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太岳大地的一支英雄部队

2014-03-18 15:32周武
党史文汇 2014年3期
关键词:军分区游击临汾

周武

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是一支以山西子弟兵为主体组建的部队。该军原为太岳革命根据地各县的地方游击武装。1948年春,太岳军区为了集中力量歼灭山西境内的国民党军队,配合兄弟部队大举反攻,在组织了第一批、第二批野战兵团——四纵队、八纵队之后,把新建的基干团、游击大队和各县独立营、独立连组编成第十五纵队。经过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的内线作战,逐步成长壮大起来。1949年3月1日,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下辖一八四、一八五、一八六三个师。解放太原之后,六十二军同兄弟部队一起,加入了向西北、西南进军的行列,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军和师一级的番号在我军的编制中已经不存在了,但所属各团现仍战斗在人民解放军的有关军、兵种和武警部队中。

从太岳人民的沃土中诞生

六十二军组建较晚,但它的萌芽远在抗日战争初期。其中一八四师生长于太岳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其五五○团是以1940年建立的介休、沁县二县之游击队为骨干,经过抗日时期的锻炼后组成的,组建时称太岳军区新八团,后为太岳军区十八军分区四十一团;五五一团生长于十八军分区平遥县,远在1937年,我决死一纵队工作队即在平遥各村组织了游击小组。1938年以这些游击小组为骨干,建立了平遥自卫大队。 1945年平遥自卫大队在上党战役中打得出色, 11月扩大为平遥独立团,后改称太岳军区新九团;五五二团是以第二批平遥县游击队为骨干组成的,1948年8月晋中战役结束后,又编入赵城、霍县两个游击大队,成立了十八军分区第四十三团,后为十五纵队一二九团。

一八五师生长于太岳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其五五三团由晋南的游击四支队与平陆游击队合编的“游击十支队”组成;五五四团由襄陵游击大队和临汾、浮山两个游击大队各一部组成,1948年5月又将临汾独立营编入;五五五团由1946年7月成立的临汾、曲沃、浮山、翼城等四个游击队组成。1947年11月又编入洪洞独立营一个连。

一八六师是以太岳军区第二十军分区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其五五六团是1945年9月,以汾南游击支队、游击九支队、稷山大队为基础组建的。1946年又将闻喜独立连编入。1947年8月又编入新绛独立营、安邑大队及猗氏独立营一个连;五五七团是1948年5月1日,以夏县独立营和漪氏、稷山、河津独立营各两个连,临晋独立连及新绛、万泉、安邑、解县游击队各一部组成,同年7月又补入永济独立营两个连;五五八团生长于二十一军分区孟县地区,1947年11月,以孟县独立营为基础与济源新兵大队合并, 1948年4月补入垣曲独立营一个连,同年6月又将十九军分区洪洞独立营营部及两个连补入。

六十二军各部组成的先后与发展快慢各有不同,但基本情况是相同的,即他们大都是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长期分散的对敌斗争中,以游击队为骨干逐步发展壮大的;他们都是土生土长在家乡的子弟兵。

军政协同、军民协力歼敌

如今,在平遥老百姓当中,当年太岳军区新八团、新九团勇猛杀敌的故事仍广泛流传。人们仍然在传颂着、赞扬着他们的英雄事迹。1947年 3月的一天,时任平遥县县长的赵力之和县委书记张健与新八团领导研究工作。赵力之说:“平遥之敌,活动猖狂,对我们开展工作威胁很大,特别是城东金庄之敌匪二一八团一营企图固守定驻,应迅速歼灭,歼灭金庄之敌对开展平遥尹回、梁村、源祠等村的工作有很大好处。”新八团根据赵力之的意见召开会议,仔细分析敌情和敌我双方优劣条件,做出作战计划并立即行动。

4月12日晚,他们由三岔口出发,急行军40多里,到达了金庄附近,团长李成春听了侦察员和民兵汇报的敌情,命令一营主攻,二营和民兵埋伏在金庄村西,阻击从县城来的增援之敌,保证一营顺利歼敌。三营在村北固守,防止敌人逃跑。战斗打响后,军民奋勇杀敌,敌人溃不成军,此次战斗不仅全歼金庄之敌400余人,还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

4月19日,太岳军区新八团与新九团研究,准备歼灭平遥县驻七洞村之敌。七洞村之敌有五六百人,经常窜扰我段村、偏城等解放区,抢劫财物,残害百姓,搞得群众不得安宁。他们决定和本县民兵一起伏击敌人。20日拂晓,部队和民兵选择有利地形隐蔽在偏城村以东和以北地区, 10时左右,七洞来的敌人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向偏城窜犯而来。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我军民迅速发起冲锋。霎时,冲锋号吹响,喊杀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敌人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一点准备都没有,来不及放一枪一弹就做了俘虏。这次战斗,俘敌500余人,我方无一伤亡,缴获重机枪3挺,步枪300余枝,其他战利品无数。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进一步坚定了战胜敌人的信心。

