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4-03-28 21:52汪跃金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黄山市户外运动黄山

汪跃金

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而开展的带有探险性质和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1]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欧洲传入中国。虽比外国晚了近100年,但是在我国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成为一种强势崛起的新型的旅游方式。

1 黄山市开展户外运动原因分析

1.1 政策支持

黄山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阐述,黄山市拥有黄山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推进旅游与体育休闲娱乐等产业深度结合,努力把黄山市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户外运动基地。要根据户外运动发展趋势和参与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科学规划营地建设和线路设计,丰富户外运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黄山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扩大对外合作,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体育竞赛活动,创立一县一品牌的特色品牌赛事活动。[2]

1.2 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据有关研究,参与户外运动的对象以中青年人为主,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这样的群体容易接受外来新鲜事物,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使得这项运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成为深受年轻男女喜爱的一种强势的新型的旅游方式。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各种户外运动开展。首先,污染加剧,环境进一步恶化,户外爱好者利用休闲时间离开室内到山野、树林等自然环境中从事体育休闲活动。参与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满足自己强健体魄的目的,第二,很多年轻人平时都忙于工作和学业而疏于交际,通过户外运动,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扩展了自己的交际圈。第三,竞争的残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矛盾化,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纷纷参加各种户外运动。

1.3 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黄山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前身徽州地区自秦置黟、歙西县始,自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徽州山水,孕育出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其徽商、徽雕、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文化无不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占有一席。历史上人才辈出,产生了众多以才入仕,以文垂世的名人。诸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史志学家罗愿、数学家程大位、哲学家戴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等。在全国颇有影响,并留下了不少遗迹和遗址。全市地面文物古迹有4900处之多。正因为黄山市人文古迹多,且品位之高,被国内外专家和旅游者誉为天然的历史文化大观园。[3]

黄山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之一。城市地域范围虽小,但是山水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城乡相间的山水园林城市。有雄、奇、险、幽、秀等特点的世界奇观的黄山;有以幽、丽、齐、险著称的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以及具有原始生态风貌的清凉峰。有“皖南翡翠”之称的太平湖;有水清澈透明,蜿蜒百余公里向东泻入浙江省境内的“山水画廊”新安江等山水资源。

2 黄山市户外运动项目开发情况

黄山市拥有丰富的山水和人文景点,户外爱好者们既能观赏黄山美丽风光,又可以在自然中体验户外带来的乐趣。目前黄山市已开发的户外项目59个,其中市区4个、黄山区9个、徽州区8个、歙县10个、休宁县17个、黟县7个、祁门县4个。户外运动路线以市区为核心,散布到周边区县和乡村。

依据开展情景不同将现开设的户外拓展项目分为:户外拓展类、水上拓展类和场地拓展类三种类型。户外拓展类项目有野外徒步穿越、野营、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水上拓展类项目有漂流、溯溪、龙舟;场地拓展项目有攀岩、太平湖拓展训练基地等。通过调查发现,野外徒步穿越由于难度小,参与人数最多;由于山地自行车、水上运动、漂流和野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参与人数位居次席;定向越野、攀岩、拓展等这类项目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另外,根据调查,技术类项目专职教练人员紧缺。

从目前开发的线路情况看,以自然风光为主的野外徒步穿越、漂流、山地自行车、水上运动为主,重点突出了以山水之最的特点,也充分合理的利用了黄山市资源,开发出经典的户外路线。如黄山市中心城区新安水上运动基地、屯溪区鬲山户外拓展运动基地、黄山风景区国际登山户外运动基地、东黄山户外拓展运动基地、太平湖水上运动基地、徽州区绿道骑行运动基地、歙县新安画廊综合户外运动基地、休宁县齐云山山地越野户外露营基地、黟县户外运动基地、祁门县牯牛降户外运动基地等。中国黄山国际登山赛已连续举办了9届,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每年1届,也已举办了9届,全国竞走大奖赛已举办了3届,新安江龙舟赛举行3届等等。

