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2014-03-16 05:38许晓薇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顶岗院校高职

许晓薇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福建福州 350108)

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许晓薇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福建福州 350108)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环节。CI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评价模式,适用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质量评价。当前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偏重考核结果,缺乏对实习过程的管理评价。本研究分析了传统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一体的高职酒店管理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模式和流程。

CIPP模式;酒店管理;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顶岗实习中学生能真实感受酒店行业,做好职业心理调适,通过履行实习岗位的职责,也锻炼了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但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不仅取决于院校、学生、酒店企业,还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顶岗实习的管理面临多方面困难,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亟需变革以适应环境变化。

一、CIPP评价模式与顶岗实习质量管理的关系

美国学者斯塔弗比姆(Stufflebeam)1967年提出的一种改进/绩效问责取向的评价模式,具有动态评价的特征。CIPP模型是将项目(此处项目指的是顶岗实习)本身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这种模式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四种评价所组成。这四种评价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因此CIPP模型亦称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

教育评价理论领域有许多流派,目前在顶岗实习评价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是泰勒模式,即行为目标模式,这种模式主导下的顶岗实习质量管理评价将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操作方便,它将设定的顶岗实习目标分解为面向评价对象即学生的可测度的行为目标,然后依据这些行为目标进行效果评价,并分析最终成果是否达到预期顶岗实习目标。泰勒模式的缺点是重视评价结果而忽视过程管理,评价对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选择CIPP作为评价模式,是基于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特征的考虑。顶岗实习提升的是学生的内在能力,仅用目标达成及效果来评价较为片面。必须使评价作为顶岗实习政策持续运行的改进工具,仅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则无法达到这个目的。CIPP模式在泰勒模式基础上做了改进,它为决策服务,重视过程评价,将针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反映最终效果的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注重为决策提供信息,实施较为灵活[1]。CIPP模式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顶岗实习质量评价领域的适用性(见表1)。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出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将顶岗实习视同校外的职业技能实训,而没有从学生职业成长和个性发展的角度进行顶岗实训教学设计。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酒店餐饮部、客房部和前厅部的服务岗位,酒店对实习学生的培训偏重当前用人需求,培训内容以前厅服务技能、中西餐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及酒店规章制度为主。酒店出于劳动效率最大化的考虑较少对实习学生进行轮岗训练,学生在单一岗位实习容易产生倦怠感,不利于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和岗位能力单一,制约未来职业成长。

表1 CIPP四种评价的目标与作用

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偏重实习纪律、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思想教育,而酒店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则流于形式,不够规范。在酒店的实习工作中,一些实习生不适应角色身份的变化,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容易情绪化,这些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干预。但是由于酒店企业在旺季时业务繁忙、人手紧张,很难对实习学生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学生缺乏企业导师的详细指导。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指导工作中又不安排派驻酒店的专职实习教师,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因为同时承担教学工作任务,往往不能对在酒店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及时、细致的指导。

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结果评价的方式,使得一些院校并不重视实习的过程管理。顶岗实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从初入酒店的适应期到成熟期,其心理状态和知识技能掌握程度都是不断变化的[3]。酒店在维持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对实习学生的接纳能力有限,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常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实习学生被分配到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酒店、酒店内不同部门,这导致院校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方面难度加大。目前院校相关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实用性差,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单一化,操作性不强。校方和酒店应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这些特点,时刻动态调整顶岗实习管理方案。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通过实习鉴定、实习总结或实习报告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价。传统评价方式只能体现实习的最终结果,不能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现行的顶岗实习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体系较为简单,没有细化的项目指标,不能具体展现学生的岗位知识掌握情况、岗位技能的运用、职业道德以及基层管理能力、团队意识等[4]。另外,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多是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缺乏对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评价,存在评价对象单一的缺陷。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CIPP评价模式及流程

1.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的基础,因为它决定了顶岗实习的目的和目标。在背景评价环节需要对学生、学校、酒店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酒店的实际需要和接纳能力,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合适的顶岗实习目标。在背景评价阶段,为了制定出符合院校、学生和酒店企业三方利益的实习目标,需要多方实地调查和访谈。对院校和酒店的相关实习资源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以往的实习材料和调研报告,了解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形成顶岗实习背景评价报告。

2.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是在第一阶段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设定的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条件以及若干实习备选方案的优缺点所做的评价,其目的是要最终形成一个合理且操作性强的顶岗实习计划。在制定顶岗实习方案时首先要考虑高职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再分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酒店顶岗实习内容,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5]。另外在制定方案前也要与承担实习任务的相关酒店进行沟通,考虑酒店的利益诉求,将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与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相结合。依据顶岗实习方案科学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各方职责、实习过程要求、考核标准等作出详细规定,在制度上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顶岗实习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和反馈,目的在于了解实习是否按原计划执行,了解潜在问题以便对下阶段的实习过程进行调整改进。过程评价是建立在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细致观察、记录基础上的。实习周记、小组实习记录以及酒店的定期考核记录等都能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岗位技能与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学校和酒店双方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进行管理,商定制度,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以取得满意的实习效果。过程评价的主体包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酒店相关人员以及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也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建立学生自我管理、酒店检查考核、教师定期随访相结合的过程监控体系。

4.成果评价

图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CIPP评价流程

斯塔弗比姆的研究将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impact)、成效(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推广性(transportability)4个阶段[6]。据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成果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顶岗实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学生在职业意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收获;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面的成效;顶岗实习是否需要继续开展;成功的经验与不足之处等。评价方式上可以先由学生对照顶岗实习考核标准进行自评并总结,然后酒店按照企业岗位标准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以及岗位技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鉴定,最后由院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对实习效果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综合评价报告。

斯塔弗毕姆的CIPP评价纲要,包含对评价活动的检查、评价信息获取计划、成果报告计划和监控管理计划等内容,以及评价者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操作流程,这些设计能更好地实施CIPP评价。在借鉴该操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的需要,设计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CIPP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四、结语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对院校和酒店的资源条件要求较高,实习效果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质量管理难度较大。通过对传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评价模式的改革,建立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确立顶岗实习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并形成不断改进的工作机制;但在这种模式下的顶岗实习管理需要合作酒店的高度配合,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也较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真正提高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

[1]王盈,李平.CIPP模式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4.

[2]Daniel L.Stufflebeam.评价模型[M].苏锦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徐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下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探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2.

[4]左凤林.基于CIPP评价的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3(27):85-88.

[5]杨建明.基于CIPP评价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2(10):22-24.

[6]Stufflebeam,D.L.The CIPPModel for Evaluation[C]//D. L.Stufflebeam,&T.Kellaghan.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Boston:K 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31-62.

(责任编校:马余平)

CIPPM odel and Its App lication to Quality Control of Post Practice in Hotel M anagem ent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XU Xiao-we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Fuzhou Polytechnic,Fuzhou,Fujian 350108)

Post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s a new model of course evaluation,CIPP model plays a vital role in post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post practice evaluation of hotelmanagement is lack of process evaluation and value assessment results.The research tried to study the model and relevant processes of its application to post practice in hotel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context,input, process and produ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model.

CIPPmodel;hotelmanagement;post practice;

G 712.44;F 719.2-4

A

1672-738X(2014)02-0015-04

2014-02-26

许晓薇(1979—),女,湖北当阳人,自然地理专业硕士,旅游管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地理。

猜你喜欢
顶岗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