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治学视野下对企业实体的考量

2014-03-29 00:57阳爱国魏忠明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治学学科政治

阳爱国,魏忠明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 430068)

1 企业的界定及其属性

不同的人对“什么是企业”回答是不同的,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即作为生产单位的企业、作为历史发展个体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以及作为社会组织的企业,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把企业看作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最活跃的、最富有创造力的经济组织形式、经济活动的细胞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石。

现代企业是现代社会的活动主体,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基本单元。企业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产的消费者;不仅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者,而且是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企业是个历史范畴,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过程。如果说古代社会是以“自然人”为主宰的个人社会的话,那么现代社会则无疑是以“企业”为主宰的团体社会。企业成为社会的一个基本经济单位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才产生的,而在商品经济出现之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单位则是家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才逐渐登上经济的舞台开始了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角从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到了上个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成为新的时代特征,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则成为跨国公司所选择的最佳运作模式了。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现代企业都必须在社会分工中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需要,都必须通过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那么,企业到底是什么?《现代企业管理全书》认为,所谓的“企业”,就是“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其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提供各种服务,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满足市场的需求”[1];《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也对企业的性质及任务做出了类似表述:“追求利润,只是企业的生存价值之一,满足社会和劳动者的需要,提高社会阶层生活水准,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才是企业的生存目的”[2]。因此,孙丰云在《企业社会责任合理性的内在根据》一文中得出了“企业具有双重属性即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的结论,并且认为“经济属性规定着企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具有为己性和谋利性的特征,社会属性则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而具有利他性和服务性的特征。”那么“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各自地位如何以及这两者的关系又如何”则构成企业不得不面对和取舍的一个难题,这实际上就是“斯密难题”在“企业及其活动”中的一个翻版。从价值论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是:“经济属性实现企业的自我价值,社会属性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企业实质上是一个把利他性和为己性、服务性和谋利性内在地集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也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3]

企业的双重属性以及企业实现价值的二重性,表明企业这种组织从其产生之日起,便不可避免地处于人、群体、社会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不可避免地在各种关系当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一方面,企业作为现实的实体,其各种不同的需要只有在与其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连的周围其它实体所组成的客观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能得到满足,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实体性联系以及建立在实体之间的关系性联系。正是在这实体性和关系性的联系中,企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的,而这环境则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发展水平中所形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与其所在的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安全保障等相关因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2 企业及其活动的政治学分析

对“企业及其活动”的政治学分析必然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对“企业及其活动”的关注经常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必然导致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缺乏应有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结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在认识和处理的企业及其活动的相关问题上是犯过比较严重的形而上学错误,具体表现为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人们经常会很容易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的一种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仅没有正确地解决“企业及其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没有真正地促进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且在根本上妨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和压抑了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企业不仅是一个从事生产和销售的经济实体,而且也是一个鼓励和推进劳动者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实体,尤其是在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作为政治实体的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世纪里,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政治市场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及其活动”相关问题的研究,让作为政治实体的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围绕“企业及其活动”相关内容所展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政治学视域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企业政治学》还没有最终形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及其活动”相关研究很难进一步地向前发展。如果不能从学科体系结构中来界定《企业政治学》的学科范畴、学科内容、学科特点和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那么必将导致《企业政治学》能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合理性问题的产生,从而让“企业及其活动”的相关研究停滞不前。为了更好地将“企业及其活动”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就必须展开对《企业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内容界定、发展规律、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的基础性研究,从而最终构建出一门新型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即《企业政治学》。

3 《企业政治学》的建构及其内涵

一门学科能否构建和独立存在,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其研究之对象和解决之问题,还要取决于有其独立之理论,因为理论是经过整理的关于此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答案的知识,是围绕学科结构体系将相互依存的概念和原则合理组合起来的知识体系。如此同时,一个新型学科的构建除了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完整的分析之外,还会由于此学科的研究深度、广度和力度的需要必然涉及到毗邻学科的相关知识的支撑,甚至对于某些特殊的学科而言,其毗邻学科的研究成果还会在根本上对其构建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政治学》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要想构建一门新型的《企业政治学》学科的话,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需要描述“企业及其活动”的其它相关学科的支持。围绕“企业及其活动”业已形成企业会计学、企业经济学、企业组织学、企业行为学、企业管理学、企业伦理学等一些相对成熟的学科,这些学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及其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则天然地构成了《企业政治学》的理论支撑。因此,建构《企业政治学》除了对其研究对象和学科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展开之外,也必须学习和借鉴其它关于企业及其活动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这些学科包括企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企业行为学、企业伦理学等。