从市民参与户外拓展项目的情况来看,目前黄山市民众对户外拓展运动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分别占14.81%和41.98%,28.40%和53.70%的分别选择了“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而户外拓展运动作为一项新的运动在黄山市开展得不够普及、参与度较低,以个人自发组织和朋友组织参与户外拓展运动的民众比较多;参加户外运动的动机主要是体验自然、增进健康、提高适应能力、拓展心理品质及娱乐;黄山市户外拓展目前虽然发展较快但还不成熟,网络召集和户外俱乐部组织缺乏竞争力,还有很大发展空间。[4]

3 影响黄山市户外运动发展的因素

3.1 制度不完善

黄山市户外运动开展时间才几年时间,有关法律及法规尚不健全,既不能有效地实施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对户外运动的发展过程也难以做到有效监控。户外运动其活动过程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实施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则易存在安全隐患,发生重大事故。因此,完善和健全户外运动相关法律及法规势在必行。

3.2 危险意识不高

户外运动的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项目,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人们参与该项运动的危险意识逐步提高,但多数人还是心存侥幸心理,购买户外保险的比例还不够高。也就是说参与户外运动群体的危险意识没有达到应有高度,事故频发。

3.3 生态环境被破坏

户外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随着参与该项运动人数的不断增加,或多或少会使自然环境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遭到破坏。在户外运动中,监管难度大,顺手采摘野生植物、到处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的不文明现象屡有发生。[5]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户外运动群体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教育。

3.4 专业户外救援队伍建设问题

黄山市目前有一支民间山岳户外应急救援队,2011年经批准成立了一支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与发展,野外遇险的事情时有发生,救援队应积极开展户外遇险预防知识的培训课堂,通过专业的系统培训不断完善和提高救援队伍队员素质;由于救援人员流动性大,与周边地区救援队配合较少,应加强救援队伍营救能力建设和与周边地区民间和专业救援队的协调配合。

4 黄山市户外运动发展对策

4.1 理顺关系、构建立体合作机制

户外运动事故每年有发生,应当引起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责,理顺体育行政部门与相关行业关系,担负起各自责任和义务。建立立体合作机制,以体育、旅游、工商管理部门为主,公安、武警、消防、通信、交通、卫生、保险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一套管理办法,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统一管理。[6]

4.2 加大宣传力度,为户外运动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户外运动是一项新兴项目,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鼓励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整合资源,改变该项目松散式经营现状。另一方面,增加民众对户外运动项目的了解,广泛宣传,提高参与户外运动过程中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再一方面,政府应增加比赛数量,加大投入,并树立品牌意识,利用户外运动项目具有新颖、环保、健身等优点,推广该项目及产品,既有利于推动户外运动在黄山市的发展,又有利于推动“阳关体育”、“全民健身”工程的发展。

4.3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户外运动项目较多,有些项目技术性强,又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人才指导。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是制约黄山市户外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到体育院校招收学习该项目的毕业生,或到同类单位聘请人才为己服务。另一方面,企业把相关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或输送到外地户外运动开展较好的俱乐部学习。

5 结论

户外运动是随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兴起。黄山市有发展户外运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开发了近 60个户外运动项目,每年举办一系列赛事,吸引了无数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存在很多不足,应从相关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安全保障和媒体宣传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因此黄山市户外运动市场还需进一步开发,户外运动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1] 张瑞林.户外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黄山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EB/OL].http://www.hsty.gov.cn/ad/news.asp?ArticleID=1248&classid=83&parentid=70,2011-9-16.

[3] 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导游基础知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79-80.

[4] 李竹丽,沈曦.黄山市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3(11):116-117.

[5] 李恒江.桂林市户外运动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选择[J].区域经济,2008(2):16-18.

[6] 董范.户外运动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黄山市户外运动黄山
“全家福·幸福时刻”摄影作品
——部分获奖作品(黄山市)
黄山日落
冬季户外运动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传统村落民宿发展研究——以黄山市西溪南镇为例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