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014-03-17 00:19袁方杰陈阳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袁方杰 陈阳

摘 要 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对知识理解的关键。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进行知识的创新。本文就我国目前培养中学生的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的现状和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因素,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实验居多,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物理课程来说,提出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1 我国中学生在提出问题能力方面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提问主要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问题,教师极少启发学生提问,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意识薄弱。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不利。尤其是对于以实验为主的物理学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物理教学更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目前,我国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人性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提出问题是学生对事物认真观察、思考的结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养成爱问、爱思考的能力。因此,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3 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因素

3.1 教学气氛是否活跃

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如果教师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思维活跃,主动寻找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引导,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学生自己提出疑问,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样,不仅教师可以知道哪些知识是学生的薄弱点,以便进行进一步巩固,而且学生可以提高主动性,求知欲望被激发,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便于教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2 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就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望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实施教学,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上便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了。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学实施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从兴趣中获得学习的动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3.3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教学。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全局观念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选择教学方式,只有有效诱发了学生个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深入到课堂中去,进而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式,设置情境,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引导进试验中。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 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比例比较多的科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发现的背后都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背后故事加上物理实验的有趣性,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物理实验,从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沉浮子,当老师随心所欲的控制沉浮子沉浮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从而提出问题。此时可以分组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对于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如何阅读,并且让他们注意观察课本中出现的图片、表格。迎合初中生思想活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等特点。图片、表格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浮力中制作橡皮泥小船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细心、认真思考的品质。

4.2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所要学的抽象知识。在以前的教学课本中,讲到日食、月食的形成时,学生感觉比较抽象,仅凭几张平面图表示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大多数同学想象不到到底是怎样的位置关系。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①学生在观看动画形式的flash时,也会积极开动脑子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更进一步的接受新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寻找答案。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去探索学习知识。

4.3 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回应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时候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恰当,或者离教学内容差距很大,或者与教学内容相悖。这时候教师要巧妙的做出解答与回应。给予学生鼓励,不能遏制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对于学生解答问题积极做出表扬,给学生信心。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发挥主观积极性。

4.4 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方法的知识是所有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发问;从自身感受发问;从实验现象发问;从自然现象发问;从课本中发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发问;在学习的困惑处发问。②教师可以有组织的在班级内成了讨论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然后提出问题,在老师的辅导下,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同时有目的的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潜力。

5 总结

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些能力将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创新性的运用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邱方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几点体会[J].人教网,2007-12-20.

② 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159-165.

猜你喜欢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基于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思考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何加强技工烹饪专业一体化课堂教学管理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