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4-03-30 06:59张祝平
党政干部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普及

○ 张祝平

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1],它的繁荣与发展取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体现为社会公众对社科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度。深化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让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其意义就在于展现和延伸社会科学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使人文社科成果面向群众、惠及群众、服务群众,成为群众的精神食粮,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十余年来,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参与支持下,杭州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入,为实现更高起点上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社会科学知识表现出新的渴望和需求,同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也对广大群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普及社会科学及其对提升公众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形式,力求虚功实做,努力解决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与当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协同推进之间的差距和不适应等问题,特别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日趋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不适应问题。也惟有如此,才能为杭州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一、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及经验

十余年来,杭州市社科界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精神,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托杭州历史人文资源和社科人才优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务实创新,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探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体化、生活化的“杭州路径”,不断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在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生活品质,促进城乡民众人文社科素养提升和人文精神培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扩大影响覆盖为重点,持续举办社科普及周(月)活动

自2002年以来,杭州市每年组织开展社科普及周(月)活动,并以此为抓手,推进社科普及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横向延展、纵向拓展,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社科普及周(月)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新形势新任务,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年度主题,通过论坛、讲座、专题报告会、社科咨询、展览、知识竞赛、赠送社科书籍等多种方式开展。为了提高实效、形成声势,全市上下通盘考虑、统一实施,市、区(县、市)两级联动,各学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同推进实施的工作格局。十余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了广场咨询服务 600多项(次);设立广场咨询服务展蓬1200多个;参与社科专家3500多人(次);人文社科知识咨询服务惠及约千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普资料372000多份;举办社会科学普及专题讲座300多场;展出宣传图板1300多幅。通过举办社科普及周(月)活动,全市的人文社科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不断被激发,社科知识传播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以提升活动品质为引领,精心打造各类社科论坛(讲堂)

杭州市社科工作坚持“三贴近”,立足打造高端品牌,建立论坛(讲堂)体系。一是打造“钱塘论坛”电视理论宣传品牌栏目。“钱塘论坛”以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重点,以干部群众关注的理论、政策焦点和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通过对专家、学者、研究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领导的访谈,讲理论议时弊、谈政策解难题,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科理论知识和政策主张,为群众释疑解惑,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节目至今已持续播出300多期。2003年,“钱塘论坛”被浙江省委宣传部列为浙江省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00个成功实例的首位;2007年1月17日,中宣部舆情信息局编发的《宣传信息清样》,大篇幅介绍了杭州打造“钱塘论坛”品牌的成效和经验。自2011年起,“钱塘论坛”又推出公民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系列主题,比如针对医务人员的“医乃仁术”,针对文艺工作者的“艺德香馨”,针对教师职业道德观的“为人师表”等,不断探索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二是立足推进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开设了“西湖文史讲堂”,旨在普及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市民人文素养。“西湖文史讲堂”依托杭州市的人文社科资源优势,定期邀请省内致力于杭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结合特定主题,以叙述的方式,重点就杭州地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展示他们的最新发现,为杭州地方历史文化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享受。各类论坛(讲堂)精选主题、优选专家学者、广泛宣传推介,特别是注重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构建起了电视版、广播版、网络版、报刊版、图书版和音像版等立体传播体系,强化了社科普及的力度,增强了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三)以创新理论宣传载体为关键,深入推进开展科普下基层活动

杭州市于2007年组建成立了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宣讲团,由市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旨在服务基层、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它的主要任务是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市民人文科学素养,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主要服务对象是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企事业等基层单位。2008-2009年,又先后在全市十三个区、县(市)设立了30个“基层理论宣讲点”。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宣讲团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宣传需求和项目决策的理论前沿动态,深入基层开展集中宣讲活动。至今,已组织宣讲300多场次,受众达6万余人次。社科理论下基层以讲座为主要形式,坚持面向百姓宣讲普及,推行“菜单式”服务,正日渐成为干部群众信赖、分享的“流动课堂”。杭州市的社科理论下基层活动,多次得到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科学报》、《浙江社科界》、《杭州日报》、《都市快报》、《西湖之声》等对杭州市社科理论下基层宣讲活动作了大量报道并给予了积极评价。

