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远程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临床研究

2014-03-23 03:19刘松涛王永军张晓新刘慧波高迎春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9期
关键词:时限心电导联

刘松涛,王永军,张晓新,肖 波,刘慧波,高迎春

心电图远程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临床研究

刘松涛,王永军,张晓新,肖 波,刘慧波,高迎春

目的:研究心电图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网络传输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总院和分院间建立心电传输网络,选取120名患者,每名患者做2份心电图。分别用有线网络传输和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机描记标测心电图后,进行2组心电图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由分院通过网络传输至总院。120名患者分别为网络组(n=120)和常规组(n=120),网络组通过心电传输网络进行心电图诊断,常规组由心电专业医师进行描记心电图并做出诊断。结果:120份心电图全部成功完成网络传输。2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心率、P波时限、PR间期、T波时限等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心电网络传输心电图具有可行性,传输数据准确,且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电图;有线网络传输;临床研究

0 引言

网络传输应用到医学,特别是心电图学,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心电网络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医院中,内科医疗、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各种介入诊疗、心脏超声、冠脉CT、心脏磁共振、临床药理实验等都离不开最基础的心电图。随着技术的发展,心电网络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基石和重要标志之一。

心电远程网络传输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以及三者相结合,以完成任意距离的远程心电采集、诊断操作。医院的心电网络系统是通过网络把分散在医院各科室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系统、运动心电图的信号整合到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实现心电图检查流程化、自动化,心电图报告集中储存和随时调阅。网络心电图是医院电子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对诊断和治疗的时间有很高的要求。心电的诊断时间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时间[1]。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尚未普及心电图网络传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治疗[2]。本研究拟对总院和分院间建立心电传输网络,并对传输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120名患者,每名患者分别通过远程传输描记心电图和常规十二导心电图采集,然后将这2份心电图进行数据对比。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观察心电网络传输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可行性。

1.2 建立心电传输网络

在大庆市人民医院妇产医院(以下简称妇产医院)和大庆市人民医院心电室(以下简称心电室)分别设置专用计算机、ADSL网络,总院与分院之间保持24 h网络通畅。

1.3 患者心电图分组

每名患者做2份心电图,分为网络组和常规组。网络心电图组由妇产医院描记心电图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至心电室进行诊断;常规心电图组由心电室专业医生用心电机进行描记心电图并做出诊断。

1.4 心电图传输

妇产医院通过专业人员培训的专职护士采集描记心电图后,通过有线网络把心电图文件传输至心电室,同时专线电话通知心电室值班医生。心电室值班医生查看终端网络计算机并接收文件,做出诊断,再通过有线网络把诊断结果传回妇产医院。

1.5 方法

远程心电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相对应导联各波段振幅和时限的测量比较见表1,主要测量2组心电图心率、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T波时限等指标。(1)心率的测量: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若干个P-P或R-R间期(一般要求至少测量5个或5个以上),计算其平均值,代表一个心脏激动周期的时间(单位:s),在长条心电图上,以P波或QRS波群起始部作为起点,测量至6 s处作为终点,清点6 s内P波或QRS波群的数目,乘以10(在纸速为25 mm/s时,15 cm为6 s),即为每分钟的心率。(2)P波时限的测量:P波时限在不同导联可有不同,推荐采用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仪测量。应从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终点。(3)PR(PQ)间期的测量:各导联的PR间期可不相同,正确的PR间期测量应是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至最早的QRS起点的间距。(4)QRS时限的测量:正确的测量应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进行,以十二导联中最早的QRS起点至最晚的QRS终点的间距作为QRS波时限。(5)QT间期的测量:指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最早的QRS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6)T波时限的测量:正确的测量应从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最早的T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由于受呼吸、干扰等因素影响,各心动周期的心电波形存在某些差异,应选择心电图记录中最具代表性的心搏,通常选择基线平稳、干扰最小的P-QRS-T波进行测量。

