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师的人本化管理

2014-03-26 12:06建,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承德愿景高校教师

罗 建,田 明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浅谈高校教师的人本化管理

罗 建1,田 明2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以人为本;激励机制;人文环境;人本模式

人本理念的兴起与不断发展,促进着高校管理理念的变革与发展,我国高校管理理念也正在由传统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为此,在高校的教师管理中,要坚持人本理念,把教师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与本质因素,要创新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切实构建高校教师管理的人本模式,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1 创新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与活力的源泉,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高校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与职业能力状况,是决定教育水准与成效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切实创新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所在,它在教师管理中发挥着杠杆作用。高校管理中,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高低,真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绩效与教学水准。对教师进行激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要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为目的。人本管理的价值在于组织与个人的共赢发展,因此,要在实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能让教师实现其个人目标,个人能得到充分发展。对教师进行激励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对教师进行激励,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存在的原动力。因此,了解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需要的内容和结构是激励的基础或前提。”要切实走群众路线,加强同教师的密切关系,真正了解教师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其次,依据教师的需要,从激励出发,制定具有内部公平性与外部竞争性的薪酬制度,做到强调贡献和强调报酬的动态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有效发挥激励教师的作用。最后,要鼓励教师参与组织的决策与管理,进而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工作能力,以使教师和组织得到共同发展。高校教师希望自己的学识与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尊敬与认可,他们也更有为学校发展尽心尽力的忠诚心与责任心。学校各级管理者要加大对教师的体贴与人性关怀,创造激励教师发展的参与机制,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并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信任,进而激发他们不断努力,提高自我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准。

2 培育教师良性发展的人文环境

“对人的管理意味着对人如此施加影响,即使其举止行为适合于社会、集体的要求,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个人,既促进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个人的进步。”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与贡献;而教师的个人成长与进步又需要学校提供良性发展的环境。对教师的管理重在推动学校发展中,不断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以此推动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2.1 建立正确的用人评价机制 建立正确的用人评价机制是为了真正引进与留住人才。在引进人才时,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学历与学习背景上,应更注重实际教学与科研能力。在外部充血下,更要加强内部造血,注重内部现有人才潜力的挖掘和能量的释放。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见其效。要真正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制定具有有效激励作用的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增强教师的信任感与荣誉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

2.2 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养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成才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充分挖掘教师的才能与潜能,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师,为教师工作与成长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人力资源的效用与价值。

2.3 加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要顺利实施人本管理,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就应为教师的发展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就是要在高校管理与发展中,以教师为本,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注重培养教师,开发教师的智力与能力,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技术专长,注重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更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并同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构建高校教师管理的人本模式

3.1 要坚持人本理念,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每个组织都需要做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直接成果、价值的创造和确立、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坚持人本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开发。坚持人本理念就是要做到对教师的人性管理,增加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努力营造和创造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核心的人文环境。要创造机会,建立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相互促进的共同美好愿景。“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如果人们没有自己的愿景,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附和别人的愿景,结果只是顺从,决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共同愿景的建立,为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提供了互相促进的机会,而这种愿景必须深深的植根于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关切与期望中。人本化的教师管理,就是要让教师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要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要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3.2 以教师为中心,推进教师管理人性化 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作为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要以教师为中心,推进教师管理的人性化。要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意愿的表达与合理诉求,一切管理活动要以服务教师为中心开展。推进教师管理的人性化,就是要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师管理中真正体现人文关怀,推行开放的、民主的柔性化管理;要赋予教师更多的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和专业自主选择权,要给予教师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促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总之,要从理解、关心与尊重教师出发,使各项管理活动积极主动服务于教师,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高效优质的管理服务。

G645

C

1004-6879(2014)06-0546-02

2014-01-22)

猜你喜欢
承德愿景高校教师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