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4-03-22 02:56高小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家族史阴性病理

高小平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肿瘤科,518052)

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高小平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肿瘤科,51805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乳腺癌家族史,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与预后情况有相关性(P<0.05),但乳腺癌家族史与预后情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无明显影响,但还有待于结合基因研究证实。

家族史;乳腺癌;病理特点;预后

目前,临床上关于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影响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外有学者指出,乳腺癌家族史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预后情况比阴性者更好[1]。同时也有文献报道,乳腺癌家族史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预后情况方面与阴性者相比无明显差异[2]。为明确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回顾分析8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和手术治疗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根据乳腺癌家族史阳性标准,800例患者中有34例诊断为乳腺癌家族史阳性,纳入阳性组,其余766例乳腺癌家族史阴性者纳入阴性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对其发病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雌激素(ER)/孕激素(PR)、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复发率、生存率、远处转移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做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应用Logistic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80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34例的乳腺癌家族史呈阳性,占4.25%(34/800)。阳性组患者的年龄26~73之间,平均(47.0±3.2)岁;阴性组患者的年龄25~72岁,平均(46.5±2.8)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阳性组中,有5例<35岁,占14.7%,略高于阴性组(84例,11.0%);阳性组中有19例年龄35~55岁,占55.9%,略低于阴性组(498例,65.0%);阳性组有7例(20.6%)年龄56~70岁,3例(8.8%)年龄≥71岁,均略高于阴性组的18.9%(145/766)和5.1%(39/76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特点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详见表1。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绝经状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分期方面,阳性组有7例(20.6%)为Ⅰ期,显著低于阴性组的14.5%(111/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有5例(14.7%)为Ⅲ期,显著低于阴性组的23.9%(183/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预后情况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详见表2。

2.4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乳腺癌家族史为自变量,以预后情况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与预后情况有相关性(P<0.05),但乳腺癌家族史与预后情况无相关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本身不是一种遗传疾病,但是有遗传倾向的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约有20%~25%的乳腺癌患者都存在家族聚集特点[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80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34例的乳腺癌家族史呈阳性,占4.25%。这一结果明显比日本报道结果更低。据国外研究显示,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患者的确诊年龄要早于普通人[4]。本次研究也显示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差异,与文献报道相符。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与预后情况有相关性,但乳腺癌家族史与预后情况无相关性。这说明,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无明显影响,但还有待于结合基因研究证实。

[1] 张鲁燕.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1.

[2] 须捷平,徐曙光,张云,等.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637-641.

[3] 邱镜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4] 罗湘,史艳侠,李志铭,等.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7):517-522.

1672-7185(2014)12-0058-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2.033

2014-02-11)

R737

A

猜你喜欢
家族史阴性病理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