表1 2组心电图数据比较

1.6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输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若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的方法表示;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的方法表示。检测样本均数是否符合方差齐性,符合方差齐性要求且配对差值符合正态分布时,数据采取配对t检验;不符合方差齐性要求或符合方差齐性、配对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时,数据均采用秩和检验;2个指标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时,采取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120份远程心电图全部成功完成网络数据传输,未见死机、数据丢失、发送接收文件延迟等现象。

2组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见表1):2组心电图的心率、P波时限、PR间期、T波时限等指标比较,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心电图的QRS时限指标组间进行比较,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全球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在我国,心血管病更是逐渐成为常见病。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快速诊断、快速治疗的技术手段,在临床工作的急诊急救中,医护人员也在寻求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查方法,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速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抢救时间,而心电图远程网络传输的发展和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研究方向,也将对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3-4]。

心电远程网络传输优点:构成简单,可以利用现有网络软硬件的成熟技术和平台。缺点:作为实时和较大数据量传输的医疗用途可靠性较差,有网络堵塞的不可控原因,速度受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缺点将逐渐地被克服。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心电远程传输网络的建立,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果[5],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电远程传输网络建立的需求更加迫切。本研究利用现有心电远程传输网络设备,对心电信息快速网络传输数据进行了探讨研究,2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除QRS时限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他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线心电传输管理系统具有自动诊断智能化程度相对比较高、数据库检索统计功能强、运行稳定、采样率高、心电图波形接近于原始数据的特点。心电网络管理系统在心电图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永久保存心电图资料,为临床提供最重要的基础数据。(2)检索心电图,为科研提供翔实的统计数据。(3)规范心电图检查流程,自动管理和发放心电图报告。(4)建立区域性心电图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5)实现心电图多媒体教学,建立在线的心

(▶▶▶▶)(◀◀◀◀)电图库。(6)实现心电图远程调阅和同步实施多方位的远程会诊。(7)建立心电图数据资料库。(8)有利于规范心电图的报告。除此之外,建设功能强大的心电图数据库包括有心电波形数据采集标准库、心电波形测量参数标准数据库、心电图自动诊断数据库、心电图诊断标准数据库、心电图图形标准数据库、心电图科研数据库、心电著作数据库。事实表明,心电远程网络传输在未来临床上应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其对医疗工作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1]Antman E M,Anbe D T,Armstrong P W,et al.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4,110:588-636.

[2] Fayn J,Rubel P,Pahlm O,et al.Improvement of the detec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thank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J].Int J Cardiol,2007,120:172-180.

[3] Adams G L,Cam plea P T,Adams J M,et al.Effectiveness of prehospit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electrocardiograms to a cardiologist via hand-held devic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2006,98:1 160-1 164.

[4] Scalvini S,Zanelli E,Martinelli G,et al.Cardiac event recording yields more diagnoses than 24-hour Holter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palpitations[J].J Telemed Telecare,2005,11:14-16.

[5] 刘松涛,高迎春,刘慧波,等.心电图远程网络传输应用的临床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4):135-136.

(收稿:2013-09-16 修回:2013-12-12)

Clinical research of ECG data transmission by cable network

LIU Song-tao,WANG Yong-jun,ZHANG Xiao-xin,XIAO Bo,LIU Hui-bo,GAO Ying-chun
(Department of ECG,People's Hospital of Daqing,Daqing 163311,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accuracy,safety,efficiency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ECG data transmission by the cable network.MethodsECG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general hospital and the branch hospital.There were 120 patients underwent two times of ECG examinations,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 further treatment.The data in one group wer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cable network,and those in the other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12-lead ECG machine and ECG physicians.ResultsThe 120 ECG data were transmitted by the cable network successfully.The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eart rates,P wave durations,PR intervals and T wave durations.ConclusionCable network behaves well for ECG data transmission,and thus has great clinical value.[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9):122-123,132]

electrocardiogram;cable network transmission;clinical research

R318;TP393.1

A

1003-8868(2014)09-0122-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4.09.122

刘松涛(1976—),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liusongtao2006@aliyun.com。

163311黑龙江大庆,大庆市人民医院心电室(刘松涛,王永军,张晓新,肖 波,刘慧波,高迎春)

猜你喜欢
时限心电导联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平行时空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论民事举证时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