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说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2014-03-20 00:16钟菊莲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诗香菱孔乙己

在研读小说文本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全部要在课堂里呈现的。学生已经能阅读并理解出来的东西,应该没必要重复。我们要做的是把小说“最该读的内容”中没被学生关注到的微妙细节提点到位。

1.矛盾激疑

叶圣陶说孔乙己是一个潦倒、不幸的读书人;刘再复说孔乙己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鲁迅说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这种艺术穿透力就源自孔乙己自身所特有的矛盾统一: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和孩子说话为什么不说:“不多了。”而说:“多乎哉?不多也。”他为什么认为偷书不算是盗窃行为?等等。对于这些细节的处理,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至关重要。

课例一:置换体验

设置问题1: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对描写人物矛盾处进行品析,得出孔乙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设置问题2: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请根据文中的话说说理由。

由此得出,孔乙己是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进而得出孔乙己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课例二:变换视角

设置问题:丁举人眼中的孔乙己,短衣帮眼中的孔乙己,小伙计眼中的孔乙己,你(读者)眼中的孔乙己分别是怎样的?

这几个问题,看似把文本切割掉了,实际上是从小说叙事学的不同的视角重新打量这个文本,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领会小说的主题意旨。

2.巧设阶梯

宁波四中的杨冬雪老师用心研读《孔乙己》这篇课文后,认为这篇小说对于学生把握表层的故事(小说叙事)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是通过怎样的技巧和方法来讲的,要让学生通过小说阅读的教与学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小说鉴赏能力。杨老师从“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建构”这一独特角度进入文本,把文学研究成果引进课堂。充分预估了学情之后,杨老师把教学难点确定为:让学生认识到小说是如何介入和展开叙事的。

教学活动设计呈现:

流程一: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从孔乙己活动的几个主要场景、从看与被看的对立模式中探讨人物的塑造以及文本的张力。

设置问题1:如果你是电影《孔乙己》的导演,拍摄中你会选取几个生活片段来加以表现?

设置问题2:然而当我们凝目于一幅幅片段中出场的人物时,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和差异。

设置问题3:“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他们笑孔乙己什么?

设置问题4:在这一群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中,这一对立模式很值得深思。孔乙己是否也曾想缓和这一对峙?

流程二:叙事视角和叙事者的选择与运用

设置问题1:“看与被看”,作为最基本的对立模式已经为我们把握和认知,接下来的问题是:“看与被看“的有关事件是如何被引入和得以被讲述的?

设置问题2:“我”和“我在看”的双重模式有何作用?

前一个流程是后一个流程的铺垫,后一个流程是前一个流程的深入。正如《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中提出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个阶梯式的教学就是不断加深的过程,其中“叙事视角”思考角度的引入还能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由此及彼

阅读小说《台阶》,我们会发现这篇小说中的“父亲”为什么造高台阶?造完高台阶后为什么又失落?“父亲”这样做值不值?于是笔者思考: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以形成学生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呢?

课堂实录:

师: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造台阶?

生:有地位。

师:父亲的地位得到认可了吗?

生:没有。27小节“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别人没肯定父亲家的台阶高,而是问他吃过饭了吗。

师:“哎呀,你家的台阶真高啊!”如果有了这个对话的场景后,父亲听了会有什么反应?小说结局又会怎么样?

生1:也许就开心,心里就不会失落。也觉得造高台阶的新屋子有意义。

生2:精神上满足了。

生3:“哎呀,你家的台阶真高啊!”如果有了这个对话的场景后,“父亲”应该是越发喜欢坐在台阶上,喜欢找人聊。

生4:担水回来的场景也应该是这样:“人老了,不中用了。看样子,我造好高台阶,真该休息了。”他应该是自豪地把这个挑水的重担交付给“我”,因为他有了成就感,已不枉人生一场。

从这个假设问中,我们可以把认知往前推进:“台阶”是抽象的,代表着“地位”、“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父亲”也是抽象的,是中国底层百姓的象征。有形的“台阶”建成了,但精神的困惑却依然没有解决,其折射出改革开放后底层百姓在物质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却不能解脱的生存困境。小说中的形象由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我们的教学也要由此引导到彼,让学生的阅读层次“上一个台阶”。

4.环环相扣

提起《红楼梦》里的香菱,这姑娘的命运简直是不幸到极致了,读者都为她的身世唏嘘不已。《香菱学诗》中的香菱又着实让人怜爱,为写好诗,她可谓“痴绝”。这是她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一次实现,是她美好心灵的一次闪光,小说这样的安排意味深长。这种意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之获得感悟。

我们来看一下李明老师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课堂教学片段:

提问一:香菱学诗这个题目是编者加的,那有哪位同学知道《红楼梦》原著中这个片段的题目?学生回答了“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李老师通过引出这个题目,是让学生注意到这个题目写出了香菱学诗的过程是比较苦的。

提问二:既然是苦吟诗,那么小说中有哪些具体的语句和词语说明香菱学诗很苦呢?

在对香菱学诗之苦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李老师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提问三:我们觉得香菱学诗很苦,那么香菱自己觉得学诗苦吗?

学生到课本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表明香菱没有觉得自己苦,因为她一直在笑。至此李老师已经引出了他要重点品读的内容,也就是一个“笑”字,看似很简单的一个神情,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李明老师设计了一品笑、二品笑;一改题、二该题。

第一次在对三处笑进行品读的时候,发现香菱学诗是非常痴迷的,所以在这里改题。

第一次改题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

接下来他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香菱为什么还要如此痴迷地学诗呢?通过对香菱作的诗的分析,学生认识到香菱的命运太悲苦了,学诗是为了获得各种情感的寄托。在了解了香菱学诗的深层原因之后,李老师又第二次品析香菱的“笑”,而这里的笑已经带上了“苦味”,是以“笑”来写“悲”。在此第二次改题。

第二次改题为“慕雅女雅集吟苦诗”。

以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做到了阅读教学不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曹勇军.《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J].江苏教育研究,2009,(4B).

[2]杨冬雪.《孔乙己》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3).

[3]余映潮.欣赏小说的表达技法[J].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5).

[4]陈隆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2,(5B).

(钟菊莲 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32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诗香菱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孔乙己(下)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文史大家浅谈学诗——《学诗浅说》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