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毛主席和胡主席接见的老英雄刘福德

2014-03-18 01:49张贵桃
党史文汇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兵毛主席

张贵桃

山西省娄烦县顺道村有位老人叫刘福德,生于1924年,今年已90岁。他1940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授予“劳武结合民兵英雄”称号。解放后曾任静乐县和古交区公安局副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和司法局局长,1984年离休。

刘老曾于1963年10月1日在北京参加了国庆14周年天安门的保卫工作,10月4日受到毛主席的接见。2005年8月27日,作为抗战时期劳武结合民兵英雄代表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刘福德老人所以能有此殊荣,用刘老的话说,是因为他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持了三个不能丢:一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能丢;二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不能丢;三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丢。”

2012年11月,刘福德老人的事迹,入选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100位为太原解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共产党员》一书。

为毛主席站过岗 受到毛主席接见

1963年9月至1964年3月,担任太原市公安局古交分局副局长的刘福德在中央政法干校学习。1963年10月1日,是国庆14周年纪念日。毛主席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要登天安门城楼与首都军民共度国庆佳节。当时国际环境十分险恶,中苏论战,两党、两国关系紧张;蒋介石扬言要反攻大陆;美国也对我国虎视眈眈;保卫天安门国庆检阅的任务十分繁重。北京市为做好国庆检阅的保卫工作,从中央政法干校抽调二三十名学员中的公安局长,一律穿上警服,学校指定由刘福德带队,到北京市公安局接受任务,和北京警察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值勤。上午,首都50万人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集会和游行,热烈、隆重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4周年。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以及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大会,并检阅了游行队伍。

刘福德能在天安门广场为毛主席站一天岗,并圆满完成任务,这是他一生中最荣幸的一天。

更让刘德福意想不到的是,10月4日,中央通知政法干校学员紧急整队出发到中南海,毛主席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要接见全体学员。当毛主席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到来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毛主席一边鼓掌,一边向大家招手,绕场一周后与大家合影留念。

这是刘福德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毛主席。当毛主席魁梧的身影走过他的身边时,一股热浪顿时涌遍他的全身,一颗激动的心快要跳出来了。

从此以后,刘福德永远也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牢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公执法,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老有所为,为党和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

“文革”初期,刘福德任古交区法院院长期间,接到一宗案件,古交区山头村农民郝树德因辱骂毛主席被公安局以反革命罪逮捕。当时极“左”路线横行,“谁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对辱骂毛主席的人,法院不论怎么重处,都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刘福德想起在省委党校学习时领导讲述的一个案例。讲的是毛主席在延安时,有一次边区政府开会,突然雷声大作,边区的一位县长被雷击身亡。延安城北一个叫伍兰花的农妇说:“哎呀,雷公为什么不把毛泽东打死呢?”中央保卫部据此要判伍兰花死刑。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下令把伍兰花带到枣园亲自询问,得知伍兰花丈夫痴呆,三个孩子幼小,婆婆年迈,只靠她一人种五亩薄田度日,因交不上公粮与乡干部发生矛盾,便骂了毛主席。毛主席对此深感震惊和同情,亲自释放了伍兰花,还责成当地政府照顾她家的生活。

于是,刘福德即派人调查郝德树的情况。原来郝德树是贫农,在村里一直表现不错,在支援汾河水库建设时还当过模范,只说了几句不该说的错话,构不成反革命罪。在讨论郝德树案件时,刘福德也把伍兰花案对大家讲了,并说:“毛主席能释放伍兰花,我们就敢释放郝德树。”于是郝德树被无罪释放。用同样精神处理的案件,刘福德还经历过很多。不少人反映刘福德处理问题总是“右”。但刘福德认为,公检法掌握人的生死权,特别是人头落地就安不上了,必须慎之又慎。

从中央政治干校学完后,刘福德一直在古交区工作,或升或降,都是一名领导干部,但从未以权谋私,不贪污,不受贿,不白吃,不走后门。刘福德称之为“四不”。

在古交区农机局主持工作期间,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想让给他村安小钢磨解决社员的推磨问题,并给刘福德送去三斤半羊肉。刘福德说:“应该解决的我一定解决,羊肉不能收。”这支书一定要给,刘福德没办法,就按市价付了款。

