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多元考核方式在“社区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2014-03-30 07:02耿香玲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社区管理全息任课教师

耿香玲

(常熟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全息、多元考核方式在“社区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耿香玲

(常熟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全息、多元”评价方法是指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地反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部信息,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实现多元化。这一考核方法具有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等多项功能。要完全发挥全息、多元考核方式的这些功能,实现从考“知识”到考“做事”的转变是根本,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是关键,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积极配合,协作单位热情支持是保障。

全息;多元;考核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考核是教育评价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是测量应试者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潜力的量尺。一般认为考核具有评价、选拔、督促和导向四大功能。在我国应试教育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考核的导向功能尤其突出,考什么、怎么考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也决定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在一般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当下,考核制度的变革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考核制度改革能够撬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改革。

应用型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改革我校传统的以知识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方法和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改革考核主体、内容、方式和过程,引导教师的教学从注重知识的讲授转向注重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在提升知识素养的同时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通用能力。那么考核改革应该如何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应如何构建,这是高校转型时期任课教师面临的突出问题。从2008年至今,笔者对“社区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出一种“全息、多元”考核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系统反思的基础上,对全息、多元考核方法的基本内涵,特点和功能,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全息、多元”考核方式的基本内涵

信息社会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准确地收集信息,科学地评价信息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这一原则在考核领域同样适用[1]2。所谓“全息”评价,是指教学评价必须反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部信息。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评价的全面、全员和全程。即评价对象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内容指向学生应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评价过程尽可能全方位采集反映学生思维、态度、能力等信息。评价主体应对评价目标实现全程监控,评价结果的使用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所谓多元评价,是指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测量和评价。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任课教师之外,班主任、辅导员、高年级学生、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都可以纳入评价主体。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运用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三是评价方式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开卷和闭卷考核之外,课程论文,专题演讲,活动策划、调查报告、现场答疑都可以作为考核方式加以利用。[2]11

在这里,全息评价是多元评价的基础,是保障多元评价信度和效度的重要依据。评价主体只有在全面、全员、全程掌握被评价者多元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对被评价者进行准确的多元评价。也只有通过多元评价,才能进一步掌握被评价者的全部信息,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甄别、判断和使用。[2]60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统一于一门课程的考核中。[3]60

三、“全息、多元”考核方式的特点和导向功能

(一)注重能力考核,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全息、多元”考核的导向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上。传统考核目标大多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记忆和默诵,而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无从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对教学活动的知识导向性非常明显,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记忆知识。全息多元评价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考核的缺陷。全息评价法贵在全面,它不是单一的一张试卷,而是全面设计多个考核环节,考核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评价内容指向学生应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评价过程尽可能采集全部信息。在“社区管理”考核中,通过编写策划书考核学生活动策划能力,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提纲考核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PPT制作考核学生主题设计、信息呈现能力,通过主题演讲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现场答疑考核学生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教师树立“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过程考核,有利于督促学生学习风气的转变

“全息、多元”考核的导向作用还表现在督促学生学习风气的转变上。传统考核方法过分注重结果考核,期末考核成绩比重过大,一般占总评分数70%,平时考核则以作业、出勤、课堂提问等形式进行,大约占总成绩的30%。在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作业抄袭雷同现象严重,起不到平时考核的作用;上课出勤虽然一定意义上能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但起不到课程评价的作用;课堂提问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检测学习状况,但受制于班级人数太多,无法覆盖到每个同学。因此,具有决定意义的考核还在期末考核上,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比较普遍,期末考试临时突击背背书就能过关。全息考核法贵在全程上,它将考核过程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始终。在“社区管理”考核中,课程前9周采取撰写单元学习心得和体会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课程进行到第10周左右,开始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题目,接下来每一周都布置工作任务,这种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变一时考核为过程考核,让学生每周有任务,每周有事做的做法起到了督促学生功夫花在平时,有利于学生学习风气的改变。

(三)注重多元考核,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全息、多元”考核的导向功能还体现在对学生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上。传统考核方法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都具有一元性。评价主体基本上是任课教师,评价内容基本上是课程的知识点,评价方式基本上是闭卷考核,评价依据是教师事先拟定好的标准答案。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弊端是抹煞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在这种评价方式面前变成了被动的客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和顺从,不利于学生批判和创新精神的养成。由于任课教师评价依据过于单一,那些善于背书,善于模仿跟随教师思路和表达方式的学生往往得高分,而那些有思想,有见解,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学生则不容易得高分,使考核失去了价值导向的功能。此外,来自任课教师的单方面评价容易受教师的关注点、个人喜好、思维和表达方式、对学生平时印象等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无法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多元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在社区管理考核中,笔者成立了考核小组,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班主任、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对学生PPT演讲、现场答疑以及其他文本材料进行分别打分,取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最后成绩,这种做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既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核的公正性,

