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细菌学变迁及治疗方法探讨

2014-03-23 08:24刘桂华那昱华
当代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致病菌耐药性病原菌

刘桂华 那昱华 钱 欣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细菌学变迁及治疗方法探讨

刘桂华 那昱华 钱 欣

目的 探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细菌学变迁及治疗方法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住院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50例肺部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75~416 d,有5例患者痊愈出院,撤机后好转出院患者7例,患者主动放弃治疗的有19例,仍继续保持机械通气患者有5例,死亡14例;50例患者在肺部感染时微生物培养阳性,其中有7例患者经过确诊无明确肺部感染后停用抗生素1周以上无感染加重迹象。结论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致病菌较为繁多,且可以表现为细菌耐药性频发,主要治疗方法为长期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ICU有创机械通气肺部感染并不是持续存在,常呈波动表现,所以建议一种抗生素可以间隔一段时间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抗生素停用造成的菌群失调。

有创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病原菌

作为肺部经过严重感染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在肺部被感染后导致呼吸功能出现衰竭减退,出现自主的呼吸不畅,氧气吸入量无法满足机体正常需求,此时需要对ICU中呼吸科重症患者常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使用器械维持患者正常呼吸时,由于机械通气时间长,并且使用人工气道,在延长的机械通气期间可能反复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同时,开放的创口也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而控制肺部感染是ICU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1]。ICU肺部感染常规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是往往ICU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往往较长,因而对其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其致病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长时间的一种抗生素治疗会造成致病菌耐药性增强[2-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细菌学变迁级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呼吸科ICU有创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患者50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细菌学变迁及治疗方法。50例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61.0±5.2)岁;患病分别为COPD患者13例,肺癌患者6例,高血压患者11例,脑出血后遗症4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4例,脑外伤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ICU有创机械通气72 h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综合其症状表现,所有患者在24 h内采集痰的细菌和培养,此外在不同通气时段检查患者的痰的细菌培养,主要是每隔30 d(1个月)患者的细菌变异情况,并随时调节抗生素用量。应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安排好临床护理(加强床旁隔离,无菌操作)。

2 结果

50例患者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最少75 d,最多416 d,经过治疗后,5例患者痊愈出院,有7例患者撤机后好转出院,19例患者主动放弃治疗,研究结束时间仍在保持通气转台的有5例,14例死亡;50例患者在肺部感染时微生物培养阳性。

临床肺部感染主要表现出肺部出现浸润阴影脓性痰分泌物和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进行痰培养结果表明,在进行的316次痰培养过程中,235次培养出单一病原菌,57次培养出2种病原菌,1次培养出3种病原菌,23次并未培养出病原菌。病原菌多为阳性菌,少数有阴性菌。

3 讨论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率高达100%,并且感染细菌种类繁多,感染症状频发,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因为其他基础病及抵抗力的下降而导致出现感染,因此在治疗时需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是,患者由于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生素,造成后期应用抗生素来抑制感染的效果大大降低。

呼吸科ICU患者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时,由于创口对外开放,造成细菌滋生,进而引发感染的发生,肺部感染时最为常见的感染,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以由基础感染造成全身或局部感染,进而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扩散或者加重,由于感染部位不同,其致病菌也大不相同,而且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致病菌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对临床用药造成极大困扰。目前在临床上,治疗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主要采用长期应用多重抗生素,间歇性应用同一种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

果[4-5]。

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主要以COPD患者为主,其年龄普遍偏大,因此为治疗增加更大的难度,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因素,患其他相关疾病较多,严重影响患者撤机的时间,进而通气时间变长,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此外,痰培养检出阳性菌较多,对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疗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6]。本次研究中,在患者机械通气1个月内,痰培养的致病菌种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较多,包括铜绿假单胞杆菌和绿脓杆菌,真菌中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此时用药可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且致病菌的耐药性并未产生,临床抗感染效果较为良好。在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第2个月,患者的致病菌开始产生耐药菌,治疗难度增加,由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曲霉感染发生,此时可选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得到可靠的疗效,并可以有效地对抗致病菌的耐药性[7]。此外,在持续性抗感染治疗期间,有些患者的痰培养显示致病菌并未有大幅度滋生,证明肺部感染并不是可持续性地存在,感染存在波动性表现。在临床试验中,有3例患者在用药控制感染后并未发现感染有继续扩散现象,停药1周发现并无感染加重现象,大部分患者采用间歇次停药或者换药治疗,期间效果明显,因此,可以考虑间歇性用药和换药治疗联合应用,避免应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8]。

总之,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持续的时间可以随着患者用药的情况变化而变化,应及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及痰培养后判断感染程度,合理安排用药,如果情况允许,可以暂停抗生素的使用,或者选用另一种抗生素,减少致病菌耐药性增加的可能,同时,应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安排好临床护理,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尽早撤机,减少死亡率。

[1] 齐天杰,阎锡新,张鲁涛,等.重症监护病房超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8):1147-1148.

[2] 宋歌,刘瑞娟,吕月涛.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5-7.

[3] 刘欢.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1):680,682.

[4] 李丽珍,张新日,邢景才,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2):129-130.

[5] 孙艳林,郭云萍,李梅霞.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25-126.

[6] 李雪英,胡苏萍,杨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57-1758.

[7] 赵波.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性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2010,11(4):495-496.

[8] 王有芸.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56-1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12

内蒙古 022150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CCU (刘桂华 那昱华)内蒙古林业总医院ICU (钱欣)

钱欣 E-mail:512302726@qq.com

猜你喜欢
致病菌耐药性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