(四)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动力,持续推出社科普及精品读物

通过编写优秀科普读物、制作影视专题片等方式,积极拓展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传播路径,提升公众人文社科素养。例如,2011年9月,杭州市举办了以“修身明德 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第十届社科普及周活动,借此平台,杭州市社科联通过西湖之声举办了“社科知识大冲关”问答竞猜,历时近50天;向市民发放了2000余套社科联组织编撰的《杭州社科知识1000题》科普读物。2012年,市社科联组织有关高校和社团组织的社科专家共同编撰了《杭州市社科知识普及丛书(第1辑)》,共10册,包括礼仪篇、法律篇、财税篇、统计篇、社保篇、金融篇、审计篇、档案篇、城管篇、家教篇;2013年编撰出版了《杭州市社科知识普及丛书(第2辑)》,共10册,包括历史篇、文博篇、国土资源篇、物价篇、旅游篇、文化篇、保健篇(上、下)、世界语篇、翻译篇。《丛书》将学术性、实用性、通俗性和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相融合,已成为杭州市社科界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一种有效载体,也是杭州市社科界奉献给全市人民的文化大餐,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在社科普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杭州市社科知识普及丛书》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普及读物”。

(五)以完善社科普及组织网络为抓手,扎实推进科普基地建设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办法》,积极贯彻《浙江省社科联关于加强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科普阵地建设,制定实施《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依照“方向清晰、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原则,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的要求分级分类建立了一批社科普及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有省级、市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25家,并积极推动形成省级基地、市级基地、县级基地三级网络体系,每年开展“先进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和“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定期对基地进行评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根据各自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实际,以报告、讲座、咨询、培训、展览、图书创作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人文社科知识普及活动。示范基地每年至少组织一场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定期向社会公布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安排,主动吸引、组织公众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接受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并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做好基地社科普及工作的宣传,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

(六)以提高社科普及针对性为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为推进调查研究工作,杭州市社科联建立了“进村入户问情于民”的调研制度和“社会科学基层调研点”制度等,不定期组织社科工作者到“调研点”对接科研项目,了解基层干部和群众真实需求,这为深入做好社科普及工作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可靠的材料和便捷有效的需求信息,增强了人文社科研究和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近两年,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这一主题,组织科研人员在“社会科学基层调研点”,先后开展了杭州不同社会阶层核心价值观认同、“最美小营人”、长运集团企业文化和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等专题调研,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普及与实践机制研究》、《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心的路径探讨》等10多项课题研究。同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社科普及规划项目的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社科普及规划项目的申报、立项、结题等管理制度,并推进了规划项目成果的转化应用。十余年来,杭州市连续5次蝉联“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每年被评为省级科普先进集体。

十余年来,杭州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表明,社会科学普及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不可分割性,做好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能有效延伸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功能,同时激励社科研究的深入广泛开展。所以,深化社科普及工作是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应有之义,是让社会科学走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素养的必然要求。当然,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也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开展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对其功能定位和动作规律有准确的界定和清醒的把握。第一,社科普及既要有高度,也要有广度。所谓高度,即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要传播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已任;所谓广度,是指社科普及工作要坚持“三贴近”,体现大众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现实问题的关切和需求,同时要避免陷入低水平重复甚至产生误导,真正发挥好人文社科知识对人的精神成长所起到的引领和启蒙作用。第二,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能深入浅出。社会科学普及的基本前提是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杭州市社科普及工作的积极成效,正是得益于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和指导实践,把社科理论成果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传播。第三,社科普及既要有专家的引领,也要有多方通力合作。社会科学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关各方的协调配合,调动各方资源,通力合作,包括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新闻出版单位的支持,基层单位的配合和参与等,只有相关各方优势互补、相互协同、各得其所,方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第四,社科普及既要有基本的保障,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有一定的人、财、物的保障,同时,社科普及也是一项弹性较大的工作,靠的是专家学者对这项工作的热爱、高度的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担当精神。

