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化工专业“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专业建设为例

2014-03-16 05:38邓兰青陈浩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岳阳订单式化工

邓兰青 陈浩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湖南岳阳 414000)

高职应用化工专业“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专业建设为例

邓兰青 陈浩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湖南岳阳 414000)

高职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以不断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岗位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根据岳阳市地区产业优势,已制定符合岳阳市地方产业对化工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2+1”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并有效实施“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满足地方企业所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

应用化工专业;“2+1”订单式;人才培养

岳阳市化工行业现已形成大中型国有化企业、中小型集体乡镇与民营化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的高新企业的格局,产品种类从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到能源化工等等应有尽有。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特殊地位,它与能源、信息、生物化工以及材料学科之间紧密联系,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国际化,相关化工企业的用人观念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由过去的追求高学历转变为现在的重能力、重应用、重技术、重素质。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化工专业建设为发展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准确定位办学方向,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核准岗位工作要求,完善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与发展力。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专业依托地方经济产业,以服务于地方企业为宗旨,坚持进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现已初步建立“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出一批能满足岳阳区域内化工企业所需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以达到稳定岳阳市化工企业应用操作员工队伍[1],以显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化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将“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贯穿于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并将其确定为应用化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一、“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学生有两年时间在学校进行教育,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与产业、企业进行对接,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专业“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培养方案,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在课程体系方面构建以培养学生操作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模块教学体系[2],在素质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资格技能方面实行“双证”制,在就业方面实行定向培养,在师资培养方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确保教学质量。应用化工系与巴陵石化公司、岳化集团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合同,化工专业教师与订单企业工程师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开发、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化工专业学生首先经过校内的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后,再通过顶岗实习掌握相关专业的岗位能力,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以使学生毕业时便可与订单企业“无缝对接”,同时也实现了高职教育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亟需建立一套能够满足学校和企业顺畅、无缝合作的运行机制以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2+1”模式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项目、设备、人才和技术,实施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学校节约了办学资本[3-4]。岳阳市是一个石油化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因此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可以先在本地区岳化集团等多家化工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学生可以认识化工企业,并融入到化工行业;另外,学院还将目光转向江浙、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化工企业,与多家企业建立良好订单培养合作关系,以满足应用化工专业学生就业的需求。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为了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向深层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以“实用、实践、实际、实效”原则,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采取“必需、够用”的标准,“必需”是指核心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够用”是延伸解决的内容,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可以解决各个小方向上需要储备的特殊知识和技能。应用化工系采用2年的理论课程学习,达到必需的标准[5-7],“2+1”订单培养模式需要减少相关的理论课程设置或减少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特殊的理论或实操技能培训课程。因此,应用化工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置,以确保“2+1”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衡量。化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决非一朝一夕所能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手段,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1)采用“低职高聘”,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2)创设良好外部环境,培养“双师型”教师,按综合能力分“双师型”教师和高级“双师型”教师,以薪资体现其差别;3)允许并鼓励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到社会和企业兼职;4)鼓励教师参加本专业系统、本行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学院对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进行薪资奖励,激励更多的教师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5)高薪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专业教学,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与企业、市场以及社会的联系,并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于实践,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在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内部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理论功底深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源泉。

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管理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校企人力资源建设、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学生有为期1年在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这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增加了辅导员管理学生的难度。应用化工系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三导师”监管制度,企业技术管理骨干为实训指导师,主要承担学生在企业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专业知识讲授,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教师为专业指导师,主要承担学生校内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操作能力的培训和校外现场教学;辅导员为职业规划师,主要承担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与相关工作,同时还兼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根据实习管理规范和教学大纲,三导师有机结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专业岗位技能及思想价值观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并利用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以往每门课程主要通过对学生理论的考试或考查进行考核,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只要应付好考试就可以拿到文凭。为了显著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化工系确立了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考核方法,逐渐取消传统的考试和考查方式。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多种新型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后,要求实验课程均采用实际操作考试,同时要求学生取得大学英语三级证,全国计算机考试一级证以及与应用化工专业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尽量在考核中,加入行业企业的评价标准。

二、实施“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并使其有效实施,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抓手于改革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针对企业岗位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签订订单培养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设施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多方面的合作,化工系与订单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并针对应用化工系高职学生的特点,认真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驱动教学,达到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为了提升高职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解决所遇问题的能力,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系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合作,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系统设计与实施理论教学、生产实训与顶岗实习教学模块,并由专业教师与工程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化工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力争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将职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培育、敬业精神和劳动态度融入到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学生的校内理论指导教学、校内实训、模拟生产实训与顶岗实习进行有机结合,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培养目标,学生可以顺利地从理论学习到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最后到定向岗位操作过渡,实现教学目标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连接。

三、“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成效

“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使学生从入校就已经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因而学生就会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并根据所需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实习锻炼,进一步掌握企业所需求的实践技能。“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得到更全面地提升,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诚实守信等品质;增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树立了正确的学业观和就业观[8]。充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

“2+1”模式的实施,使教师走进企业,加强了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会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9],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在实训中,教师不再单纯的以课堂、教材为中心,而是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学生在实习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课程,不但可以丰富校内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解决实习中碰到的困难。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参与教学和学院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使专业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可以培养出更多受社会、企业欢迎的学生,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声誉同样也提升了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知名度,为学院的招生带来了更多的生机,更加有利于学院的发展。

实训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向实习企业进行展示,也使企业能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学生,从而促进了学生就业。“2+1”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借助了企业的实训资源,学生通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践实训,可以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实训期间,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具体的岗位上学习与工作,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明确了企业对用工的需求。

“2+1”模式的实施,企业可以直接招聘到既具备有相关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缩短了正常招聘时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时间,也有效地缩短了毕业生上岗的磨合期,促进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成本。

总之,“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方面已经取得实质性成果,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将逐步建立与合作企业的“订单式”培养长效机制,实现学生学习目标与就业岗位能力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学生、学院、家长、企业的多赢。

[1]杨林,朱利霞,田京城.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改实践与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2009(3):99-100.

[2]王车礼,冷一欣,龚方红.化工类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90-93.

[3]王世荣.工学结合“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2(9):49-51.

[4]吴梅青.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8(8):53-54.

[5]杨泽慧,邵丹凤,洪晓波,等.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19(2):75-78.

[6]易卫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 2012,39(12):194-195.

[7]吴雨龙.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80-81.

[8]张淑新.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71-172.

[9]张慧波,董艳杰,陈亚东.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项目化课程建设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9):35-36.

(责任编校:马余平)

Discussion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 ode of"2+1"Order Form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pplied Chem ical Engineering --A ca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Chemical Specialty in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NG Lan-qing CHEN Hao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Department,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ueyang,Hunan 414000)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post ability and occupation ability,to continuously mee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areas of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job skill requirements.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 of our city,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eveloped"2+1"order form formeeting Yueyang chemical industries'demand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talents,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the training mode of"2+1"order form,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enterprises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Specialty;"2+1"order form;talent training

G 712

A

1672-738X(2014)02-0011-04

2013-11-28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10c0336)。

邓兰青(1982—),女,湖南岳阳人,应用化工讲师,化学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化工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岳阳订单式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Mike21模型在长江岳阳补水泵船洪水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关于提高管内岳阳北站和郴州站可控顶运用质量的工作探讨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