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在颈椎病整合手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4-03-24 03:22胡伟良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3期
关键词:椎间隙错位颈椎病

胡伟良

X线摄影在颈椎病整合手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胡伟良

目的:探讨颈椎病X线诊断对指导整合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门诊部因颈部不适进行整合手法治疗的患者1 690例,对其中的845例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另外845例未进行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2组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的疗效好于未行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总有效率提高5.1%。结论: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适当体位的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整合手法治疗颈椎病有提高疗效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X线摄影;颈椎病;整合手法

0 引言

普通X线摄影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颈椎椎体及其附件的骨质正常和异常表现,这为诊断颈椎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整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门诊部因颈部不适进行整合手法治疗的患者1 690例,其中845例行颈椎DR摄影检查,845例未进行DR摄影检查,对2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现将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第1组行颈椎DR摄影检查的845例中,男性480例,女性365例。年龄为28~68岁,平均(56±2)岁;病程最长7 a,最短半个月,平均(1±0.5)a。其中,颈肩部疼痛170例,上肢麻木感252例,头昏、头痛84例,恶心84例,心慌19例,失眠26例,胸闷17例,气促25例,高血压168例。

第2组未进行影像检查的845例,男性468例,女性377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55±2)岁;病程最长8 a,最短半个月,平均(1±0.5)a。其中,颈肩部疼痛156例,上肢麻木感254例,头昏、头痛101例,恶心87例,心慌17例,失眠36例,胸闷15例,气促23例,高血压156例。

1.2 诊断方法

第1组摄影采用飞利浦直接数字化平板X线摄影系统(DR),摄影条件选择出厂标准条件,选择AEC曝光,SID 100 cm,均摄取标准颈椎正、侧位和双斜位以及寰枢关节开口位像,胶片打印采用AGFA Drystar 5500干式激光相机。正位片主要观察两侧的钩突有无骨质增生,椎间隙有无狭窄,棘突有无偏歪或其他异常;侧位片着重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骨刺及测量椎体矢状径与椎管矢状径;斜位片左、右侧斜位主要观察椎间孔的矢径、高度和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情况[1];寰枢关节开口位示寰齿关节间隙是否对称以及第2颈椎体棘突是否偏歪。颈椎病X线平片的主要征象包括颈椎曲度变直或后突、颈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变、椎间孔变形或窄小、韧带钙化[2]。颈椎相关改变的X线表现为[3]85-91:(1)寰枢椎错位示:环齿间距两侧是否等宽、齿轴与环轴是否不相重叠。(2)左右旋转式错位示:椎骨后边是否有“双边”或上下关节突征。(3)侧弯摆式错位示:颈椎是否侧弯及棘突偏歪。(4)前后滑脱式错位示:颈椎上椎体是否脱离其下方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5)项韧带钙化及椎体前后纵韧带骨化示:项韧带及椎骨前后纵韧带

是否有软骨变性、无菌性炎症导致修复钙化。(6)钩椎关节错位示:X线斜位片能较好地观察,如有骨质增生唇样状突起致椎间孔形态不规则。(7)颈曲变直反张、成角、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示:颈椎曲度改变,可用测量方法检查颈椎曲线弧距,正常为(12±5)mm。(8)椎间隙变窄示:与相邻椎间隙比较易确定。(9)骨质增生示:椎骨前缘、后缘骨质增生或钩状突呈不同程度的骨赘突出。(10)颈椎不稳示:椎骨可轻度前后滑移,颈椎生理曲度线出现中断及椎间孔狭小变形等。(11)混合式错位示:多种错位形式存在。

1.3 整合手法治疗方法

第1组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选择合适的整合治疗方法。枕寰枢关节错位、颈椎曲度改变选择仰头摇正法,颈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选择低头摇正法,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选择侧头摇正法,第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选择侧搬按法,第2~6钩椎关节增生并后关节滑膜嵌顿错位选择挎角搬按法,各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选择侧卧推正法,颈椎椎间隙变窄及混合式错位选择牵引下整合法等不同手法治疗[3]122-132。第2组未做X线检查,通过触诊后直接选择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牵引下整合法等不同的整合手法进行治疗。

1.4 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2)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无功能障碍,仅于劳累后略有不适。(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不影响工作。(4)无效:治疗 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4]。

2 组疗效观察结果

与直接整合手法治疗相比,年龄对照组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总有效率高5.2%,特别是50~59岁组及80岁以上组高5.7%和14.6%。体征对照组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总有效率高5.1%。颈肩疼痛伴上肢麻木感对照组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总有效率高10.7%,而心慌、失眠、胸闷、气促及高血压的总疗效相差不明显。具体见表1、表2。

表1 颈椎病患者各年龄组疗效观察结果

表2 颈椎病患者各体征组疗效观察结果

3 讨论

3.1 定义和临床意义

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本身及其继发改变所致失稳、压迫临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5-6]。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异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增生骨刺或骨唇对颈脊髓或颈神经引起压迫和刺激者;或因上、下椎体相互靠拢,椎间孔相应缩小以致压迫或刺激颈神经而显症状者皆称之为颈脊椎病[7]196。根据Jones和SPillane的统计,颈椎病的发病人群中,年龄在50岁以上者占58%、65岁以上者有75%具有典型的颈椎病的影像学改变[8]。各种类型的颈椎病的X线征象有些特异性,依据大多数患者的X线平片结合患者主诉和现病史就可以做出颈椎病的诊断。如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改变、钩椎关节增生、韧带钙化,还有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医生需要准确定性,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3.2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椎间盘、钩椎关节、椎间关节的退变、损伤以及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颈椎力学功能紊乱,破坏了动力支持系统的平衡[9],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是主要原因。颈椎椎间盘退变后变扁并向周围膨出、椎体周围的韧带及关节囊变松弛等,使脊柱不稳定、活动度增大,刺激周围的骨膜、韧带、关节囊的充血病理变化反应,压迫椎动脉造成供血不足,椎间孔变窄造成颈神经根和交感神经的挤压等。引起颈椎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颈部损伤。颈部损伤分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2种。如颈部的扭伤、挫伤等为急性损伤,长期从事缝纫、刻写及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易发慢性劳损。颈部损伤都引起颈部肌肉、韧带、筋膜与关节的劳损,使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使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加速,加速小关节的增生,从而引起压迫症状[10]。

