垄断、信息交流不畅等局面。构建区域保险生态系统,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障碍,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清除市场障碍,使保险资源在京津冀区域既能共享又能自由流动,从而使人们真正享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实际便利。一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形成“发展保险业的目的是做蛋糕而不是抢蛋糕”的共识,区域保险业协同发展并不意味着处于保险业较低层面的地区抢占较高层面地区的保险资源,即不是河北省抢占北京、天津的保险资源,而是各自贡献自己的优势力量,优化保险资源配置,使区域保险业发展更加合理,在加强沟通与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二是相互开放和发展区域保险市场,突破保险体制中的地域和行政障碍,建立京津冀统一的区域保险市场,实现保险资源跨区域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保险资源的共享,为京津冀区域保险业协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4.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实现京津冀保险业的区域协同发展

实现京津冀保险业的区域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监管政策不统一的问题。目前京津冀依照保监会统一的监管目标与基本准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监管政策和具体办法,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监管政策尚难统一,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这将阻碍京津冀保险业协调发展进程。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下,保险业除了在业务发展、资源共享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外,还应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强化监管,规范经营。为实现保险业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化,需要建立适合京津冀发展特点的统一规范并有一定倾斜的区域保险监管机制,实现区域保险业的深度合作,以提高京津冀保险业的竞争能力、服务能力、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的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能力,进一步提升保险业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更好地助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

5.提高京津冀保险业的区域普惠化程度

符合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或者一地区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出发点,并一致强调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到千家万户。目前,京津冀三个地区的保险业还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险种的开发以及保险服务都立足于极大化赚取利润,导致整个保险业发展导向发生扭曲。因此,在京津冀区域保险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中,要注意提高保险业的普惠化水平,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提供优质便捷、互认互通的保险服务。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紧密衔接,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支持符合资质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产业、参与健康服务业整合;鼓励开发多样化的医疗、重疾、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如通过实行“无障碍就医”政策,实现京津冀患者自由流动、三地医疗险的患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三地医疗设备和资源自由流动的区域医疗保险一体化局面。通过提高区域保险业的普惠化程度,增强民众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提升安全感,才能带动人们投保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对冲保险业的经营风险,使区域保险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进而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提供动力和保障,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

[1]Damian Ward,Ralf Zurbruegg.Does Insuranee Promote-EeonomieGrowth?Evidenee from DECD[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ee,2000,67,(4):489-506.

[2]Peter Haiss,Kjell Sumegi.The Relationship of Insurance and EconomicGrowth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Analysis[J/OL].http://fgr.wu一wien.ac.at/institut/ef/nexus.html.

[3]Arena,Marco.Does Insurance MarketActivity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Cross-Country Study for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Countries[J].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 2006,(12):40-98.

[4]WardDamian,ZurbrueggRalf.Does Insurancepromote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0,67(4):489-506.

[5]Chien-Chiang Lee,Chi-Chiang Lee,Yi-Bin Chiu.The Link between life insurance activities and economic growth:Some newevide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2013,(32):405-427.

[6]吴永钢,李政.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金融协同的视角 [J].南开经济研究,2013,(4):82-94.

[7]丁雪梅.关于现代保险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探讨 [J].劳动保障世界,2013,(9):200-202.

[8]丁立超.河北省人身保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J].时代金融,2014,(5):156-159.

[9]张淑英,李鹏燕.河北省保险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研究 [J].河北金融,2008,(3):63-64.

[10]饶晓辉,钟正生.保险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J].上海经济研究,2005,(12):14-20.

[11]王立平.我国保险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分析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39-42.

[12]胡宏兵.中国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1999-2007 [J].山东经济,2007,(6):74-78.

[13]钱珍.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与保险发展的长期联动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7):50-54.

[14]孙健,张春海.基于VAR模型下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机制研究 [J].应用研究,2010,(9):35-39.

[15]史丽媛.保险与经济增长引致关系研究 [J].生产力研究,2012,(1):94-96.

[16]吴洪,赵桂芹.保险发展、金融协同和经济增长 [J].经济科学,2010,(3):61-72.

[17]袁缘,谭毅.不同市场集中度下财产保险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 [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4):5-10.

[18]蒋才芳.基于保险业绩指数的区域保险差异探析 [J].湖南大学学报,2009,(4):46-49.

RegionalInsuranceBasedon Beijing-Tianjin-HebeiIntegration

LIANGHui-chao1,2,JIAOLi-xue2,ZHAOYan-zhou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Against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this 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 in this region.First of all,based on the data statistics of 2001-2013 per capita GDP,premium income,insurance depth,insurance density,insurance performance index and the insurance business structure, we have fou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gradient hierarchy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Second,we have also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region.Finally,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we should us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to establish effective pyramid structure of the regional insurance industry,thus achieving industrial ecosystem in the region.W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five perspectives.

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al economy;insurance industry;integration

F061.5

A

1674-7356(2014)-04-0001-08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4.04.001

2014-10-28

梁慧超(1968-),女,山西文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时间:2014-12-11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41211.1226.001.html

猜你喜欢
人身险保险业京津冀
2020年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人身险业务总量统计表
2019年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人身险业务总量统计表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人身险业务总量统计表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人身险产品可用二维码辨真伪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