在临汾、晋中战役中锻炼成长

1948年春,太岳军区部队奉命集中,准备参加临汾战役。不久,以徐向前为首的临汾战役前线指挥部命令太岳军区部队到位于临汾大东门以北的城墙第一突击部至城东北角以东地区,控制城垣外壕,拔除登城障碍,保证破城坑道作业安全。为了完成任务,部队在敌机昼夜轰炸的情况下,不怕牺牲,顽强战斗,不断向前推进。

敌人集中山炮、野炮、榴弹炮、迫击炮向太岳部队的阵地上猛烈轰击。经过20余天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我太岳军区部队完全控制了环城外壕180多米宽的地段,为我军挖掘破城坑道创造了有利条件。5月17日19时30分,两声巨响过后,城墙被炸开两个大缺口,太岳军区部队随突击队从大东门以北登城,和兄弟部队一起奋勇向敌人发起攻击。经一夜巷战,于18日凌晨全歼临汾守敌,生俘阎锡山第六集团军中将副司令梁培璜以下蒋阎官兵2.5万余人。

临汾解放后,阎锡山在山西仅剩下15个县、市。他紧急调遣十九、四十三、六十一军,第八、九总队,在各县、市设防固守,命令赵承绶为晋中地区阎军最高指挥官,坐镇祁县指挥。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晋中战役仍由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统一指挥,辖我军第八、十三两个纵队,太岳军区部队、吕梁军区部队、晋绥军区部队共44个团及华北区直属炮旅两个团,挥师北上,穿插在阎军固守的各县、市之间,破坏交通,切断联系,堵死了敌人回撤太原的退路。

董村位于太谷县城以北7公里之铁路东侧,是通往太原的咽喉,该村被我控制后,就完全截断了赵承绶集团逃向太原的归路。因此,赵承绶不惜一切代价,集中9个团,附山炮30余门,轻重迫击炮40余门,从7月3日开始,向我太岳军区四十一团董村阵地轮番攻击。我四十一团击溃了9倍于己的敌人。我方整个阵地前沿的房屋、工事都被打平了,可是阎军一寸土地也没有夺去。在四天四夜的阻击战中,四十一团克服了惊人的困难,仍坚守阵地,终于将敌人全部拦阻于太谷及其附近地区。

从6月2日晋中战役发起总攻起,经过一个月的激战,阎军主力大部被我军歼灭,其残部被包围在太谷县小常村、大常村、西范村和南庄一带。我太岳军区部队奉命追歼逃窜之残敌。战士们冲过开阔地,炸开堡墙,冲进村内,迅速向纵深发展,在房上房下和敌人展开激战。困守之敌被全歼,总司令赵承绶被我军生俘。至此,晋中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我太岳部队共歼敌1.6万余人,用缴获的大批武器装备了自己。

会攻太原建奇勋

太岳军区部队经过临汾、晋中战役的锤炼,军政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初步学会了大兵团协同作战,于1948年8月15日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十五纵队,下辖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旅三个旅。

太原战役,是一个比临汾战役规模更大的攻坚战。而攻打太原必须首先控制东山。这里地形险要,距城四五公里,绵延八公里,有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四大要塞,居高临下,俯瞰全城,是攻打太原的重要屏障。徐向前命令第十五纵队攻占淖马,纵队把主攻任务交给了四十三旅。

阎军利用淖马村东卧虎山高地及南北山梁环抱该村之险和淖马深沟构成坚固集团阵地,筑有地面两层、地下一层之大梅花碉,阎军以此为核心阵地,四周伸出10余个小碉为子碉,互以交通壕贯通,并布有地雷、铁丝网等防御物。

旅部决定由一二八团和一二九团二营攻占淖马主阵地。整整打了一夜,进攻部队屡受挫折,天明时,直到爆破小组把最后一层峭壁陡岩炸成斜坡,战士们才登上阵地,猛打猛冲,打垮了敌人,占领了阵地。十五纵队党委奖给一二八团和一二九团二营“勇猛顽强”的锦旗。

一二八团一夜苦战,十分疲劳,伤亡又大,旅指挥部即令一二七团接替一二八团防守。一二七团上去后,敌人很快集中第四十师全部和八总队大部,向我军阵地进行疯狂反扑,两天内反扑 19次之多,均被一二七团杀退。第二天,又打退了敌人10多次的反攻。毙伤俘敌1500余人。四十三旅受到兵团的通令嘉奖。