3.3 数字化X线检查的应用体会

数字化X线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常规性检查。它有较高的清晰度,并有灰白度的调节用来观察颈椎的小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真实的反应变化。虽然X线平片不能直接观察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等组织结构的受压情况,但其观察到的钩椎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可提示相应神经根受压的程度和相应水平的脊髓定位,并为临床手法用力的方向、力度提供指导性作用。颈椎正位片示两侧钩突关节间隙变窄是钩突关节增生,椎间隙有狭窄则是椎间盘的病变,棘突有偏歪或其他异常则是颈椎侧弯或侧摆式的错位。侧位片可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有无骨刺及测量椎体矢状径与椎管矢状径[1],观察到3条椎线的不连续性则是前后滑脱式错位;椎体双边征、双突征则是左右旋转式错位等[11]。斜位片左、右侧斜位主要观察椎间孔的矢径、宽度、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情况,可用来判断神经受压的程度以及钩椎关节的错位[1]。寰枢关节开口位示寰齿关节不对称则是寰枢椎错位[7]182-224。考虑到个体感受不同、颈部运动及神经分布变异、症状表现比较复杂、摄影时患者体位的变化等因素,因此,在X线检查时必须和临床症状仔细对照,排除器质性病变,提高诊断本病的准确性。

3.4 2组患者治疗疗效对照分析

X线诊断指导整合疗效总有效率较直接整合治疗高出约5.1%。体征有上肢麻木感和颈肩疼痛伴上肢麻木感的病例占7%~9%,有效率明显提高。(1)从颈椎病患者各年龄组疗效观察结果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治疗的疗效都相对要好于直接整合手法治疗。老年患者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治疗的作用更明显,这是因为年龄越大,患者的骨质增生、肌肉松弛越明显,在整合手法治疗中的定位、定性需要清楚明确。(2)从颈椎病患者各体征组的疗效观察结果看出,X线诊断指导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直接整合治疗。除心慌、高血压、头晕、头痛症状的X线诊断指导效果不明显外,上肢麻木、颈肩疼痛、气促等症状有X线诊断指导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直接行整合治疗。其中,颈肩疼痛症状的X线诊断意义最大,作用最明显。但是,应注意以下2点:(1)有些病例X线改变较明显,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如病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胸闷等,这些应考虑先天的椎体改变,或者是颈椎病的前期代偿性改变。(2)有明显典型临床症状表现,而X线没有明显异常的患者,首先要排除颈椎以外的病因引起临床症状,排除其他病因后,应该考虑是隐性颈椎病患者,这些患者采用理疗、按摩等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明显。总之,X线诊断对颈椎病的整合手法治疗提供了治疗手法选择的依据,提高了治疗效果。

4 结语

颈椎X线平片诊疗技术在颈椎病诊治中的应用和发展,对现在整合治疗颈椎病病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整合医生可以通过各种体位的X线片清晰地观察病变部位、范围、程度,还可以排除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病因诊断效果肯定,疗效显著提高。颈椎X线平片作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可在整合手法治疗前执行。结合当前的医患矛盾,X线平片诊疗技术有必要作为常规检查开展下去,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和提高治疗效果。

[1]刘兴高,李建龙.数字化X 线摄影对颈椎病的诊断[J].吉林医学,2011,32(23):4 858.

[2]郁文明,吴从健.中老年人颈椎病100例X线表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09.

[3]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6.

[5]买小军,王学琦,卢万春,等.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3):221.

[6]李兰贵,李卫,吴霞.颈椎病的X线诊断(附1000例X线分析)[J].现代医学影像学,2000,9(4):1 661.

[7]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高俊,杜宏利,荣阳.颈椎管狭窄的MRI表现与进展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5):42-43.

[9]龙三太,阳阳.颈椎病发生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2):191-192.

[10]韦贵康.实用骨关节与软组织伤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79.

[11]魏征.脊椎病因治疗学[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60-61.

(收稿:2013-04-06 修回:2013-07-19)

(栏目责任编校:李惠萍 孙丽丽)

Value of X-ray Photography in Integrated Manipulat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HU Wei-liang
(Institution Outpatient Department,State Administration of Press,Publication, Radio,Film and Television,Beijing 100045,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X-ray photography for guiding integrated manipulation to treat typ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 Totally 1 690 patientsundergoing integratedmanipul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1 to June 2012,and then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or without DR examination.The efficacies in the two groups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DR examination had the efficacy higher than thatof the remained by 5.1%.Conclusion X-ray photography based on symptoms and signs can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integratedmanipulat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and thus isworth popularizing practically.[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3):78-80]

X-ray photography;cervical spondylosis;integrated manipulation

R318;R445

A

1003-8868(2014)03-0078-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4.03.078

胡伟良(1973—),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大型医用影像设备的使用维护工作,E-mail:cyhmortal@163.com。

100045北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服务中心门诊部(胡伟良)

猜你喜欢
椎间隙错位颈椎病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有趣的错位摄影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错位教育”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