企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企业的经济运行规律,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是我国的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筹集资金、购买生产要素、组织生产、销售产品、分配收入、扩大再生产以及扭亏为盈等活动。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经济的运行离不开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企业经济学还涉及与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相关联的一些内容,如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宏观对微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和指导,企业对国家的遵从和调整等。企业管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利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就是以提高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管理活动时都直接体现为两个方面:即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管理主体必须是人,而管理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财、物、信息等。这种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形成的管理关系就是企业管理中“本源”的管理关系,它与社会关系、技术性关系、法律性关系、经济性关系不同。企业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企业管理学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一门研究企业伦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因管理学与伦理学的双向互动和交叉而产生的,属于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所谓企业伦理就是企业活动中的伦理,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构成的各种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企业伦理现象则包括企业的伦理行为、伦理选择、伦理评价、伦理悖论和伦理意识等;而企业伦理规律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构成的伦理关系种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处理所有关系应遵循的道德法则。通过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领域的“企业及其活动”的比较可以发展,作为政治实体的企业在政治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没有充分地进行挖掘和研究,还缺少通过政治学来界定“企业及其行为”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企业政治学》的缺位。为了更好地找准企业在政治市场中的位置,更好地发挥企业的政治功能,就必须使企业真正纳入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并进行政治学的学科定位来构建《企业政治学》。

《企业政治学》通过两种角度将企业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其一是关系论的角度,即从企业与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入手的角度。社会行为是社会人互动中形成,但又相对独立于个体行为,在社会行为的过程,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以及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一种关系结构网络,而每个关系网络的联结点都嵌入了社会的资源和规则。这种蕴含能量的关系网络结构既在企业组织中存在,同时企业组织本身也作为新的组织个体存在于更广的关系网络结构之中,这些关系网络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等序的而是差序分层的,并构成企业行为制度场的核心内容。因此,企业行为的过程是复杂而多向性的,面面俱到地把握企业行为的影响因素既不现实也无助于深刻理解企业行为的意义,因而,在学理上对影响企业行为的制度因素进行简单的类型化,抽离出其中关键成分就尤为必要,企业政治则是理解企业行为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其二是实体论的角度,即从企业和环境来进行研究。可以把企业政治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亦即外部政治和内部政治。前者是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涉及的是企业行为与外部实体的权力关系,其主体是企业法人或者代表企业整体利益的最高决策者,具体而言包括企业与政府机关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其中面向政府的企业活动行为是企业政治的核心内容。企业政治微观层次是指企业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结构,由企业组织内部的企业成员互动形成,是企业内人际关系的总和,其主体包括了企业组织中所有的自然人,由此构成的关系网络结构在每一个节点上都凝结着资源并影响着关系网内人的行为选择。企业微观政治属于企业内部成员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的非正式渠道,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则和制度属于非正式制度范畴,除了影响企业成员的行为选择外,同时对于企业整体行为也具有影响力。内因是起决定作用,外因则是条件作用,但内因必须通过外因来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的政治关系、政治风气、政治状态、政治秩序、政治机制等等文明与否、优良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企业及其行为”在“政治市场”中的活动目的、原则、策略、手段等相关内容所组成的新型交叉学科,它包括作为政治实体的企业如何通过一定的政治战略来指导政治行为、企业如何利用积极因素来谋求其最大的政治利益、如何利用有关条件来转化或减少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如何在推进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来促进其政治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实现企业所追求目标的最优化,如何在根本上推动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等。

[1]金光熙,康锦江.现代企业管理全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哈佛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会.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上)[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影印出版,2000:5.

[3]龚天平.企业伦理:社会的普遍约束与企业的内在构成[J].哲学动态,2006,(4):18.

猜你喜欢
政治学学科政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超学科”来啦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