国家困难时期,古交市给居民供应菜,需要自己从村里往家里拉。农机局有的是拖拉机,只要张一下嘴就行了,但刘福德每次都是自己和孩子们去拉。有时村里用毛驴给送回来,他还要付农民路费,并管饭招待。

刘福德的“四不”在古交区出了名。以致在离休前,区委、区政府和各单位经常邀请他去做“四不”的报告。许多人听后,深受感动。

战时获劳武结合民兵英雄称号

老来被胡锦涛主席接见

2005年8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刘福德接到通知,要他进京参加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驻京部队老战士座谈会”。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人员中有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模范、英雄部队、民兵英雄和驻京部队优秀基层干部代表等共30多人。山西代表有两位,一位是沁源县民兵战斗英雄李德昌,一位就是娄烦县劳武结合民兵英雄刘福德。

8月27日下午,刘福德和其他参加座谈会的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其他中央军委委员,以及张万年、王克等老同志来到了他们身边,和代表们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会议由徐才厚主持,曹刚川讲了话,史进前、向守志、郭兴等3位代表发了言。endprint

刘福德劳武结合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娄烦六区区委在顺道村开展工作时,苦大仇深的煤窑工人刘福德毅然投身抗战洪流,并在党组织培养下,先后担任行政村青救会主席、工会秘书、农会干事、变工大队队长等职。

1942年前后,根据地军用民用棉线棉布奇缺。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边区政府号召根据地军民试种棉花。顺道村变工大队队长刘福德因工作繁忙,不能全力去地里做活,就动员妻子李蝉娥在自家地里试种棉花。这一年,顺道村互助试种棉花成功,他们还总结出“多锄多打切,秋分打上叶。风吹阳婆(即太阳,编者注)晒,棉花圪桃开得快”的种棉经验,在全六区推广。

娄烦地区试种棉花成功后,1943年和1944年,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举办了两期静乐县妇女纺织训练班,培训妇女60多人。由于受训妇女传帮带,到1944年10月,全县发展纺线妇女7000多人,纺车1840辆,织布妇女240人,织布机200架,可解决10000多军民的穿衣问题。期间,刘福德又支持妻子参加妇女纺织训练班的培训和培训后的传帮带工作,使妻子也成为一名抗战积极分子,并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静乐县妇女纺织训练班因做出的巨大贡献,多次受到晋绥边区政府表彰。

1943年,在减租减息运动中,顺道村清算出地主白洋1斗(约1000元)。顺道村民兵就在区委的支持下,用这笔钱建起一座民兵炸弹厂。这时,刘福德跟爷爷学造火药做爆竹的技术派上了用场,民兵张海根会铸犁铧。于是,刘福德造炸药,张海根翻沙铸造造出了地雷、手榴弹,并在地雷、手榴弹上铸上“工农法宝”、“民兵杀敌”字样。顺道村是静乐南陲大村,资源丰富,民间工业发达,除煤窑外还有瓷窑,有石匠。刘福德又和民兵中队长张广元等抗日干部们动员瓷窑工人烧瓷雷,石匠打石雷。顺道村就成了娄烦军民开展地雷战的模范村,造有铁雷、石雷、瓷雷,有拉雷、踏雷、绊雷、碰雷、自发雷,还有子母雷、夜壶雷、瓶子雷……顺道村也就形成了民兵人人会造雷、群众人人会布雷的局面。顺道村造的地雷、手榴弹,除少数留作护村外,大部分支援了娄烦地区的民兵和部队。直到1944年9月,娄烦军民围困敌娄烦据点,所用的地雷、手榴弹,还有一部份是顺道村民兵造的。由于顺道村地雷出了名,驻古交日军虽然经常外出“扫荡”,但从来不敢沾顺道村的边,一到雁门就绕道走了,使顺道村成为娄烦境内少数交通沿线未遭日军“扫荡”的村子。

1944年11月,静乐县在六区驻地天池店召开群英会,刘福德被授予“劳武结合民兵英雄”称号。

(责编 雷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兵毛主席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提升民兵预备役卫勤保障能力初探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广东省圆满完成民兵报废危险品销毁处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