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五纵队于1949年3月1日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隶属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建制。各旅依次改编为一八四、一八五、一八六师,团的番号为五五○团至五五八团。

1949年4月24日5时30分,我太原前线1300余门火炮,从四面八方对太原城发起攻击,声震山岳,浓烟弥漫,一个半小时后,六十二军即从炮火轰开之城墙缺口登城。一八五师五五三团、一八六师五五六团为登城第一梯队。

登城讯号发出后,五五三团顺利登城,其余各团先后登城,分头攻歼城内之敌。历时6个月零19天的太原战役顺利结束。此役,六十二军共歼敌3万余人,生擒战犯孙楚、王靖国以下1.8万余人,缴获各种炮80余门,枪支9000余枝。

在解放大西北大西南的战场上

太原解放后,六十二军随十八兵团奉命进军西北,兵团归一野彭德怀司令员指挥。配合一野主力消灭胡宗南和两马(马步芳、马鸿逵)军队。 1949年5月,六十二军在榆次举行隆重的誓师大会,喊响了“打到西北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他们过黄河,入陕西,奔西安。在彭德怀指挥下,7月11日强攻武功,7月底结束扶眉战役。胡宗南残部退守秦岭、汉中,马步芳、马鸿逵退守兰州。8月初,六十二军进入甘肃,由秦安、甘谷,经陇西、渭源,占领临洮,再越洮河,解放临夏。出甘肃挺进青海,攻克循化,而后北渡黄河,直取西宁。在西北作战中,歼灭了国民党二四四师骑兵团和七三○团。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解放后,彭德怀在兰州召开会议,宣布十八兵团所属第六十军、六十一军、六十二军归二野建制,由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指挥,向西南进军。六十二军于12月11日首先扫清陇南武都一带之敌一一九军及文县一四四师,开辟了向四川进军的道路。从甘肃岷县至四川成都,全程2500余里,高山峻岭,数十里不见人烟,他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道路,先过腊子口,到达西固,冒着凛冽的寒风向川西挺进。前进的路上不仅有国民党军队的阻击,而且道路艰难。除天气寒冷,补给不足外,山上积雪终年不化,路险坡陡,坚冰似刀,不少驮马滚落山沟,炮兵都是把炮拆开后背过山的。饥餐炒面,渴饮雪水,夜围柴木睡在冰雪地里。经过一路夺关歼敌,12月18日解放军进发到四川的青川,胡宗南残部急忙向绵阳、成都溃退,我六十二军与兄弟部队日夜兼程,直插江油,拦截歼灭了敌新六军、骑二旅等残部,24日,解放了绵竹,随后又解放了彭县、新城,27日成都解放。六十二军在南进四川途中,歼敌1.5万余人。

12月27日,六十二军按预定时间到达绵阳、安县地区,接着解放了雅安、康定、西昌,歼灭国民党残部1万余人。1950年2月中旬,解放了芦山、天全、荣经等地,至此,西康全省得以解放。敌人却不甘心失败,派遣了大批特务潜入各地,勾结土匪、散兵游勇、地痞流氓,并裹胁部分落后群众,组织反动武装,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匪势极为猖獗。六十二军全体指战员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办法,采用秘密潜入、内外夹击、奇袭、奔袭、猛打穷追及包围合击等战术手段,从1950年3月至1951年3月的一年中,剿灭西康土匪6万多人,一八六师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歼灭匪徒3万多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六十二军这支主要由太岳儿女为主组成的部队,离开家乡,从华北打到西北,从西北打到西南,经过千锤百炼而成长起来,成为人民解放军中的雄师劲旅,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如今,所属各团仍战斗在保卫祖国的各个岗位上:五五一团现为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工程兵某团;五五二团现为重庆武警第二支队;五五三团为海军东海舰队某部;五五四团为沈阳军区某军工程兵某团,即雷锋生前所在团;五五六、五五七团调归沈阳军区某军;五五八团现为空军某高炮部队。五五○团调归北京军区某军。

六十二军军部于1952年7月改编为西康军区,军的番号撤销。一八四师师部改编为西昌军分区,一八五师师部改编为雅安军分区,一八六师师部改编为康定、昌都军分区,上述各师的番号撤销。

这支英雄的部队,累计歼灭国民党军6.81万余人,剿灭土匪10.2万余人。六十二军的历史是一部战斗的历史,光荣的历史!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太岳儿女的英名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军分区游击临汾
游击专家 张正坤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临汾清廉地图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β−-Decay Half-Lives for Waiting Point Nuclei Around N= 126∗
达州军分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军营中的“反光镜”——记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军分区政治委员吕双平
《游击英雄》战火中的铿锵玫瑰
军分区 警备区的区别和演变
高敬亭游击作战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