四、“全息、多元“考核方式在社区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实现从考“识”到考“事”的转变是根本

全息多元考核方法的核心是实现从知识考核到能力考核的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先决条件是考核内容的变化,即实现从考“知识”到考“做事”的转变,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转变为考核学生做“事情”的能力、方法、步骤和结果。那么如何考“事”呢?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笔者在社区管理考核中探索出了一套具体的考“事”方法,将考核内容项目化,考核学生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总结、项目汇报、项目反馈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一个一个项目的考核,考核学生做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是否清晰,做事情的目标设定是否具体可行,做事情的方法和步骤的是否合理,做事情的结果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做事情中碰到了哪些矛盾和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在做事情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等等。使学生在做事情中锻炼能力,使教师在考“事”中评价能力。由于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若干个不同的环节、阶段或步骤组成,教师的考“事”必须贯穿学生做事情的全过程,这也是全息、多元考核方法题中应有之意。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是关键

全息、多元考核方法要求考核标准具有单元化,可观测化,流程化等特点,这样才能体现全息和多元的本质。所谓单元化是指将考核内容分成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总结、项目展示汇报等多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具体的考核标准或观测点。例如,在项目策划单元,着重考核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否科学,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在项目实施阶段,如果是社会调查项目,着重考核调查提纲是否详细和明确,问卷设计是否合理,调查工作量是否饱满,访谈笔记,观察日志、影像资料是否详实,有无数据资料、有无图片演示和场景记录等。可观测化是指每一个考核单元设计几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有的要求用文字呈现,如项目策划书,项目报告等,有的要求用图片和声音呈现,如影像资料,DV短片等,有的要求用语音呈现,如PPT汇报,现场答疑等。流程化是指每个环节或单元应相互衔接,相互映衬,如项目实施有无体现项目策划书的要求,项目报告是否完全反映了项目实施,报告的真实性如何,项目反馈尤其是被服务单位的反馈则进一步印证了每个项目开展情况。现场答疑则如实反映了项目成员对项目的总体思考和把握,也能考核项目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情况。

(三)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积极配合,协作单位热情支持是保障

首先,全息、多元考核法的应用要求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吃苦奉献精神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因为,相比传统的知识考核,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核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为了完成一次考核,从考核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结果反馈,其间每个环节和单元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这种考核方式的应用对教师的规划设计、全程把控、组织协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考核各环节的监督和把控是全息、多元考核方法取得成效的关键。其次,全息、多元考核法注重考“事”,要求学生实实在在的做一个项目,或完成一项任务,它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热情参与,任课教师要进行深入的动员,用项目评奖,展示竞赛等办法,使他们的劳动成果被教师和同学认可,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最后,被调查单位和被服务单位的支持是这种考核方法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社区管理”课程考核中,需要社区居委会、社区文化站、社区服务站、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及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和配合,为此,任课教师和学院管理部门与社区有关部门要事先做好沟通和联系工作,运用好专业实践基地等平台,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

[1]戴家干.改造我们的考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余林主.课堂教学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Reflec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olographic and Diverse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GENG Xiang-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evaluation content is intellectual,that the subjects of evaluation are single,and tha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disposable.However,the holographic and diverse evaluation method refers to teaching evaluation,which must be comprehensive, full and can entirely reflectall the information on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activities.Diversification is realized in the evaluation subjects,content and method.This evaluation method has functions of promoting the teachers to change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s,urging the students to work hard at other times,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critical spirit aswell.When it comes to implementing this evaluation method, change from testing knowledge to testing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s fundamental,developing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valuation criteria is the key,and teachers’careful guidance,students’active cooperation and the enthusiastic supportof cooperative units are the guarantee.

holography;diversity;evaluation method

G424.7

A

1008-2794(2014)06-0036-04

2013-08-05

耿香玲(1960—),女,河北饶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社区管理全息任课教师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糖尿病互助小组在社区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周口川汇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研究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