二、社会治理视野下杭州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的号角,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杭州市委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不仅要重视社会硬环境建设,而且要更加重视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这一软环境的建设,完善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意识、法治精神、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而为公众提供科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恰恰就是广泛深入地普及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

(一)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创新活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以及将其付诸创新实践的过程,社会普及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将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新知识、新发现以及新方法、新精神普及到全社会,为公众所了解、取得公众的认同,并引领其内化为新观念,得以用新思想、新方法来分析、认识和应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转化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实际行动[4]。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现实也告诉我们,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应当成为理论家们自己欣赏的作品,而应当成为各行各业改革实践的思想和行动指导[5]。但我们也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一提到科普工作,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很难会想得到科普还包括了大量的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有调查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公众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科学的关联度呈快速提升的趋势。诸多社会问题,如陋俗的复燃及在部分区域的盛行,社会矛盾的频发,一些群体的消费需求畸形、发展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缺失,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障碍。历史演进的事实也反复证明,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必须以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为先导,并作为唤醒民众、激发民众活力的重要力量。社会科学普及正是连接科学理论、先进思想与民众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二)引导信息良性传播,扩大公民有序参与

社会科学素养包括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媒介素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自由平等的政治观念、社会参与的权利意识、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参与技能等等[6]。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有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而社会公众与行政领导者社会科学素养的同步提升,则是社会治理创新成败和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公众的社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仅仅依靠学校系统化的理论教育显然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广泛深入地社会科学普及,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广泛的社会教育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实践加以丰富、滋养和培育发展,使公众逐步增强担负社会治理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其中,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功能是引导信息传播,让社会主流的声音为公众所了解,为公众提供解释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思想方法,理智地面对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清醒地履行社会监督义务,减少社会参与行为的盲目性[7]。

(三)拓展社科服务平台,推动公众自我教育

尽管社科普及量大面广,但面对海量知识信息和尘世喧嚣、纷繁复杂的社会,其传播内容还是相当有限的,更难以及时、完整地给公众以具体的传授和指导。因此,创新载体,为公众学习、掌握和运用社会科学知识搭建和拓展平台就成为了社会普及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些平台包括信息平台、活动平台、互助平台等。所谓信息平台,即在社科普及中要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传媒,把握信息时代特点,把人文社科的基础知识、改革发展领域的倾向性问题、新理论、新思想、新成果等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出去,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把选择权交给公众。所谓活动平台的建设,是指要通过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营造社科普及的氛围,为公众创造更多更好地学习、参与、分享、展示的机会,发挥人文社会科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同时促进人们对问题的理解思考,进而践行优秀理论成果,提升人文品格。而互助平台的创建,其目的在于倡导、鼓励和指导公众建立社科普及小组、结对子等方式,相互学习,关注和探讨共性的问题,通过自主交流和学习,解决对经济社会现象的疑惑,提升认识和理解水平。

(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涉及面广泛,是一项长期、持久地面向广大民众的社会公共事业,需要有效地组织载体予以保障,特别是离不开广大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社会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民间研究机构等学术社团得到了长足发展,聚集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有识之士。事实证明,各类社科类社会组织是推动社科普及工作深入有效开展的重要依靠力量。经验表明,加强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一方面需要社会组织有较好的专业化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也要具备较强的传播能力以及有人格影响力的科普专门人才的汇集,这是社会科学大众化、社会化、经常化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其在深化社科普及这项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

[1]袁贵仁:《加强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5日。

[2][4][6]关颖:《提高科学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社科普及周谈社会管理》,《天津日报》2011年8月29日。

[3]吴颖文:《社会科学普及立法的必要性》,光明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8-09/09/content_834658.htm,2008-09-09。

[5]叶南客:《深入普及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群众》2007年第9期。

[7]关颖:《社会科学普及——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奠基工程》,《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普及
社科成果展示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人文社科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